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三条 作品

第1148章 走进布达拉宫(第2页)

第二天洛桑过来时院长大师让他的一个徒弟领着王向东他们去参观布达拉宫,原本还打算先去逛逛小昭寺的,现在就去不成了,那就直接去布达拉宫了。

路上突然看到了邮电局的标识,王向东马上让洛桑停车,来到雪域高原已经十几天了,还没给家里报个平安呢,可不能让家人担心啊。

写信就算了,从雪域寄信到京城不得要二十多天的时间,没准信还没寄到人就已经到家了。

现在这里还没有开通长途电话,所以只能发电报了,地址还是干爸郑长军的供销社最合适,匆忙的写了几十个字,花了两块多钱搞定。

队员们也都跟着给家里发了电报,这下可以放心的去游玩了。

终于能近距离瞻仰这座气势巍峨恢宏壮观的代表着雪域宗教文化的建筑了,大家伙心情都很激动,到了雪域没到布达拉宫那就不算来到这雪域高原之上了,于是马上就以布达拉宫为背景留下了单人的和集体的照片。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40年代,占地10万平方米,被誉为世界十大土建筑之一。

“布达拉”的意思是“普陀罗”,相传,藏传佛教徒认为红山可与观世音的圣普陀罗山相媲美,就把它比作第二个普陀罗,布达拉宫由此得名。

布达拉宫监狱,可以感受到在三大领主统治下农奴们遭受的惨无人道的欺压。

而到走上宽大的石阶爬上了布达拉宫,上层阶级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待遇就展现出来了,身在其中就更能感受到这座建筑的宏伟与神秘。

布达拉宫令中外建筑学家叫绝的当属首先映入眼帘的宫墙,布达拉宫按颜色分为红宫和白宫两部分,全都是用大小花岗石砌成的。

布达拉宫建在红山上,深入岩层的墙基最厚达5米以上,往上逐渐收缩,到宫顶时,墙厚仅1米左右,部分墙体的夹层内还注入了铁汁。

这样的建造才保证了这座宫殿经历了1300多年依然巍然不动。

有趣的是布达拉宫还有白玛草(学名怪柳)墙、草坯墙和牛粪墙,独具雪域高原的风格。

“我再尝尝这里白墙的味道。”张勇听完院长徒弟的介绍后又伸出舌头舔舐墙面了。

“你可别尝出牛粪味啊,哈哈。”陈二柱笑道。

“我又不瞎,这颜色还能分不清啊。”张勇瞥了他一眼应道。

这年头几乎没有前来雪域高原布达拉宫参观的游客,除了王向东他们一行人,看到的都是赶来朝拜的信徒,他们不畏艰辛磕着长头的虔诚说明了布达拉宫在他们心中的神圣地位。

布达拉宫是一座巨大的展现雪域民族绘画艺术的博物馆,壁画是这个博物馆中最珍贵的部分,现存最早的“曲杰查布”佛殿里,1300多年前的壁画至今仍色泽艳丽。

两幅超大型的壁画尤其引人注目,一副是展现了前朝顺治皇帝接见五世达赖喇嘛的恢宏场面,另一副则为文成公主进藏时的情景记录,太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