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何出此言(第2页)

呼...!

周围残余的魔气,再次受到牵引,化作一道道黑色溪流,欢快地(在魔将看来是极其残忍地)涌向那颗悬浮在林竹掌心、如同微型黑洞般的魔石! “啊啊啊啊啊...!!!”

魔将彻底崩溃了!

他在粘稠的魔气核心中疯狂翻滚、冲撞,无形的魔念发出撕心裂肺的哀嚎。

“停下!快停下啊!你这个强盗!小偷!魔鬼!那是主人的!都是主人的!你怎么敢?!你怎么能?!!”

他甚至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冲动,想要引爆核心魔气,与这个无耻的窃贼同归于尽!但一想到主人还在沉睡,还需要这最后的根基,他又硬生生忍住了这股毁灭的冲动。

巨大的憋屈和绝望,如同毒蛇般噬咬着他的魔魂。

“谁来…谁来阻止这个混蛋啊!孤扬!你这个废物死哪里去了?!”

魔将的哀嚎在空荡的魔窟深处回荡,无人回应。

与此同时,人间,南瞻部洲,唐朝江州。

繁华的街市上,人来人往,叫卖声不绝于耳。

一个身材高大、面容俊美却带着几分邪异、穿着一身不起眼灰色布衣的男子,正悠闲地踱着步。

正是被林竹忽悠来“打工”的孤扬。

他手里拿着一串红艳艳、裹着晶莹糖壳的糖葫芦,正一颗一颗地往嘴里送。

那酸甜冰凉的口感在舌尖化开,让他那猩红的魔瞳都微微眯起,俊美的脸上露出了一个近乎纯真的、满足的幸福笑容。

“唔…人间烟火,糖葫芦…倒也有几分意思。”

他惬意地舔了舔嘴角的糖渍,享受着这难得的闲适。

就在这时,一丝极其微弱、源自遥远南海魔窟核心的悸动,似乎想要穿透无尽空间,传递到他心间。

孤扬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一蹙,猩红的魔瞳深处闪过一丝疑惑。

“嗯?魔窟…似乎有点异样?”

这个念头刚升起,就被他强大的自信和眼前的糖葫芦轻易压了下去。

他嗤笑一声,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

“呵,瞎操心。魔窟身处南海海眼,人迹罕至,更有无尽魔气天然屏障,万载积累的凶戾妖兽守护,便是准圣也不敢轻易涉足。谁会吃饱了撑的去那里?又有谁能撼动那本源魔气?那个叫林竹的小子,顶多是偷鸡摸狗,弄走些外围的妖兽材料罢了,无伤大雅。至于魔气…哼,给他吸,他又能吸走多少?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孤扬越想越觉得自己的判断无懈可击。

他一口咬掉最后一颗山楂,随手将竹签扔开,眼中闪烁着兴奋而危险的光芒。

“与其担心那固若金汤的老巢,不如想想眼前的大事!截杀金蝉子,夺取十世功德,给西天致命一击!这才是泼天的功劳!”

想到即将到手的巨大成就,孤扬的心头一片火热。

“只要不是准圣亲临守护,区区大罗,焉能阻我?金蝉子…今日必死无疑!”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提着金蝉子的头颅(或者功德本源),荣归魔窟,受到主人无上嘉奖的场景!这可比枯燥的“看家护院”刺激多了!

带着无比的自信和即将立下不世之功的兴奋,孤扬身形一晃,化作一道不起眼的流光,朝着江州城外那座香火鼎盛、佛光隐隐的山寺...金山寺,飞掠而去。

片刻之后,孤扬的身影出现在金山寺古朴的山门前。

他收敛了所有魔气,如同一个寻常的香客,但那双猩红的眼眸深处,却翻涌着冰冷的杀意。

他抬步,就要踏入寺门。

“阿弥陀佛。”

一个苍老而平和的声音响起。

只见山门旁,一位穿着朴素僧衣、慈眉善目、胡须花白的老和尚,手持扫帚,不知何时出现在那里,正温和地看着他。

“这位施主,今日寺中有事,暂不接待外客,还请改日再来上香。”

孤扬脚步一顿,邪魅的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猩红的魔瞳上下打量着这个看似普通的老和尚,语气带着一丝戏谑。

“哦?老和尚,修行不易啊。看你周身气息圆融,隐有佛光内敛…不知在此清修多少岁月了?”

老和尚双手合十,低眉垂目,声音依旧平和。

“老衲愚钝,在此青灯古佛,已二百余载。”

“二百余年?”

孤扬像是听到了什么极其可笑的事情,猛地仰天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二百余年?!本座纵横三界之时,你怕是连轮回都未曾入得!”

笑声戛然而止,孤扬的眼神骤然变得冰冷而锐利,如同盯上猎物的毒蛇,一股无形的魔威悄然弥漫开来,锁定了老和尚。

“老和尚,别装了!在本座面前,你这点微末道行,还藏得住?修行二百年能有你这等气息?笑话!”

孤扬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森然。

“现出你的真身吧!让本座看看,西天派了哪位罗汉菩萨,在此守护那十世功德的金蝉子?!”

金山寺山门处,法明长老看着眼前这个突然发难、魔气滔天的邪异男子,慈眉善目的脸上露出了深深的困惑。

“施主何出此言?老衲自幼在金山寺出家,修行二百余载,乃实实在在的血肉之躯,如何不是人?施主怕是误会了...”

然而,孤扬根本不屑于解释。

他脸上那邪魅的笑容瞬间被冰冷的杀意取代,猩红的魔瞳如同两盏染血的灯笼!

“哼!误会?本座说是,你就是!废话少说,今日金山寺,鸡犬不留!准备…杀佛吧!”

孤扬的声音如同九幽寒风刮过,带着令人灵魂冻结的残酷!最后一个“佛”字落下,他周身魔气轰然爆发,如同实质的黑色潮汐,瞬间淹没了整个金山寺!恐怖的杀意如同无形的巨网,笼罩了每一寸空间,寺内所有生灵都感到心头一悸,仿佛大难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