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藏宝!!!
翌日,李赛凤等人被单元雄带到了董事长刘述栋的面前。
“李小姐,我们又见面了!”刘述栋当初对李赛凤的印象就很不错,她的勉强当然是给通过了。
而对李佳欣则不然,她的一些“丰功伟绩”刘述栋当然也有所耳闻,这样一个麻烦人物,他断然不会允许其进入自己的核心团队。
走出高耸入云的集团大厦,李佳欣紧握着手包,指甲几乎要嵌入掌心。
她望着玻璃幕墙映出的自己姣好的面容,心中暗自发狠:“既然你'大刘'有眼无珠,那我不如就从了'小刘'?以我的手段,今后还怕去不了豪门?“
就这样,李赛凤成了刘述栋的秘书之一。
刘述栋的劳斯莱斯是定制款,里面空间宽敞,且封闭性很好。
坐在这辆定制款劳斯莱斯幻影的内部空间,仿佛踏入了一个流动的艺术世界。
车内选材上乘,皮革、木材与金属材质交相辉映,尽显奢华品味。
座椅设计宽大且舒适,提供出色的支撑与包裹,确保刘述栋能在旅途中尽享尊贵与宁静。
中控台布局简洁而不失大气,各项功能布局合理,操作便捷流畅。
同时,这俩幻影还配备了顶尖的音响系统,以及车载电视,带来前所未有的娱乐与便捷体验。
这俩劳斯莱斯幻影的动力十足,其所配备的高性能v12发动机,带来了卓越的动力表现与加速能力。
在实际驾驶中,这俩幻影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提速与最高速度,能让驾驶者尽享速度与激情的完美结合。
此外,其精心调校的悬挂系统不仅确保了驾驶的稳固性,更在舒适度上做到了极致。
无论是穿梭于繁华都市,还是驰骋在高速公路,这俩车都能为驾驶者及乘客提供既稳定又愉悦的驾驶感受。
而且除了性能,该车在安全性能上同样不容小觑。
它配备了诸多主动安全技术,例如自适应巡航、盲点监测以及自动紧急制动等,这些技术显著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
在碰撞测试中,这款定制的幻影展现出了卓越的结构强度和吸能能力,能够为乘客提供最大程度的保护。
坐在这样豪华舒适的车厢里,刘述栋想要处理任何事务都显得游刃有余。
真皮座椅恰到好处的舒适感,隔音玻璃外模糊的城市光影,都为他的工作休息创造了绝佳的环境。
然而此刻,刘述栋却无暇顾及身旁那位明眸皓齿的佳人。
皱纹怀那通突如其来的电话,让他瞬间绷紧了神经——电话里提到的消息,引起了他的重视。
想当初,刘之野将刘述栋派驻香江创立“刘氏海外投资“时,郑重其事地交给他几项额外任务
其中,就有一项是努力去回收流失在海外的华夏古董艺术品。
“刘氏海外投资”旗下的所有高层们都清楚刘述栋有收藏华夏古董艺术品这一癖好,他每年在这方面的投资就是个天文数字。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皱纹怀当然也知道刘述栋这一点爱好,平时也特别留意这方面的消息。
说来也凑巧,前几天皱纹怀有位交情不错的老友之子就突然联系到了他,想寻求帮助。
皱纹怀的这位老友之子叫做赵太来,他是香江著名富豪赵氏家族的继承人。
赵太来的祖籍是粤省,当年也曾是一个显赫的家族。
他的父亲赵今歌自幼在这样的书香门第长大,对书画艺术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
命运在四十年代发生了转折,15岁的赵今歌遭遇家道中落,父母相继离世。
失去依靠的赵今歌不得不远赴香江来投奔他姨妈。
但是不久后,赵今歌的姨妈得了一场重病,在临终前交给他的除了金银财宝,还有一把通往y国庄园的钥匙:“那里锁着你祖父赵廷方毕生的心血。”
后来,赵今歌就来到了y国。
他怀着忐忑的心情推开了这座庄园地下室的大门。
扑面而来的灰尘中,一件件珍贵的文物逐渐显现,青铜器上仿佛还残留着战争的硝烟,敦煌经卷的残页无声诉说着被掠夺的伤痛,泛黄的字画上依稀可见圆明园的火光。
最令他震撼的是,近半数文物都标注着“1860年·燕京”的字样。
那一刻,年轻的赵今歌突然意识到,他接过的不仅是一笔遗产,更是一个民族难以愈合的伤口。
面对如此庞大的文物数量,赵太来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加入y国国籍。
这不是背叛,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国宝。
“父亲,这些瓷器”
赵太来站在堆满古董的仓库里,手中捧着一件青花瓷,眼神中充满疑惑。
“是时候告诉你真相了。”赵今歌叹了口气,目光投向远方。
这是赵太来第一次了解到自己家族的秘密。
作为香江著名商贾世家的继承人,他原以为自己只需要继承家族的贸易帝国。
这次谈话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这些不仅仅是收藏品,而是我们的使命。”赵今歌的声音低沉而坚定。
“什么使命?”
“将它们送回家。”
原来,这些精美的器物背后,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赵家在清末民初就开始收集流失海外的华夏文物,默默守护着这些国宝级文化遗产。
“我们家族几代人都在等待合适的时机。”赵今歌说,“现在,该由你来完成这个使命了。”
赵太来沉默良久,随后坚定地点了点头。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从那天起,这位身价亿万的富商就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文物回归之旅。
“老板,您确定要这样做吗?”私人助理一脸担忧。
“必须这样做。赵太来正在处理公司交接事宜,“我需要完全消失。”
他清楚,要完成这项使命,就必须放弃现有的一切。
豪宅、名车、奢侈品——这些都将成为过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间破旧的出租屋,和一个普通的新身份。
“第一批文物什么时候可以启程?”他问道。
“已经在安排了,但风险很大。”
“无论如何都要试试。”
八十年代初的一个春天,第一批文物秘密启程香江。
赵太来选择了最隐蔽的路线,通过多个中转站,将文物一件件运往香江。
“先生,这批货物是什么?”y国海关人员例行检查。
“古董商的一些普通收藏品。”赵太来表面平静地回答,内心却在狂跳。
幸运的是,第一批文物顺利通过。
但这仅仅是开始。
接下来的日子里,赵太来开始了一场跨越全球的寻宝之旅。
他装扮成各种身份:古董商、收藏家、鉴定师在世界各地的拍卖行和私人收藏家之间穿梭。
“这尊佛像的来历”某次在伦敦,一位收藏家提出疑问。
“正宗的清代造物,”赵太来娴熟地解释,“您看这个工艺.”
十几年间,赵太来走遍欧亚大陆,在各种场合中周旋。
有时是高端酒会,有时是破旧仓库。
每一次交易都充满风险,每一次运输都是挑战。
“先生,这批文物价值连城啊。”一位专家感叹道。
“是的,但它们真正的价值不在金钱。”赵太来微笑。
一年前,当最后一批文物安全运抵香江,赵太来终于松了口气。
十几年来,他成功将超十万件华夏珍贵文物带回来了。
作为赵氏家族当代掌舵人,赵太来却从未想过将其据为己有。
这些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瑰宝,是赵氏家族历经数代人秘密运作、耗费巨资才得以从海外购回。
每一件文物背后,都凝结着赵家人对故土的深情。
秉承父亲“文物当归故里“的遗训,赵太来决定将大部分国宝级文物无偿捐赠给国内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