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战略(第2页)

至于战略详情?照抄公孙度的便是!

想到这里,刘备的眼睛不由看向东方,此刻他极为迫切见到张世平等一众商徒友人,若他还是从前那个空有武力的军头,刘备是绝不会想到南下徐州的计划的,正是有了麾下张世平等一众商贾的建议,才让他萌发了照抄公孙度政策,建设属于他刘备根据地的想法。

青州,乐安国,千乘县。

黄河奔腾入海,为渤海带去了万顷泥沙,沧海桑田间,在入海口冲击出了个半岛地形,而这处半岛与大陆夹出的海湾,却成为了渤海沿岸中极为罕见的优良港湾。

千乘县便位于海湾深处,漯河在此地入海,内河海运的舟船在此汇聚,南来北往的商旅在此停驻,正是好一处繁盛之地。

或许是两侧狭长的海湾相助,渤海洋面上风卷浪涌到了此地竟然变得风平浪静,张世平站在船头,朝着舟船两侧放眼眺望,目之所及,竟然全是舟船往来的身影,一张张白帆张开,几乎将这个广大的海湾给填满。

“这.....这才多长时间啊!青州的商贸,或许比灵帝年间还要繁荣了吧!”

眼见着此种情形,就连见多识广的张世平都不由咋舌,当即感叹一句,看着有被所见场面给震撼到。

旁边操船的船主看到张世平出了舱,听到此人熟悉的幽州口音,感到颇为亲切,当即应和一句道:

“那是当然,别看而今天下大乱,中原各地打翻天了。可在这渤海洋面上,却是一片平静。有咱们的公孙使君在,就没有人敢在这渤海作乱!”

船主是幽州人,听到张世平的口音便将他当作了自己人,言语间对公孙度颇为推崇。

张世平一路上对船主这种人已经屡见不鲜,通过各位船主的口,他还知道船上那个形制古怪的船帆也是来自公孙度的改良,而今被众多船主所效仿采用,可谓船主们心中的最佳领袖。

故而他当下也不多言,静静听着船主言语,直到对方提起刘备,他才微微侧过身子。

“嘿,你还别不信!咱们跑船的现在也都会看海图了。现在的渤海沿岸,从辽东湾到沽水口,从咱们这莱州湾到东莱郡,一路上都是咱们使君的地盘!谁敢放肆?

就说那占据济南国的刘玄德吧,兵力雄厚,当年打的臧大统领找不到北的人物,可这样的人击败臧统领可以,占领齐国也行,可想要靠近渤海?绝不可能!”

船主或许是长久的日晒雨淋,皮肤黑黝黝的,饶是如此,当品评到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物时,眸子仍旧亮闪闪的,让张世平也不由好奇发问。

“为什么?”

船主瞥了眼张世平,昂起的脖子扭了扭,发出咔嚓声响,他用手拍了拍面前的包浆的船舵,很是自信的说道:

“因为我等决不答应!渤海好不容易有了如今繁荣光景。大家吃水上饭的刚过上好日子,绝不会允许有其他人插手渤海!正是如此,不用使君的水军出动,只要有其他势力的船队出现在渤海洋面上,就会被我等群起而攻之!”

面前的船主虽然看似老朽,可其人在说起刘备这样的地方诸侯时,却带着一股子让张世平侧目的血性。

对此张世平却没有驳斥眼前的船主,盖因换做是他,他也会极力拥护公孙度,维护公孙度的利益。

这段日子里,张世平走遍了渤海沿岸,辽东、沓氏、幽州,乃至他都从未踏足过的三韩地区,所见所闻都让张世平感到震惊。

在沓氏,他第一次感受到金钱汇集起来的力量是如何伟大,在三韩,他第一次见识到了拥有优势武力的商贾是如何霸道,在辽东,他第一次体会到规模化,器械化的生产模式是如何先进,以至于改变了张世平的旧有世界。

所以在船主的眼中,张世平与其他公孙度麾下的商贾有着同样的气质,他们自信,他们积极,他们的眼睛充满了渴求与希望。

就在张世平与面前的船主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时,一艘形制古怪的船只以极为轻快的速度从他们旁边驶过。

张世平放眼望去,远去的舟船尾部冒出一连串的白色水泡,形成一条明显的水道轨迹。

“咦,这船有些意思,如此细长。唔,速度也如此迅速!”

他以手遮眉,向着远处的船影望去,禁不住感叹一句。

“唔,那应当是沓氏造船所的新船!”

旁边的船主闻声,朝着远处的舟船瞥了一眼,当即点出了那艘船的跟脚:

“啧啧,这沓氏造船所虽然是一帮商徒组建,可他们造的船的确有把刷子!听说船厂有许多从扬州请来的高手匠人。

你刚刚看的船就是新船中的一种,名为飞鱼,因其形状细长如鱼,又可能因为其灵活好比游鱼而得名!”

船主的谈心很浓,面对张世平这个幽州老乡,他也没有什么保密意识,当即卖弄起来:

“我前次去维修脚下这艘船,在那船厂里见到了那艘船。你知道为什么那船跑的如此快吗?”

还不待张世平回答,船主便一个拍手说道:

“那是因为那船的尾部装有桨轮,内部有机关器械,只有驱动器械,便可带动桨轮旋转,进而让船无风行进!

我与你讲,这无风行进可了不得。从前我等行船都是沿着渤海沿岸行驶,虽然安稳,可耗时颇长,且沿岸浅滩暗礁密布,船只倾覆的概率并不小。

现在好了,自从协会给咱们发放了渤海的航线海图,有了海图指引,咱们便能根据海图、星象跨海行舟,大大缩短了渤海内的贸易距离!

当然,即便有了海图,想要跨海行舟仍旧有不小困难,其中最大的不确定性便是源自风向的推动导致的迷航。

前面那艘船因为有了那些桨轮、器械,便能在风向不利时降帆航行,能够真正做到航线上的直线航行!”

说到最后,船主言语中带着浓浓的羡慕,心中多少有些失落,他们这些老船主,之所以能在一众年轻人之间脱颖而出,最大原因便在于他们对沿途海况的熟悉,而今面对跨海航行时,他们这帮老船主,却是多少有些掉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