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平辽之战(上)(第2页)
此刻,司马敏站在东侧山崖上,令旗挥动,伏兵齐出。
“中,中计啦!”
卑衍大惊,来不及埋怨,急忙护住公孙渊,想要带着他一起后撤。
然而为时已晚,入口已被乱石堵死。
山谷中,顿时成为修罗场。公孙军被狭长地势限制,首尾不能相顾,人马相踏,死伤无数。
“不要从两头突围,所有人,跟着我一起,杀上山去。”卑衍见路口被堵住,知道不是一下子可以打开通路的。
又见两侧山坡上的曹魏军队,人数并不多,立刻察觉到,眼前唯一的机会,便是冲上山去,占领高地。
“少将军,等下我率军突袭敌军阵地,您带着亲卫部队,速速从侧翼突围。”
“若是能有转机,可从侧面协助一二,若无机会,还请少将军,快速返回襄平。在西楚援军到来之前,切莫再出城迎战。”
公孙渊在卑衍的提醒下,仔细观察两侧曹军,发现虽然旌旗招展,但实际敌人并不多,自己可是有万余大军,即便是一时间处于劣势,但还是有希望完成反杀的。
“好,就依将军!”
商议完成后,两人各自率领军队,放弃了战马,率领部队,步行爬坡冲锋,想要搏一线生机。
司马敏的部队,虽然占据地利优势,又早有布置,但他毕竟人少,只有一千余人,若是对面真不顾伤亡,恢复理智,拼死杀上来,他还真就未必挡得住。
“杀!”
好在,就在这时候,山谷出口那边,又响起一声号炮声。
明明已经离开的司马懿部队,居然又反身杀了回来。
一时间,刚刚鼓起勇气,放弃战马,步行作战的辽东军,忽然就陷入了包夹之中。
混乱之中,司马敏找到机会,指挥弓弩手,一阵齐射,将卑衍射杀。
失去指挥的辽东军,更是乱成了一锅粥。
万余大军,被杀大半,小部分被俘虏后,成为了司马懿特地留下,当做“喂刀”部队。
倒是公孙渊,在混乱之中,得益于亲卫的拼死保护,最后带着三五个人人狼狈逃走。
至于他的逃走,司马懿似乎早有准备,而且,似乎是有意如此安排。
这场伏击战的胜利,和公孙康新传来的军令,让守在辽隧一线的杨祚,当即放弃了这边所有的军备物资,带着剩余的两万“主力”,连夜撤退,返回襄平。
就连军粮都不敢焚烧,怕让对面的幽州军察觉。
而战前,一直犹犹豫豫,反对出战的幽州军诸将,在得到了司马懿大胜的消息后,各个都亢奋非常。
“我就知道,司马大都督,乃是奇才,有他带着我们,我们定能平定辽东!”
刘茂掀帐而入,脸上满是兴奋。
而冯焕脸上则有些尴尬,幽州诸将中,他对司马懿的不信任,表现的最为明显,此刻脸上多少有些挂不住。
“报!”
还好,传令兵的消息,让他掩盖了自己内心的不安。
“辽隧城内敌军,已全部撤离,所有军资粮草,全数保留,似乎撤得极快。”
冯焕眼中闪过一丝懊恼,是啊,敌军士气低迷,人数又少,自己应该是错过机会了。
刘茂得到消息后,更加得意了。
“哈哈哈,定然是司马大都督以三千破万,斩敌将卑衍,对面辽东军怕了。”
冯焕轻叹一声,道:“司马督都之才,远胜我等,我们还是按照督都的吩咐,先占据辽隧,拿到军资,而后大军即刻进发,向襄平而去。”
此刻的襄平城内,则是一片愁云惨雾。
公孙渊败退回城后,公孙康没有给他好脸色,而是一面让前线部队赶快撤回来,一面下令紧闭城门,坚守不出。
小主,
“大王,袁将军遣使来问,可否移营靠近,共御曹军?”
杨祚回到襄平后,也给公孙康带来了袁尚的请求。
上次联军攻击幽州失败,袁尚的部队还余下六七千人,也退到了襄平城周边驻扎休整。
此时,眼见曹魏大军将来,袁尚心中不安,不敢继续留在城外,想要把部队带入襄平城内,有个城墙当做保障。
中箭后的公孙康,虽然好好休养了一阵子,但毕竟上了年纪,躺在榻上,面色蜡黄,咳嗽不止。
嫡长子公孙晃,侍立榻前,默默为父亲拭汗。
“不可。”
公孙康喘息道:“袁尚狼子野心,若让其入城,恐反客为主。”
“即便是要把襄平城的权利让出去,我也是让给西楚,怎么可能由他献给西楚。”
“告诉他,现有犄角之势足矣。曹军攻我则袁袭其后,攻袁则我击其侧。”
倒是一旁的公孙渊有些不忍,说道:“父亲,那袁尚如今是我们的盟友,听说其兄袁熙,已经代表袁家,投入士颂麾下。”
“我们如今将他丢在城外不管不顾,若是真被司马懿所破,后面袁熙追究起来,我们岂不是麻烦?”
公孙康笑道:“士颂此人,驭下有道。楚国朝廷,派系林立,多有争斗。”
“我们公孙家本就称王,以后就算投效过去,自然也会有不少人算计。”
“还不如装傻,多些破绽,让真正的聪明人,看轻我们。”
“再说了,我们两家互为犄角,也是早就商议定下的事,也是正经的战略安排,若是他袁尚自己无能,又凭什么怪我们。”
话音刚落不久,便有侍从来报。
“曹军已到,司马懿亲至城下。”
众人急登城楼观望。只见城外黑压压一片曹军,阵前一杆“司马”大旗迎风招展。
见城头有一群人出现,且周围护卫的甲士,装甲精良,司马懿猜出便是公孙家的主导人物,当场刁侃起来。
“听闻公孙康病重,将死之人,犹抱伪号,可笑可叹!”
“尔等随逆,九族当诛,唯早降者可免死!”
公孙渊气得脸色通红,正准备回骂过去,却被他父亲公孙康拦住。
“司马懿奸诈之徒,绝不会无故如此。”
“怕是已经做好了准备,故意激将,引我军出战。传令各部,严守岗位,不得妄动。”
这番布置,得到周围将领认可,纷纷赞他老成持重,连忙如此下达了军令,让各部不得擅自出动。
甚至还特地派人绕路,去了袁尚军营,让袁尚那边也不要轻易出战。
“现在我们要做的,便是互相策应,坚守待援。”
“只等西楚援军到达,我们再合力破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