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 一场闹剧(第2页)
这次,巴特得到了诸多支持。
“巨人不亏欠伊莱,他们有权利作出利于自己的决定并且不需要顾忌对方的感受。”
“我从来没有把他当作名人堂球员看待。”
尽管也有人反驳,2013赛季以来,纽约巨人的进攻锋线表现是联盟垫底,小曼宁这样的传统口袋四分卫已经竭尽全力挽救球队却也是孤掌难鸣;但这些吐槽声音拒绝认同,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
然而,这些幸灾乐祸的声音终究是少数,舆论主流完完全全站在小曼宁这一边。
原因?
复杂,也不复杂。
一是人物。
小曼宁被摁在替补席上,那么代替者是谁?
基诺-史密斯,职业生涯一共二十八记达阵伴随三十六记抄截,并且还有十七次掉球,早就被证明他是联盟最糟糕的四分卫之一。
而且,他和纽约巨人的合同赛季末到期,他不会是纽约巨人的未来。
那么,未来在哪里?
今年选秀大会上第三轮被纽约巨人选中的戴维斯-韦伯(davis-webb),拥有臂力但缺乏传球精准度和
防守阅读能力,显然还有很多成长空间。
重点在于,取代小曼宁的四分卫也不是新秀韦伯。
“联盟之内”里,劳森给出专业意见:如果纽约巨人有心栽培韦伯,正确的交替时间应该是常规赛第七周。
当时纽约巨人一胜六负,季后赛希望只有0.5%,如果那时候就确定小曼宁不是球队的未来,那么就应该准备让韦伯登场,而不是拖拖拉拉到现在的局面,这样的举动更像是小孩子赌气。
这,也涉及到第二点。
二是时机。
撇开劳森的意见是否正确不说,看看纽约巨人选择的时间点:
常规赛只剩下五场,战绩两胜九负,季后赛希望已经彻底掐灭,接下来就是消化赛程,看看最后的选秀签位了,此时此刻撤下小曼宁使用基诺-史密斯,完全就是彻底摆烂。
摆烂就算了,而且纽约巨人没有给小曼宁告别的机会,也没有给球迷最后一次主场见证小曼宁登场的机会,这相当于把小曼宁告别舞台的灯光全部关掉,连谢幕的机会都不给这位十四载元老留下。
从情感层面来说,这确实是对小曼宁的不尊重乃至于耻辱。
也许小曼宁是否能够进入名人堂依旧是一个争议,但为球队连续出战210场、十四年不曾缺席任何一场常规赛,小曼宁值得一个告别纽约的舞台。
也不难怪所有人全部一面倒地站在小曼宁一侧了。
更好笑的是,赛季结束,纽约巨人把主教练麦卡杜也炒掉了,里子面子全部丢掉之后只剩下一地鸡毛。
正是因为如此,约翰-玛拉在麦迪逊广场花园和李维见面的时候,唐纳德认为这是一次策略性会面,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纽约巨人需要花费大力气才能挽回这次公关惨案,大老板才直接出马。
而现在看来,大老板谋求的不止如此。
公关,是一方面。
策略,则是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