吃两个柠檬 作品

第215章 西门庆和武大郎、潘金莲的那点事

  李世民突然心中涌起一丝感慨。

  他在执法时铁面无私,但在定刑时慎之又慎。

  如今贞观三年,死刑犯的数量寥寥无几。

  他更是有一个念头,待大唐法治更为完善之时,便让那些死刑犯回家准备后事,待处斩之日再归。

  他深知,法理之中,亦需融入人情之暖。

  “所以律法,需要从一般人的角度出发,不能按死理照本宣科。”

  “同理,作为皇帝治理国家,也要从百姓的角度出发。”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亦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听见李世民的话,堂下群臣齐声道:

  “陛下圣明。”

  而魏征此时心中也是一阵感慨。

  就在不久前,李世民和他讨论治国之道。

  李世民问他,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失去民心。

  李世民又问:那么,百姓和皇帝应当是甚么关系?

  他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魏征很是欣慰,因为皇帝是一位能够虚心纳谏的明君。

  而他,将不负众望,成为大唐第一喷子。

  ......

  嬴政对罗老师的观点深表赞同。

  不踩这个歹徒,难道让歹徒爬上来继续实施犯罪吗?

  不得不说,这位罗老师的共情能力堪称极佳。

  片刻之后,嬴政又陷入了沉思。

  大秦律中的条文极为严苛。

  但法律本身应是灵活的,而非僵化的文字。

  如果在执法过程中,只知机械地套用条文,而忽视了人的因素,岂非舍本逐末?

  若法律中能融入更多的人性关怀,那必将成为其闪光点。

  若只拘泥于条文,难免会有人利用法律漏洞为非作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