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惊鸿 作品

第 112 章 皆为利来(第2页)

韩王:……

什么叫大秦的损失?不给你修渠你还有损失了?时空错乱又不是他们韩国搞的,郑国渠没了关他们什么事啊!

张仪在韩都住下了,一副要等着韩王现场交人的模样。

韩王哭着去找张平出主意:

“相邦!怎么办啊相邦!秦国问寡人讨要郑国!寡人去哪里给他弄个郑国出来!”

土匪!简直是土匪!

张平哪里晓得这个,当初疲秦他就不赞同,可大王一意孤行。如今郑国送出去一个,秦国尚不满足,还想要第二个。

张平只能提议:

“在韩国上下广招懂修渠的人才吧。”

韩王哭得更惨了:

“韩国只剩两郡之地,这么大点地方能有多少人才?恐怕将韩人都筛查一遍,也寻不到秦国想要的工匠!”

张平:……这话也没毛病。

为今之计,要么去别国挖工匠,要么面对秦王的怒火。或者,去向别国求援,请他们帮忙牵制秦国。

但说实话,能牵制一次,难道还能牵制每一次?秦国随时可以发兵灭韩,韩国却不一定次次都能得到援助。

韩王开始焦头烂额地向其他几国乞讨,希望他们能给他支援一个懂修渠的工匠。他不白借,他拿城池来换。

楚王拒绝了韩王的请求,因为嫌弃韩王给得太少。

赵王拒绝了韩王的请求,因为不愿意秦国再壮大下去。

魏王拒绝了韩王的请求,因为他自己也要修水利。

燕王拒绝了韩王的请求,因为燕国没有这方面的人才。

齐王愿意提供帮助,韩王拒绝了齐王的帮助。因为韩王嫌弃齐国年代久远,工匠水平不行,无法糊弄秦国。

齐王:???

已经随大流称王从齐桓公变成齐王小白的姜姓吕氏小白大怒。

小白对管仲抱怨道:

“相父,他看不起我大齐!”

管仲安慰他:

“无妨,他也看不起吴王和越王。”

小白:……

韩王扒拉了一遍,发现好像只有楚国能够帮他。只是楚王狮子大开口,一个工匠他觉得一座城不够换的,让韩王多给点。

楚王还威胁他:

“寡人随时可以北击,将你韩国打

得只剩一郡。”

所以你别想用一座城糊弄。

韩王一个爆哭:

“相邦!这可如何是好啊!楚王莫非想要整整一郡?这可是我韩国仅剩的一半国土了!”

张平则说:

“若给楚国一郡,

只怕要激怒秦王。回头秦王还得找其他借口攻韩,

倒不如直接将那一郡拱手送给秦王。”

这样至少秦国不会来找茬。

韩王:“那楚王呢?”

张平:“楚王盯着吴越,

想要吞并这两国,

无暇攻韩。”

之前韩楚战场被动开放后,两国也没有真的打起来。韩国实在不敢发兵,楚国也想保存实力去打越国。

所以到最后,也是玩家在两头打。韩楚互相解决上门的玩家,就当是开战了。

韩王让人去请张仪相见:

“寡人愿割让一郡,还请秦王手下留情。”

张平劝他说现在先给秦王一点甜头,回头秦王这么嚣张,肯定会惹怒其他七国。到时候合纵攻秦,他们会帮韩国收复失地的。

这种事情大家经常经历。

比如秦国往外扩张打得太猛了,大家就会合纵一下。把秦国打退回函谷关后,吐出之前吞下的地盘。

一般这个时候,盟军会让失去地盘的那国拿回属于自己的城池。剩下的大家再瓜分,高高兴兴各回各家。

当然也有的时候盟军不讲道理,不把你的失地还给你。但只要加入盟军,并且获胜了,至少都有油水可捞,不至于血本无归。

韩王决定等张仪一走,他就去找各国哭诉一番,挑起他们对秦国的仇恨,让合纵再次现世。

所以韩王像个小媳妇一样委委屈屈但很爽快地将一郡交出去了,在张仪提议让他亲自前往咸阳拜见秦王、向秦王献上国库并俯首称臣时,他也没拒绝。

韩王:没关系,这种事情又不是只有寡人一个人干过!

当初秦昭襄王还活着的时候,魏王就跑去秦国朝见过对方。魏王开过先例,他再干一次不丢人,要丢也是魏国先丢。

没多久,始皇在新建好的秦王宫中接见了韩王。

韩王很上道地以臣属行礼,说韩国愿意成为秦国的附属国。希望秦王高抬贵手,放过韩国。

始皇没有说话。

他身侧的太子扶苏微笑着问道:

“韩王想要保全韩国社稷?”

韩王忐忑地点头。

这事范蠡熟啊。

范蠡站出来劝说道:

“吴国不曾灭越,越王卧薪尝胆,反吞吴国。如今韩王又说要称臣,焉知不是想后起直追,以图未来?”

当初就是范蠡劝说勾践不要心软,直接灭了吴国的,避免吴王也学越王绝地翻盘。

韩王:!!!

韩王痛哭流涕:

“韩国弱小,哪里有本事翻身呢?”

范蠡害我!夫差怎么还没派人来抓他!夫差活该你灭国!

太子便劝说父亲:

“吴国被灭,皆因吴王放虎归山。既然

不愿重蹈覆辙()?(),

不如将韩王扣下?”

要当附属国那就给点诚意出来()?(),

一边说附属一边自己回去继续当韩王()?(),

舒舒服服过日子不说9()_[(.)]9?9_?_?9()?(),

还能私下里联络各国合纵,没有这样的附属道理。

始皇深以为然:

“昔年各国地位相当时,以公子互相为质,作为牵制。”

韩王飞快接口:

“臣愿意将公子送来秦国为质!”

把儿子送来替他受过,他就可以回去继续当韩王了。要是秦国嫌弃一个公子不够,他也能把所有儿子全送来。

始皇嫌弃地补上后半句:

“如今韩国为我大秦附属,光送公子自然不够,就让韩王留下为质吧。”

韩王:呜呜呜!

士兵不顾韩王的抗议,直接把人带下去了。说是邀请韩王在秦国新都住下,实际上就是软禁了起来。

这待遇和亡国之君也没多少差别。

韩王没想到自己来这一趟是肉包子打狗,秦国也真敢直接扣留他。秦王甚至还下令不许韩国自行推选出新韩王,敢换君主秦国立刻发兵拿下。

韩国上下战战兢兢,根本不敢动。

张平接到了秦王的诏令,让他先代韩王理政。他无奈地将帛书递给同僚们,摇摇头表示无可奈何。

韩臣们也没办法:

“好歹大王还活着,日后说不定有机会将他救出来。”

秦王扣押别国君主不是头一回了,昭襄王也干过扣押楚怀王的事情。

只不过楚怀王出门前被朝中臣子逼着立了继承人,秦国一把人扣下,楚国就换了新王上位,楚怀王便没什么用了。

如今秦王政吸取教训,逼着韩国不敢换国君。韩国除了被动接受,什么都做不了。

韩臣问道:

“赵国怎么不出声谴责秦国?”

张平答:

“赵国自顾不暇,要先等他们在四国战场上补回亏损才有空找秦国麻烦。”

韩臣:唉!时运不济啊!

虽然赵国没空当国际警察,但楚国有空。楚悼王很快送了国书来秦国,谴责秦国行事霸道,怎么能独吞韩国?

张仪便带着秦王手书去出使楚国了。

见到楚王的面后,张仪表示:

“秦王听闻大王有意谋夺吴越,希望你我两国井水不犯河水。若楚国非要对韩国下手,那也不能怪我大秦主动协助齐国吞并吴越了。”

楚王:这是威胁吧?这一定是威胁!

楚王被噎了个够呛:

“使者说笑了,寡人对区区韩国没什么兴趣。”

韩国巴掌大点地方,哪里有吴越香?吴越加起来老大一块呢。

张仪满意地颔首:

“希望大王说到做到。对了,秦王还有一事想问楚王。”

楚王心中生出不好的预感。

就听张仪接着说:

“吾王听闻当年楚国向赵国求亲,以和氏璧为公主陪嫁,赠给了赵惠文王。怎么,难道楚国看不起我秦国,与秦国联姻时就不曾赠送什

么和氏璧随侯珠泰阿剑的?”

楚王:……

是谁!是谁干的!谁把寡人的国宝送出去了!哪个不肖子孙!

楚王气得心梗:

“此事、此事与寡人无关()?(),

都是儿孙不懂事。何况寡人也没有什么随侯珠?()_[(.)]???@?@??()?(),

而和氏璧与泰阿剑()?(),

早就失窃了。”

张仪颔首表示无妨:

“楚国不给()?(),

我大秦当然是自己来取。如今三宝皆在秦王手中,大王无需挂怀。”

楚王:???

那你还好意思来我这里谴责我小气!那是我楚国的宝贝!不给你就不给你,你怎么能派天外人来抢劫!

张仪看他气狠了,还好心劝他:

“大王莫气,吾王太子生母乃楚国公主,此三物便当陪嫁了。太子定会保管好,大王不必担心。”

顿了顿,张仪又补充:

“太子还说,陪嫁光给三宝有些寒酸了。当初宣太后、华阳太后与楚太后嫁入秦国时无甚嫁妆,太子也不要楚国补上,只当结个善缘。”

毕竟这三位都不是正妻,当初基本都是跟着一堆楚女一起来秦国填充后宫的,楚国都没想到她们能靠儿子当上太后。

忌惮于秦王染指吴越的威胁,楚王虽然被气了个狠的,可到底没有对张仪做什么。还得好好招待一波,再送这个瘟神离开。

楚王咽不下这口气:

“赵国想对付秦国是吧?派人去出使赵国。”

合纵!必须合纵!这日子没法过了!

作者有话要说

扶苏:明天就找齐国连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