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义三行 作品

第二十回《强敌反扑,无极毒计》第一节

南帝吉义率军渡江作战,给北帝段仙芝造成极大威胁。大别山区被义军占领,段仙芝势力的寿春、颍州、光州等后方州府皆陷入危险境地。尤其是淮河中游的枢纽重地寿春,一旦失陷,段仙芝的军师应无涯所在的合肥就会被反包,整个淮河中下游就容易被义军长驱而入席卷,段仙芝军就会是兵败如山倒的局面。 为此段仙芝不得不想方设法遏制吉义的攻势。其大妹“遮天娘子”段仙蓉——旧朝大齐皇朝的皇后、名为段仙芝的亲妹、实为师妹、无极门头号女法师、如今受封为大化皇朝登封长公主,受命率领无极门在京门人组成一个强大法师群,并且纠合京畿一带的军队组成援军,以国舅徐倩咏、徐倩叹兄弟作为名义上的统兵大将,离开京畿向东南开拔。

这支援军兵力有五万余人,原本要去合肥一带支援应无涯。在其行军途中,收到段仙芝的新命令,改道向南去黄州。

为什么要去黄州?因为当时段仙芝得悉义军已经攻克天柱山,估量着耿可泰所部已经无法阻挡义军,义军必能占据整个大别山区,然后自己势力的后方州府就会大片陷入危险境地——如此不利的局面,怎么挽回?段仙芝本来想赶紧灭掉臧天佐余部再全力对付吉义,但吉义不是吃素的,不肯乖乖等着,这渡江攻势打得十分凌厉,切中段仙芝不得不招架的要害。应无涯虽然是无极门最会军略的人,仍然不是吉义的对手,段仙芝的后方诸将也没有人能是吉义的对手……招架是招架不住的了,那就反攻!以攻代守,攻入江南来迫使吉义从江北撤军。

段仙芝遂令正在荆襄一带攻打臧天佐军臧旌孝所部的自家军队停止进攻,向东会合尉迟圭所部,然后由尉迟圭统领大军向黄州集结,准备反向渡江作战,先取江南鄂州,然后佯攻武昌、实攻吉义行宫所在的南昌!南昌本来离南北两朝对峙的前沿较远,吉义应该想不到北朝军队会打到南昌。这样就能令吉义震惊,不得不放弃北伐撤回江南。否则如若南昌失陷,南朝的广大腹地都受威胁,够吉义受的。

不愧是无极门的大首领,段仙芝这一套谋略的确厉害。与其不断支援被锐气正盛的义军北伐军攻打的地方,事倍功半;不如以牙还牙渡江南征,打击义军腹心之处,事半功倍。

段仙蓉半路上接到段仙芝的密令,便叫徐倩咏、徐倩叹兄弟领兵改道向南,去黄州归入尉迟圭指挥。本来徐倩咏、徐倩叹两个并非将才,不过是因为其姐徐倩吟、徐倩哦做了段仙芝的妃子,他们名义上是国舅,实际上又是长公主段仙蓉的面首,凭着外戚身份被封为左右中郎将,临时担任统兵将领。他们并无资历更无实绩,难以服众,所以只是带领援军加入尉迟圭,南征的统帅还是得由尉迟圭来担当。段仙蓉自己也只是法师而不懂军略,只能作为法师群的首领,配合军队作战。

于是北朝荡寇大将军、邹国公尉迟圭,率领本部以及荆襄、京畿两路援军,组成南征军,总兵力共约十六万,号称六十万,从黄州渡江攻打鄂州!

登封长公主段仙蓉亲率法师群跟随南征军渡江作战。左中郎将、获鹿侯徐倩咏与右中郎将、束鹿侯徐倩叹各率所部负责护卫段仙蓉。获鹿、束鹿都是地名,而“鹿”代表天下之意。因此段仙芝特意封两个国舅做获鹿侯、束鹿侯,字面上就是把鹿抓住再捆起来,牢牢得到天下之意。

那么南征军怎么渡江?北朝不是缺乏水师,正在赶造战船么?哪来那么多战船载送大军渡江作战?虽然十六万是总兵力,必须分兵守备以及留做预备军,不是一口气全要渡过江南;那也不容易啊!总得有短时间内能够载送数万人过江的办法,否则在江南站不稳脚跟,会被赶落江中或被消灭在江岸边。

段仙芝有办法。段仙芝坐镇长安督战西线,本来已经有个主意要一举压垮在陇西、贺兰两道负隅顽抗的臧天佐军臧旌忠所部,但为了应急对付吉义,改用于这次渡江南征。那就是段仙芝的左膀右臂——应无涯、景迁两个得力师弟,其中应无涯作为军师督战东线,景迁则从未公开出现过,外人完全不知无极门还有这样一个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