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符文为炉,金石成丹(第2页)
他们抵达“道树”阶段后,最少都要在此境停留十万载。不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沉淀、去积累、去转化,“道花”想花开九品,那基本就是不可能的。
一零四.二三三.二四三.一八四
“这是什么情况?福生要整出幺蛾子了?!”
不过没关系,法门、仙果、福地等专门适合延寿用的,书院都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应该能为他们的积累提供充足的时间。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真要这么做那还不如自废修为重新种下“道种”走“道种法”呢!说不定十万年后他都证就真仙了!
那怎么办?
唯有取巧!
作为一位已经在云山书院当了近五十万载的讲师,他也是第一次见有学生能干出这种事!
无论是化出上万分身的手段,还是如此专业的扫荡能力,都让他惊得下巴都合不上。
已经把战场扫荡的一干二净的“福生大军”带着一堆“破铜烂铁”回到了福生道士的本尊面前,开始打下了重重阵纹,用“符文”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八卦炉!
【地煞七十二术:布阵】
所有遇到的尸身与残魂都被那“福生浪潮”给硬生生的冲没了,地上剩下的什么尸身、残破法器、元神残骸都被直接收拾干净,那刮地三尺的姿态疯狂刷新着他的三观!
“强度在真仙初期左右,约能让五位真仙初期修士产生黑暗元神的量,目前还在不活跃。”没有迟疑,残兵立刻回道。
“无妨,有这些没有个人印记的仙道法则供我参悟已经十分不错了,何况还有如此罕见的因果法则,尽管这些法则都是破碎的。”道士摇了摇头,随后又问道,“为何你称呼我为‘可能的应劫之人’?”
“如果我扫荡封禁外围那的那些已经有活性的尸身与残魂,会刺激到那些黑暗物质吗?”熊墨把手搭起,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好机缘!好悟性!”
已知条件一:约五十万年后遮天宇宙将与衡沅界这块仙域碎片产生短暂的重合,遮天宇宙的成仙路将开。
可让熊墨乖乖困在“树苗”这个相当于天神的修为境界十万年?
陈院长对福生这个小娃娃是真的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不愧是他捡回来的成仙苗子!
前有道德聚万星成丹证天尊,今有福生用万器炼丹破极境。
八卦之象浮现,沿着覆盖了整片上古战场阵纹的开始绽放,直接冲破了那阴沉无数年的阴云,使太阳星的一缕缕微光在今天再一次照耀此地。
要知道现在衡沅界中的极道至尊哪位丹道、阵道、器道等修行技艺不是登峰造极的?就连至尊,谁不是在遁一境时靠着各种精湛的技艺触类旁通,进而破境界壁垒成就至尊?
他想以“万道”破开极境!
没错,这次炼丹就是为了破开“树苗”的极境!
“根据主人死前看到的一角,在他道陨后的无数岁月后将会有应劫而生之人在封禁即将崩塌前手持长剑来到我的面前,彻底斩灭封锁里黑暗。”说起这个残兵也有点沉默了,“在主人道陨后我就开始了沉睡,你是我醒来后第一位,也是手持长剑来到此地的生灵。”
不会吧?!
熊墨沉默了片刻,开口问道,“那,现在离封禁崩塌还有多久?”
长剑
斩灭黑暗
怎么感觉好像有点熟悉?
已知条件三:按照原来没有熊墨参与的发展轨迹,灵宝天尊也应该会在那时候扫荡完遮天宇宙的尸祸,战力即将抵达红尘仙下最巅峰。
话说,衡沅界不是有位快要抵达绝顶真仙境界的真仙吗?他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定时炸弹无动于衷?!
真是太生草了!
是的,他十分意外。
上万分身开始打出一道道金石丹诀,让一件件残器进入丹炉。令其蕴含的一条条不同的仙道法则抽取而出,混土行之气而承载,凝土行之精而成丹。
那些尸身残留在战场的兵器不是都带有丝丝仙道法则么,而且死在这里的生灵这么多,凑齐万种不同类型的仙道那是轻而易举。
当真是活久了,什么事都能碰到。
<div class="contentadv">
又是五年后。
可就算没得到这份“报酬”,他也得去拆了这个黑暗版的定时炸弹。毕竟熊墨还要在衡沅界证就真仙的。他实在是不想在证就真仙的关键时刻,黑暗突然窜出来给他来一手“躯是神非”。虽然不会影响熊墨证就真仙,但成仙后有可能诞生的黑暗元神,那麻烦与恶心的程度真会让他膈应死的。
灵宝天尊还没给玄黄天尊打工开辟混沌,福生道士就要先给他打工镇压衡沅界的黑暗?!
反正藏在虚空的陈院长与秦老师是如此觉得的。
在远处望着福生道士的秦老师那是直接懵了,他就看见福生拿着一道玉佩往战场中心的边缘处站了一会,之后就得到了什么。然后开始掐诀,化出了一堆让他也分不出哪位是本尊的分身,汇聚成了“大军”,直接对战场开启了采集模式!
这两个方法,不是要花费时间去收集仙道传承,就是靠自己干巴巴的参天悟道。就算是两法并行,那也得十万年起步。
是的,那位“拐”熊墨回云山书院的陈院长接到了秦老师的通知立刻带着仙山云鼎这件准仙王器赶过来了。好在这时的那些仙道苗子还没出门历练,都在巩固着基础,不然仙山云鼎可没有这么容易就被带出来。
“有的,你不是说那小娃娃可能是一位应劫之人嘛。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衡沅界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角’呗。”
陈院长满脸不在乎的说道,“我们只要做好自己,不站在他的对立面。如此就算有劫难出现,那都会被他一一解决。你不用担心的这么多,心态放平些,我们书院有仙器保底,再不济也不会出现生命危险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