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9章 贾诩谋朱姜决裂!
而此时的武州当中,武州城的积雪刚化了半尺,城墙根下的冰棱还在滴答作响,守城的黄巾军士兵缩着脖子搓手,望着城外灰蒙蒙的天际。
朱温带着朱元璋援军将至的消息回城时,城门处的积雪被马蹄踏得稀烂,混着泥浆溅在两侧的石狮子上,倒像是给这尊镇门兽添了些烟火气。
“朱渠帅回来了!”
“听说大玄的朱将军要派援兵来?”
城门口的议论声像潮水般漫开,原本紧绷的气氛松动了些,连带着城头上飘扬的黄巾旗都似乎挺直了几分。
但这份轻松没能持续太久,暮色降临时,西市的酒肆里就传来了争吵声——三个裹着破烂黄巾的士兵正揪着掌柜的衣领索要酒肉,腰间的环首刀晃得人眼晕。
“军爷饶命!小本生意实在经不起折腾啊!”
掌柜的脸涨得通红,手里的算盘珠子噼里啪啦乱响,却挡不住士兵们推搡的力道。
“少废话!老子们守城冻了三天,喝点酒怎么了?”
领头的黄巾小校啐了口唾沫,眼神扫过柜台后的酒坛。
“再啰嗦把你这破店掀了!”
就在这时,一队身披明光铠的士兵踏着青石板路走来,甲叶碰撞声清脆利落。
“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财,成何体统!”
为首的青年按着腰间佩剑,朗声道。
“我们是朱渠帅麾下的人,你敢管?”
那三个黄巾士兵见是姜家的私兵,气焰顿时矮了半截,却仍嘴硬。
“便是朱渠帅在此,也得讲武州城的规矩!”
青年冷笑一声,挥手道。
“拿下!按军法处置!”
铁甲士兵上前扭住黄巾士兵的胳膊,粗糙的麻绳瞬间捆了个结实。
“姓姜的别得意!等我们在大玄的黄巾军援军到了,看你们还能嚣张多久!”
被押走时,那小校还在破口大骂。
这幕闹剧被街角茶楼上的一双眼睛看得真切,贾诩端着茶盏,望着楼下渐散的人群,嘴角勾起一抹淡笑。
他刚用一块成色不错的玉佩换了家客栈的后院厢房,此刻正披着件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活像个走南闯北的货郎。
身后的阴影里,罗网的六剑奴如雕塑般静立,玄色衣袍几乎与暮色融为一体。
“大人,姜家兵与黄巾的冲突已记在册。”
“近日以来,此类纠纷已有七起,多因粮草分配、军纪管束而起。”
左手持剑的真刚低声禀报,声音里听不出情绪。
“朱温的兵,本就是乌合之众,当年在瑞州黄巾起义之初时,便有纵兵劫掠的名声。”
“而姜小白的人却是世家私兵,甲胄精良,粮饷充足,兵员素质亦是精锐异常,自然瞧不上这些泥腿子。”
贾诩放下茶盏,指尖在桌面的水渍上轻轻画着圈。
“但是如今,这份矛盾,便是最好的引线!”
他忽然抬头,目光锐利如鹰。
夜色渐深,武州城府衙后院的暖阁里却依旧灯火通明,姜小白正把玩着一柄象牙折扇,扇面上“武州联军”四个字是他亲笔所书,墨迹还带着几分新气。
烛九阴坐在对面,指尖捻着颗黑子,在棋盘上迟迟未落,棋盘旁堆着的青瓷瓶里,插着几支刚送来的腊梅。
“九阴先生,昨日送来的那柄‘山河剑’还合用?”
“那是我姜家祖传的宝物,据说能斩金断玉,配先生这般人物正好。”
姜小白忽然开口,语气带着几分刻意的温和。
“盟主厚赠,九阴愧不敢受,只是如今军情紧急,谈这些未免不妥。”
烛九阴抬眸,目光平静无波。
“赵公明的部队昨日又袭扰了城西粮道,需尽快调兵护卫。”
他将黑子落在天元位。
“这是底下人新贡上来的云雾茶,先生尝尝?比寻常的雨前茶醇厚三分。”
姜小白哈哈一笑,并不接话,反而拿起案上的锦盒。
“说起来,先生这般才学,屈居人下实在可惜。”
“若先生愿助我姜家守好武州,他日事成,我必向大玄皇室举荐,封先生为万户侯!”
他亲自给烛九阴斟茶,动作间带着毫不掩饰的拉拢。
现在的姜小白已经丝毫不再掩饰他跟大玄皇室之间的关系了,他们武州姜家原本就是大玄皇朝埋在大乾皇朝的暗子。
但是如今的大乾皇朝早就已经是名存实亡了,他们自然不需要再隐藏了。
而此时烛九阴执杯的手微微一顿,茶汤在杯中晃出细碎的涟漪,他刚要开口,暖阁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朱温带着一身寒气闯了进来,玄色大氅上还沾着雪粒。
“盟主倒是好兴致!”
朱温的声音带着几分阴阳怪气,目光扫过棋盘和锦盒。
“城外横州军的探子都摸到护城河了,盟主还有闲心在这里品茶下棋?”
等到落在烛九阴身上时,眼神里的不满几乎要溢出来。
“全忠兄这是何意?我与九阴先生议事,难道也要向你报备?”
姜小白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
“议事?我看是盟主又在挖我的墙角吧!”
“前几日送宝马,昨日送宝剑,今日又赠好茶——怎么,我朱温麾下的其他人,就这么入不了盟主的眼?”
朱温冷笑一声,大步走到案前。
“全忠兄慎言!”
“盟主只是体恤下属,何来挖墙脚之说?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内讧只会让横州军笑话。”
烛九阴沉声开口,起身挡在两人中间。
“两位息怒,方才探马来报,南门大玄黄巾军部的朱元璋已经答应支援吾等武州,前锋的三万大军已过大玄边界,不日便可抵达武州地界。”
就在这时,孙膑摇着轮椅进来,见气氛剑拔弩张,连忙打圆场。
“此时我等自当同心协力,切不可因小事伤了和气。”
他目光扫过朱温紧绷的侧脸,又看向姜小白微沉的脸色,心中暗叹——这两人的嫌隙,怕是越来越深了。
这一切,都通过罗网密探的眼线,悄无声息地传到了贾诩耳中。
客栈后院的密室里,烛火跳动着映出墙上的纸条,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三人的对话和神态。
贾诩捻着胡须,看着“朱温怒视烛九阴”“姜小白赠剑”等字眼,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第一步,该让这根引线烧得更旺些。”
“去,把这个送到朱温的帅帐,记住,要做得像姜家的人不小心遗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