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将计就计
“大王,海军那边传过来了一封加急密信。”
能被郑度亲自拿过来给士颂的信件,自然不一般。
想想从前伊籍负责暗组情报时,各种心不甘情不愿,再看看郑度,士颂心说自己怎么不早点把暗组的事情丢给郑度,早点把伊籍丢到南面去负责民生政务去。
士颂接过信件,匆匆扫过一眼,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好个司马仲达,这么快就平了辽东,居然还自称‘晋国公’,倒是有意思了。”
事情不小,他还是第一时间,把贾诩,马良,邓芝都叫了身边。
最后想了想,把小姜维也一起喊上了。
“元直来加急文书了。”
士颂等众人到了后,把信件传给众人。
贾诩看完微微撇嘴,没有言语,倒是马良叹道:“这司马懿好手段啊。”
“不对,为何徐元直说,司马懿有意归顺?”
“这司马懿有没有明面上的文书给他,也没有专门的使者见他,只有一个追杀公孙晃的死士,表示只杀公孙晃,不伤西楚谋士,徐元直凭什么做出这般判断。”
马良才干品性上佳,只是这急智和悟性,似乎稍逊一筹。
见邓芝没有解释的意思,一旁的姜维连忙说出了自己的猜想。
“学生以为,卫尉大人做出这番猜测,还是颇为合理的。”
姜维口中的卫尉,正是徐庶在楚国的官职。
“那司马懿在幽州军主力南下,幽州只有新募壮丁的情况下,依然能抓住时机,袭破辽东,灭公孙一家,本事自然是有的。”
“对于我西楚海军的情况,也应有所戒备。”
姜维说着看向贾诩,见自家老师没有任何表态,心知自己的分析,贾诩没有否定,他便继续大着胆子说了下来。
“其一,自然是司马懿掌握幽州和辽东后,自封‘晋国公’的做法。这在暗示他不看好曹魏能挡住我军的进攻,已经再给自己找身份,和我们对接。”
“其二,追杀公孙晃,如此大事,却单单派一个死士追杀,还特地给死士说不得伤害西楚文武,这几乎在明示,他在给自己留后路。”
“其三,司马懿整顿幽州和辽东军队后,不向南防着我军海师,却在东北扶余国方向布置,似乎有意向东北开拓疆域。”
“这种举动,和当初公孙家和我们约定时的条件相符,那便是公孙家让出辽东,在我们的帮助北上灭扶余等国,建立安东都护府。”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在表明,司马懿有意取代公孙家,投入我楚国麾下,建立安东都护府。”
姜维说到这里,邓芝也忍不住补充了一些看法。
“只是他那司马懿狡诈,不敢也不愿在局势没有明朗之前,就直接投入我军麾下,如今想要占据幽州和辽东,以为筹码。”
“若是我军击败曹魏主力,他只怕会将幽州和辽东,一起献上。”
若是现在主管幽州的人,依旧还是田豫,而田豫也摆出这个态度,士颂都直接派人去联系田豫,封官许愿,给出各种条件进行谈判了。
但是现在主管幽州的人,是司马懿。
在场诸位谋士都知道,司马懿这人,还有背后的河内司马家,是上了士颂的必杀名单的。而且,还是那种必杀中的必杀。
一点缓和余地都没有的那种。
士颂刚准备说,自己绝不会接受司马懿的投降,就被贾诩拦住。
贾诩按住士颂,说道:“司马懿不过是看到了荀肃,蒯良的前例,以为自己也能在我们这边找到一条活路罢了。”
“我们拒绝司马懿倒是简单,但其实有些可以利用的人,却因为拒绝司马懿而再次心生犹豫就不好了。”
士颂不等贾诩说完,立刻表态:“文和先生,我必杀司马懿,没有半分还价的余地。”
贾诩心说果然如此,但他依旧淡定。
“自然可杀。”
“只是如今,司马懿不过是在试探罢了,我们何必明确表态。”
“让暗组的人,在辽东散布消息,就说我楚国看不惯扶余国,还有扶余国北面的挹娄国等,觉得这两个国家,没有存在的必要。”
“我们也不说接受司马懿,只是给司马懿传递任务。不管他司马懿向不向北面开战,取得什么样的结果,我们灭了曹魏,季汉之后,统统不认即可。”
士颂当场就笑了,心说还得是你贾诩心黑,就这样忽悠司马懿去干活,干活完了再把司马懿杀了,然后还告诉他,又不是我要你去做的。
杀人诛心,莫过于此。
而士颂,对这个安排,很满意。
接着,士颂又问道:“诸位,这曹丕曹冲兄弟,把军队拉到了黎阳,而且还在这里构建了如此完善的防御阵线,诸位以为,我当如何应对?”
马良对此似乎早有想法,脱口而出:“敌军防线,颇为严密,此番对敌,不可强攻,当以计谋破之。”
看来,马良是担心士颂依旧还会按照原来定下的整体方略,和对面去拼消耗。
贾诩也在一旁附和,显然也很认可马良的建议。
“大王,曹家兄弟,在黎阳布置如此防线,我军若真是强攻,即便是能拿下,也将牵延日月,耗费不少人力物力。”
“而且这曹家兄弟,沿着卫水布置。居心不良,只怕想要效仿当年曹操郭嘉在颍水之上,摆弄出来的毒计。”
贾诩的看法和士颂一样,那就是曹魏那边,又准备拿水来淹自己了。
邓芝眉头一皱,觉得不应该。
“这同样的计谋,曹魏为何要用两次呢?”
“我军上次在颍水,因为种种原因,不慎落入圈套。如今即便是渡过了黄河,即便是在卫水边和他们曹魏军队对峙,又怎么可能不查看周围环境。”
“他们曹魏再想要用水淹我们,哪又那么简单。”
邓芝的言语,似乎也是楚军将士中,大多数人的观点,那就是我们怎么可能再次被淹。
军营周边的环境,早就探查清楚,并没有大型堤坝,最新的气候,也并无大暴雨。
即便是后面有暴雨从东北而来,楚军上下也会提前做出反应,哪里会让对面轻易算计得手。
士颂摇头道:“我若是曹冲,多半也为认定,楚军这边以为曹魏不会再谋划用水淹我们。可他是聪明人,就故意反其道而行,依旧还是谋划水淹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