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扶摇九万里 作品

第852章 秋毫无犯 凉王之议

晨雾未散,长安的街巷仍浸在冷灰色的光影里。老妪攥着半块发黑的饼,透过门缝看见铁甲寒光掠过青石板——西凉军正列队清扫昨夜的狼藉,折断的戟戈、染血的绸缎被收拢成堆,竟无人踏入民宅半步。她喉咙发紧,将孙女往身后又拽了拽,却见一名士卒弯腰捡起滚落的陶罐,轻放在门槛上。

日头渐高时,城西米铺老板战战兢兢打开门板。原以为会等来凶神恶煞的兵痞,却见几个西凉军卒正帮着隔壁老木匠扶起倾倒的货摊。为首的百夫长瞧见他,解下腰间皮囊晃了晃:“店家,可是要做生意?”皮囊里倒出的铜钱叮当作响,竟是市价两倍。

“这...这是...”米铺老板哆哆嗦嗦地捧着钱,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水光。自打并州军入城,他藏在夹墙里的米缸早被翻了个底朝天,此刻竟有人用真金白银买粮?

消息比风跑得还快。当暮色再次笼罩长安,紧闭的门窗后响起窃窃私语。城东织布坊的寡妇听见马蹄声,下意识抱紧年幼的儿子,却听见窗外传来低喝:“莫惊着百姓!”铁蹄声竟绕过了她的小院。

与此同时,未央宫前的广场上,马超任由晚风掀起额前碎发。他望着阶下跪拜的长安旧吏,忽然抬手:“都起来吧。传令下去,开仓放粮三日,赈济饥民。”

李儒眼中闪过赞赏:“君侯此举,可比千军万马更能收服人心。只是...”他意味深长地瞥向残阳下的市井,“那些被并州军洗劫的富户,怕是要生怨怼。”

“让他们怨。”马超摩挲着腰间佩剑,目光落在远处升起炊烟的民居,“百姓锅里有饭,比十座金山都踏实。”他忽然想起董公与师父截然不同的教诲,两种观念冲击着他,谁也说不上对,谁也说不上错。他这次醒来之后,终于有了自己的领悟,真正的霸业不在攻城略地,而在让治下子民敢推开窗,敢做美梦。

暮色如血,将未央宫的飞檐浸染成暗红,残雪在宫门前堆成斑驳的霜痕。马腾踩着满地冰晶跨入皇宫,玄色锦袍下摆扫过被铁蹄碾碎的丹墀,扬起细碎的雪沫。他的目光掠过歪斜的蟠龙柱,暗红的血痕顺着龙鳞纹路蜿蜒而下,那是并州军昨夜混战留下的狰狞伤口,空气中还残留着铁锈与硝烟混杂的刺鼻气息。

“父亲!”一声熟悉的呼唤如惊雷炸响。马超身披染血的银甲,率领张辽、徐晃、马岱等一众大将轰然单膝跪地,金属护甲碰撞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马腾身形剧烈一晃,手中的马鞭啪嗒坠地,他颤抖着伸出双手,指尖触到儿子冰凉的铠甲时,眼眶瞬间滚烫。“孟起...”老人的声音几近哽咽,粗糙的手掌抚过马超,仿佛要确认眼前人是否真实存在。

董白迈着细碎的步子上前,金丝绣鞋碾碎地上的冰晶。她抬手轻抚残损的廊柱,鎏金护甲划过深深的刀痕:“伯父且看,如今长安已在马家掌中。”她的声音带着少女特有的娇俏,却掩不住眼底的锋芒,“如今天子已死,这王允裹挟着新君随曹操一起前往兖州,不过是...”

“白儿,管他什么新君不新君,对我们来说就有些遥远了。”李儒踱步而出,玄色广袖扫过倾倒的青铜灯台,“倒是这未央宫的梁柱该好好修缮了。”他轻叩腐朽的木梁,木屑簌簌落在绣着云纹的靴面上,“不然,可承不住日后的风雨。”

马腾恍然回神,目光扫过满地狼藉。破碎的玉盏、撕裂的龙袍、倾倒的香炉,还有墙角被践踏的《汉书》竹简——这里本该是天子临朝的圣地,如今却比凉州的古战场更显凄凉。几日前,他还在西凉大军的军营里,对着马超的牌位焚香祭酒,老泪纵横地痛骂命运不公,而如今儿子竟活生生站在面前,还将这象征皇权的长安握入掌中。

“父亲,这长安,我们拿回来了。”马超忽然起身,目光扫过残破的藻井,他的声音低沉如鼓,却震得梁间积尘簌簌而落。马腾望着儿子挺拔的背影与那面在风中猎猎作响的“马”字大旗,突然觉得脚下的汉白玉地砖滚烫起来——从凉州的荒原到未央宫的金殿,这一步,马家走了太久太久。

暮色在蟠龙藻井上投下狰狞阴影,马腾望着满地狼藉的宫阙,碎裂的琉璃瓦与褪色的丹墀交织成荒诞图景。堂前马超和众将士单膝跪地,李儒摇扇而立,这场景刺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记忆突然翻涌——多年前,他不过是董卓帐前战将,看着那位权倾朝野的太师在洛阳城头燃起火海,最终却落得兵败将亡的下场。如今马家竟踏着同样的路,逼得新君仓皇东逃,这命运的轨迹,怎会如此诡谲?

“主公!”李儒折扇轻挥,玄色广袖卷着寒意掠过满地残烛,“我西凉铁骑踏破长安,少主临危受命封梁王,此乃天命所归!您当坐主位,封将犒军,以安军心!”他话音未落,袍袖已缠住马腾手腕,竟要将这位西凉之主往龙椅上拽。

堂前马超脊背挺直,身后徐晃振臂高呼"凉王千岁",声浪撞在残损的梁柱间轰然回响。张任激动得铠甲都在轻颤,佩刀当啷出鞘半寸又匆忙插回;马岱满脸涨红,攥着长枪的指节泛白,喉间溢出压抑不住的低吼;连素来沉稳的张辽都面露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