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最后隐患
于禁身披曹魏战旗,蹈海而亡。
本以为靠着他的拖延,夏侯尚那边还有机会逃出生天。
但可惜,蒯良在得到了于诠带来的西楚战舰填补空缺后,这片海域,曹魏和季汉的战船,已经没有机会逃离了。
想要突围的人,不仅仅只有夏侯尚。
混乱中,他还遇到了于禁另外一员副将东里衮。
“夏侯将军。”
东里衮的头盔早就不见,身上还插着一支箭矢。看样子,是刚刚想要突围,结果被顶回来了。
“那蒯良的部队,多由他蒯家曲部私兵组成,尚有诸多漏洞。”
“可是楚国水军一来,迅速填补了那些漏洞,我多次突击,都被挡了回来。”
夏侯尚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
他说道:“如今局面,我军已然惨败。若是无法突出去,也就只有死路一条。”
“要么被楚贼围剿,死于大海。要么,被楚国俘虏后虐杀。”
“另外,就只有决死突围一条路了。”
说完,带着他身边不多的快船,再次发起了突击。
而且这一次,他将自己的战船点燃,船只上所有引燃的东西,不论是纸张,布匹,还是船帆,木桶,统统点燃。
周围的战船,也都有样学样。
一排火船,就这样撞了过去。
负责这里拦截的人,同样是从东吴投降过来的张弥。
他按照于诠的吩咐,带着几艘战船冲到了敌人撤离的区域边缘游弋,负责警戒和拦截试图逃离的小股魏军。
本来这里并非战场核心,他心里还有些不舒服。
想着自从自己在秣陵城内投降后,仅仅见过士颂一面,后面直接就地整编,成为了江东军团的一员。
随着陆逊带着江东军团北上,在淮南被诸葛亮击退,他又被调到了海军的战斗序列。
这次跟着蔡瑁大军伏击季汉曹魏的联合舰队,他有心大干一场,得些功劳。
结果却跟着于诠,做了外围拦截工作。
此刻,他心里更想骂娘。
斩将夺船的好事,轮不到自己,对面被逼入绝境后,杀红了眼,拼死突围,却要自己去面对。
“快,快,避开火船。”
他刚刚下令,就被于诠否定。
“不许退!那是敌军突围部队,想要借火船逃命!”
“各部严守负责区域,谁让敌军逃离,军法从事!”
张弥听到这话,直翻白眼。心说大家都是东吴旧臣,投降西楚后,也有些往来。怎么今天到了战场上,你如此冷酷无情。
他心里盘算半天,终究没有敢擅离职守。
若是从前在东吴,在孙权麾下。他的部队,都是自己的曲部私兵,他早就下令撤退了,反正自东吴,只要自己手上有兵,孙权就得给自己对应的权利。
但现在,整个江东的游戏规则都改了。
军队征募,统一由楚国朝廷管理,所有人,所有家族不得设置曲部私兵。
江东所有田产收入,大多掌握在士颂任命的扬州牧手上。各大家族被砍成了普通富豪。
当然了,也有想不开,想要偷偷积蓄力量的。但是那些人,那些手段,在暗组探查,陆逊出兵的配合下,都被剿灭。
之后,江东地区也就乖巧了下了,毕竟,对于要么身死族灭,要么交出权力财产的选择,大多数人还是想要活命的。
也正是如此,张弥即便是自己想要跑,周围这些楚国士兵,也不会后退,说不定真有二愣子,直接就把他按逃兵给砍了。
没办法,他只能带着部队,和想要突围的敌军火船,战成一片。
然而,海战的混乱远超想象。
正当张弥和东里衮混在在一处时,一艘被夏侯尚暗中点燃的,好似失控的魏军运输船,在混乱中,好像失去了控制一样,就这么撞了过来。
由于这艘火船,速度奇快,这里已经乱战在一起的双方将士,战船都无法避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船撞了过来。
接着,便是轰然一声巨响。
这艘运输船内的火油在猛烈的撞击下被点燃,而后发生了急促的爆炸。
张弥的战舰,先是被拦腰撞断,而后又在瞬间爆燃中,被大火吞噬。
他也好,和他对抗的东里衮残部也好,都在这一瞬间,殒命火海,连跳船的机会都没有。
倒是夏侯尚,抓住了这稍纵即逝的机会,带着一艘战船,逃离此地,成为了联合舰队这边,唯一生还的将领。
海面上的火,还在燃烧。
但不再是战斗的火焰,而是焚毁残骸,是战场的余烬。
楚国舰船,开始清理战场,似乎也在这一战后,奠定了楚国海军,在沿海海域的统治力。
消息传到官渡,楚军上下,无不兴奋。
“哈哈,还是太尉大人谋略得当。”
邓芝确认了庙海海峡大胜的消息,在军帐内,立刻对贾诩拱手。
大家都知道,去年火烧连营,大败刘备之后,自家主公有意直接渡过黄河,把曹魏最后的主力也给剿灭了。
那时候,楚军士气如虹,虽然后勤辎重粮草方面,可能有些纰漏,但大多数人,都是偏向于跟着士颂杀过黄河的。
只有贾诩,按住了士颂了,说不要急,等北疆,辽东,淮南和东海的消息。说越是拖延消耗下去,楚国会越有优势。
现在回头看,还是贾诩眼光独到。
贾诩只是微微点头回应,面色上并无特别的表示。
他见士颂也正看向自己,眼神中有些意动和急切,立刻明白,自家这位大王,被自己按住了一个冬天,完成了军资粮草的补给,现在又得到了局部大胜的消息,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大王,诸位。”
贾诩环视营帐内的众人,知道大家都在等他做出战略定性,也没有藏着掖着,就如今的局势,分析起来。
“淮南方向。陆逊上次被诸葛亮逼退后,江东军团短期内,已无力再入淮南。”
“能做的,不过是牵扯诸葛诞在淮南新征募的壮丁罢了。”
“辽东方向。司马懿去了之后,袁尚、公孙康二人,连战连败,如今只怕是连幽州的兵马都已经无力牵扯。”
“若非东部鲜卑三部倒戈,司马懿都可以领着幽州军团南下,来支援曹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