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三 作品

第875章 《西厢记》新书发布会?(第2页)

也就是上午九点四十五分左右,《西厢记》的新书发布会正式开始了。

才子擂附近,圈出了一大片的区域,被两千个燕州女兵团团围住。

原本的燕州女兵营是七百多人,后来又从匈奴、铁勒和高句丽招募了一部分,凑足了两千之数。

两千女兵,围成一个大圈,两人之间相隔不足三步,绝对是一幅很壮观的场景了。

关键是,这些女兵中,有不少人颇有姿色。

哪怕是长得不是太漂亮,但一身盔甲在身,兵器在手,绝对的飒爽英姿。

《西厢记》的新书发布会还没开始,场面就已经很热闹了。

燕州女兵营,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全都未婚。

而且,杨枫给燕州女兵营定了规矩,服役时间不得超过三年。

三年的期限到了,必须要转业回家,嫁人生子。

在封建王朝,生产力低下,战争频繁的情况下,人口是社会发展和王朝稳定的第一要素。

女兵们,十四岁可以进入预备营,十五岁可以正式服役,最迟十八岁退伍。

十八岁,对于女孩子而言,嫁人确实有些晚了,算是老闺女。

可对于女兵不一样啊,因为她们身上有军人的荣耀,无上的光环。

燕州的百姓,最感激的人是杨枫,最感激的人群就是军人。

是杨枫的统治政策,是军人的保家卫国,才使得他们能够过上如今的盛世生活。

所以,别说是十八,就算是二十八,恐怕一旦有女兵退伍,提亲的人也会踏破门槛的。

等女兵退伍再去提亲?

黄花菜都凉了啊。

聪明人早就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打探女兵营的消息,尤其是同郡的老乡。

自古有女子不远嫁的说法,出郡就是远嫁了,同县的婚配是最多的。

而燕州女兵营刚开始的招募,就是在蓟郡之中。

所以,两千女兵营,除了匈奴、铁勒和高句丽人之外,几乎全都是蓟郡的本地人。

而匈奴、铁勒和高句丽这三个地方,燕州也有通婚的照顾政策啊,实惠得很。

以至于,《西厢记》的新书发布会还没开始,一场空前浩大的相亲大会就已经开始了。

当然,这一场相亲大会不是刻意的,而是无意中形成的,倒也出乎了杨枫的意料之外。

几乎每个女兵的跟前,都会有很多的人,或者是单身男子自已,或者是老母拉着男子,还有姐姐带着弟弟,以及妹妹推着哥哥的。

“这位将军,你是蓟郡哪里人啊?”

“这位将军,你是匈奴,还是铁勒,还是高句丽人啊?”

“这位将军,这是老身的儿子,今年十六岁,我家有一百亩良田,一家商铺……”

“这位将军,你长得真美啊,他是我弟弟,我觉得你俩真配呢。”

……

快到巳时三刻的时候,杨枫准备登台上场呢,得知了这个消息,登时哭笑不得。

于是,杨枫临时决定,将《西厢记》新书发布会的时间向后推移。

同时,杨枫又命令才子楼和英雄楼为现场的百姓准备盒饭和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