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诈降谋划(第2页)
毕竟合肥城,前后被曹操和刘备各种加固,已经天下坚城。
再加上东吴拿下合肥时,靠的是糜芳投降,合肥城防,一应俱全。
吕蒙的军队只要退回合肥城,应该还能再坚守一阵子的。
但现在的问题是,对于东吴而言,南北两个方向,都处于绝对的劣势。
孙权催促出战的军令一条接一条,数下来,不下十二条之多,逼着鲁肃赶快击退正面士颂的大军。
鲁肃作为孙权的第一心腹,又怎么不知道孙权的想法。
现在东吴南面被西楚打穿,若是自己继续拖延下去,后面自己麾下这“十万”大军,只怕连军粮补给都没有了。
东吴最后的筹码,都压在了鲁肃一人身上,压在了那滚滚东逝的长江怒涛之上。
这几天,鲁肃找来军中诸多谋士,反复商议破敌之计。
诸葛瑾、吕范,滕胤、殷礼,张纯等东吴谋士都被他强行留在军营,进行商议,后面就连年纪轻轻的诸葛恪都被他拉进来了。
鲁肃端坐主位,身形比两个月前,更显清瘦,深色的都督常服,穿在身上竟有些空荡。
“诸位。”
“王命催迫,敌强我弱,僵持则坐以待毙。不知诸位,可有良策退敌?”
吕范坐直了身体,手指无意识地在膝上敲击数下,说道。
“大都督,曹魏那边可有回信?”
“如今季汉,西楚,都在攻伐我东吴,这可是他们曹魏从北面偷袭,收回失地的良机啊!”
鲁肃听了,却微微摇头。
“这世界上,最靠得住的人,永远只有我们自己。”
“若是我们得胜,不论是击退了季汉,还是西楚,让他们损失惨重,不用我们派出使者,曹魏那边,自然会出手。”
“可若是我们自己不中用,轻易战败,曹魏只会看笑话。”
吕范还不甘心,继续辩驳道。
“可若是我们东吴败亡,季汉西楚,便可以联兵北上,讨伐曹魏了啊。他们曹魏,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吗?”
不等鲁肃回答,诸葛恪说道:“那时候,曹魏,季汉,西楚,本就是三足鼎立。他们依旧还有机会在西楚和季汉之间,辗转腾挪。”
“所谓,彼一时,此一时也。”
吕范听了,只能低头不语。
滕胤的年纪,比诸葛恪大不了多少,也是在中原避乱南下的家族子弟。他抬头看向鲁肃,说道:“当年赤壁破曹,用了诈降之计,今日,敌强我弱,不如效仿之?”
殷礼摇头道:“士颂当年也参与了赤壁之战,知晓谋划,我们派人诈降,他如何能信。”
但诸葛恪似乎和滕胤交好,却说:“即便是有心提防,也不要紧,如今西楚势大,士颂麾下十万大军,多是战兵。”
“而我东吴的十万军队,战兵不到三成,其余要么为新军,要么为民夫辅兵。”
“如此大势之下,有人暗中投诚,乃是常理,说不得军中,已经有人暗中投降了,我们再派人诈降,士颂都未必分的清楚。”
这话说完,坐在一侧的张纯,却屏住了呼吸。
鲁肃看了诸葛恪一眼,立刻明白了这个少年的意思。今日被他鲁肃喊来商议军情的人不少,但即便是来了这里的人,但也不能保证这些人都忠心于吴国。
即便是明白了诸葛恪的暗示,但他依旧没有隐瞒的意思,因为他今日在这里的谋划,根本不怕被士颂所知道。
“楚军强而我军弱,诈降之事,还是派人联系一二即可。”
“我意,引楚军战船来攻,而后江上设伏,将楚军击毁,以振奋军心,诸位以为如何?”
“若是能让士颂恼羞成怒,率大军强攻,则是最好。”
听了鲁肃这话,众人脸色都是一暗。
见无人答话,鲁肃急切起来。
“就给士颂说,鲁肃操劳军务,不堪重负,积劳成疾,只要楚军出击,这人便率军接应,内外呼应之下,必定能破我水寨,如何?”
还是诸葛瑾拉住鲁肃,让他不要心急,分析道:“即便是有多人投降士颂,那士颂又如何能轻易相信呢?”
“当年的苦肉计,士颂自己都参和进来,才让曹操相信黄盖老将军。今日空口无凭,前去投降士颂,士颂如何肯信?”
这时候,一直不出声的张纯站起身来,说道:“我有一计,可让士颂信我。”
众人齐齐看向这位江东四大家族之一,张家的旁系子弟张纯。
所谓江东四姓,顾陆朱张,前面两家早就暗中导向了士颂,家中子弟为了求活,家中嫡系子弟,早就投入楚国。
但是朱家和张家,也因此吞了不少的利益,如今的江东,他们两家,可以说是发展到了极致。
若是东吴被灭,他们两家这些年吞下的地盘,只怕都会被士颂充公,而后分给普通百姓。对于他们两家而言,最好的选择,自然是守住东吴。
再次,也是投降季汉。
这也是家族领袖张温,为何此刻跟着吕蒙守在北面。
他作为家中旁系子弟,父亲张敦也只是孙权的西曹掾,后面外放县令而已,又早早去世,现在的成就,全靠他一个人撑起。
此刻,他的心里,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我愿行要离之计,以求取士颂的信任。”
“只要我带着妻儿,一起投入士颂麾下,而后再送上这个消息,并将我东吴水寨和北面寻阳城防舆图,都一并献上,士颂必定信我。”
“那时候,我亲自当向导,留下妻子女儿为人质,必定能说服士颂,率军来攻。”
这番话说完,在场众人,尽皆沉默。
所谓“要离之计”,也就是春秋着名刺客要离的故事,专诸刺吴王僚后,吴王僚的儿子庆忌在外收拢军队,准备复仇。
要离为了刺杀庆忌,因此要靠近庆忌,要取得庆忌的信任。
于是,要离让阖闾杀了他的妻子儿子,而后去投奔庆忌,果然被庆忌信任,最终完成了刺杀任务。
这次他倒没有想要去刺杀士颂,只是苦肉计无用之下,献出自己至亲为人质,换取士颂的信任,似乎成为了他们唯一能让士颂相信他们的方法。
“这,先生真愿意为了国家,做出如此牺牲?”鲁肃心中不忍,走到张纯身边,握住了他的手。
但是他身后,诸葛恪的嘴角,露出了一丝轻蔑的笑意,似乎看穿了什么。
张纯自然是说了些身为江东子弟,一心为吴王孙权效死的场面话,而后,又把如何诈降,如何引楚军来袭的细节,商议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