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军训!!!(第2页)
同一时间,中原城建学院、平顶山医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八所院校2万余名新生,正在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生前所在部队官兵组织下进行军事训练。
负责带队军训的总教官是刘本明,他曾八次负责执行给驻地大学生军训任务,军训经验极其丰富。
近年来,部队在军训教官选拔、培训考核、军训实施等环节上,要求越来越严、标准越来越高。
8月下旬,经过层层选拔,刘本明所部200余名官兵脱颖而出,被确定为参加岗前培训人员。
在填写“学生军训教官申请表”后,他们开启为期7天的岗前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面试、军事理论、军事技能、“四会”教学等多项考核。
取得军训教官资质认证后,于9月初持证上岗。
“我很幸运,我的青春有迷彩的颜色。”
训练间隙,第一次担任军训教官的大学生士兵李晓,与中原大学参训学生促膝交谈。
李晓聊起自己的学生时代,聊起自己的从军故事,在场学生深受启发。
“李教官和我们年龄相仿,共同语言多,他在训练场上雷厉风行、严谨细致,场下却平易近人、谦逊真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大一新生张凡说。
“长津湖战役中,老连长杨根思带领官兵连续击退敌人8次进攻,最后用生命铸就‘三个不相信’精神。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一茬茬官兵传承着‘三个不相信’精神,踏着英雄的足迹,奋勇向前。”
在中原城建学院,教官们正分享部队的战斗事迹、光辉历史和英雄们的故事。
某大一新生动情地说:“我从中读懂了‘信仰的味道’,读懂了家国情深。”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夜幕下的训练场,电影《英雄儿女》正在放映。
影片中的人物、故事及插曲,把学生们的思绪带回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
“我们是来自英雄部队,就得让学生看到英雄部队的作风和形象,我们要把英雄精神传承下去。”
一天的训练结束,军训总教官刘本明跟军训教官们这样说道。
秋意渐浓,暑气未消。
在“刘家庄高新区”第一中学操场上,来自卫戌区警卫二师的军训教官唐朝正顶着烈日、趴在地上给学生们进行战术动作示范教学。
卧倒、据枪、瞄准、击发……一个回合下来,汗水浸透了迷彩服。
唐朝干净利落、一气呵成的战术动作,赢得学生们的阵阵掌声。
唐朝在部队服役第5年,现为二期士官。
卫戍区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学生军训教官队伍建设的措施》,从人才储备、考核选拔、培训使用等方面予以规范;
建立军训教官“人才储备库”,将优秀士兵纳入其中,根据服役经历、组训经历实施动态管理、定期更新。
唐朝是首批进入“人才储备库”的教官。
“得知有机会成为军训教官,我第一时间报名。”唐朝说。
然而,要获得教官资质,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要想上岗,必须经过选拔。”每年学生军训开始前,会向“人才储备库”的备选教官发布“征集令”。 卫戍区根据需求数量和报名情况,按照“三不选、三优先”的原则组织选拔。
即:精力不集中的不选、体型不达标的不选、技能不过关的不选,思想素质过硬的优先、有军训经验的优先、教学技能水平高的优先。
除了“三不选、三优先”选拔机制,卫戍区还探索建立“导师制”。
安排经验丰富的老教官担任导师,按照“1+n”培训模式,围绕提高组训能力、活跃训练氛围、克服训练疲劳等方面进行互动指导,帮助新教官尽快进入状态。
“扶上马,送一程。通过打出一套‘组合拳’,通过资格认证的军训教官,个个都能独当一面。”
当然,这军训不仅有严格的训练,也有激情四射的一面。
但凡当过兵的军人、参加过军训的学生,大多都有过这方面的经历和体验。
“拉歌”是开大会之前活跃现场气氛的一种大众的娱乐方式,更是凝聚和增强团队精神的有力法宝。
用当下的话来讲,“拉歌”就是歌曲与顺口溜的超级大 pk,尤其是有多家参与、彼此较劲之时,又像是一场非正式的群众歌咏比赛。
评委是广大群众,那支队伍歌声唱得整齐、铿锵有力,大家就为谁鼓掌叫好;
那支队伍会唱的歌多,唱法新颖有花样,而且串联的顺口溜喊得有趣、带劲,大家就为谁欢呼喝彩。
大伙越是喝彩叫好,现场气氛就愈发热烈。
刹那间,歌声、掌声、笑声和整齐且富有节奏的呐喊声交织相融在一起,群情激昂、此起彼伏,形成一个个巨大的声浪,让争强好胜的双方所有成员彻底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当然,“拉歌”可不是只两个单位的较量,其他单位随时都能加入,你帮我,我帮他,瞬间就能演变成一场热闹得一塌糊涂的“混战”。
“一连的!”隔壁二连的人就整齐地附和:“来一个!”他们一边喊,一边“啪!啪!啪!”有节奏地鼓掌配合。
“一连的!”
“来一个!”
他们一唱一和地连续喊叫了三遍后,二连的教官抬手一挥,节奏感更为猛烈、音量更大的击掌声响起,“呱唧呱唧”的声音越来越紧似一阵,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势。
这可能是他们事前想好的计划一样,“二连”就这样向“一连”发起了“进攻”。
……
“叫你唱,你不唱,扭扭捏捏像姑娘!”
听到这话,现场所有人都开始起哄了,七嘴八舌“一连的、来一个”的呼声、鼓掌声从四面八方响起。
此时此刻,“一连”瞬间“炸锅”了……
军训的第一天,新生们以学习基本的军事动作开始。
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在教官的严格要求下,变得异常艰难。
每一个动作都需要精确到位,不容许有丝毫的马虎。
教官的眼神犀利,仿佛能洞察他们内心的每一个波动。
在他的注视下,学生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随着时间的推移,军训的内容逐渐变得更加丰富和具有挑战性。
大一新生开始学习军体拳,那需要极高的协调性和反应速度。
每一次的挥拳、踢腿,都需要新生们全力以赴。
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的眼神却越来越坚定。
除了身体上的挑战,军训还给新生们带来了心理上的考验。
新生们需要学会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学会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
每一次的失败,都成为了他们前进的动力。
这些新生们开始明白,军训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训练,更是一次对他们意志和品质的全面锤炼。
他们体验了生命中太多第一次:第一次爬战术、第一次练格斗、第一次拼刺刀、第一次展开行军拉练、第一次在炮火硝烟中演练战斗行动……
每一次都是军旅大片即视感。
作为“开学第一课”,军训带给他们的不只是汗如雨下,还有那来自国防绿的别样激情。
唯独有尔。
远在蒙午镇的庄炎嘴里叨叨着:“哎呀,又是一年军训季了啊。
人生真是无常,去年这时我们俩正给西南陆军学院的新生们军训呢。
今年,却要远走异国他乡了!”
“怎的,你这是后悔了吗?”雷军锤了他一下,笑着道。
“后悔个锤子!哈哈哈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