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青衣 作品

第10章 故不敢奉屈贵趾(第2页)

然而,对布某推过来的铜钱,老头却坚决不肯接受。“你答应帮我家里捎个信,我都万分感谢了,哪里要您的钱呢?”

就在两人相互推让的时候,外面又响起了脚步声。随着一声咳嗽,一个穿的破破烂烂的少年走了进来,脸色也很憔悴。

进来以后,少年冲着布某作了个揖,然后侧身退在老头身后,垂手站着,低着头一声也不吭。

看着眼前这少年,布某有些好奇的问道,“老丈,这是你家……”

“这倒不是。”老头摇了摇头,接着道,“他也是我们老乡。现在,我们俩一块儿做邻居。”

“这孩子话不多。想来是听到我托你给家里捎个信,然后过来,许是也有事相求吧。”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既然都是老乡,又是您老的邻居。有什么话就直说吧,要是俺能办得到帮得上,绝对不会推辞。”

听到布某这么说,少年抬起了头,从老头身边慢慢地走了出来,然后恭恭敬敬地冲着布某作了个揖。

“我也是走失到此地的。要是你回山东的时候,也能帮我找找家里人吗?”

“这些年来,幸好有爷爷作伴,要是爷爷走了……”说到这里,少年的声音也有些哽咽,泪水更是在眼眶里打转,却强忍着不让它们掉下来。“我连个依靠也没了。”

布某看着少年那伤心的模样,布某也是于心不忍,连忙点头。“好的好的,孩子,我会帮你留意的。”

看着布某点头答应,少年又接着道,“我住的地方也不远,只是惭愧拿不出东西招待,所以也不敢劳驾您到家里看看。还请你和爷爷聊聊,我就先回去了。”

说完之后,少年向布某和老头分别作了一个揖,然后转身冒着雨走了。

看着少年离去的背影,老头轻轻摇了摇头。“老乡,您别介意,这孩子就是这个样子,心肠倒还不坏。”

布某笑道:“老丈说笑了。都是老乡,俺怎么会去和个小孩子计较呢?”

“对了,老乡,你和这孩子都托我回老家的时候给家里捎个信,你还没告诉我地方呢。”

听到布某问起地方。老头顿时欢喜起来。

“哎呀,你看我这记性!我和这孩子都是从山那边的村子来的,具体的地址是……”老头详细地描述了他们村子的位置和一些标志性的建筑,生怕布某找不到地方。

说完之后,老头还不放心,又央求布某把这件事牢牢记住,千万不要忘记。

见老头如此认真,布某不禁笑了起来,连忙拍着胸脯保证道:“放心吧,老乡!这事我肯定不会忘的。等我真的回老家了,一定第一时间帮你把信送到。”

然而,就在布某拍起胸口的那一刻,老头却突然不再说话了。他像是完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一样,转过身去,慢慢地靠着墙壁躺了下来。

不一会儿,一阵轻微的鼾声从老头那里传来。布某有些惊讶地看着老头,心想这老头怎么说睡就睡了呢?

听着老头的呼噜声,布某苦笑了一下。不都说老年人瞌睡少吗?眼见自己答应帮他们捎信了,这一转背就自己睡了,也没见招呼一声。

哎,没招呼就没招呼吧。想着先前老头和少年思念家乡的样子,布某也不禁唏嘘起来。索性就靠着担子坐着,等着天明。

雨落了整整一夜,好不容易揠到天色发亮,雨也停了。布某站起身,活动活动了一下手脚,朝着老头叫了几声,准备向老头辞行,早点赶路。

但不管布某怎么喊,那老头却始终没有回应。带着几分疑惑,布某走到老头身边,蹲下身子拍了拍老头的肩膀,轻声喊道。“老丈老丈……”

然而,令布某惊恐的是,随着他的手的拍动,只听见一阵咔咔声,老头的身子顺势就瘫在了地上,哗啦一下变成了一堆白骨。

布某一下子就跳了起来,噔噔几步就退到了门外,大口大口喘着粗气,连担子也顾不得了。

等到稍微平复下来,天色也已经大亮了。再定睛看去,昨夜里,老头面壁而睡的地方,赫然摆着一口破损不堪的棺材。

随着风吹动的茅草声响,布某心里顿时一阵发慌。努力回忆着昨晚的经历,他明明记得自己是走上了官道,怎么现在自己却站在小路的山坡上?

再四下打量了一番,就在这茅草屋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处简单的坟墓。

莫不成,昨天晚上见到的老头和少年,是……布某定了定神,不敢再往下想,连忙冲着地上吐了几口口水。

尽管内心有些害怕,但布某还是想起了老头和少年托付给他的事情。他深吸一口气,壮着胆子再次进了屋,小心地把那堆白骨拾进了棺材里。

一边收拾,嘴里还一边嘟囔着,等一切弄好之后,这才又扛起担子出了门。

在经过那座简单的坟墓的时候,布某犹豫了一下,停了下来,依旧嘟囔了几声。

这趟买卖结束后,布某就专程回了一趟山东。与家人团聚后,便马不停蹄地按照自己夜里记下的名字和地址,四处打听,还真找到了老头和少年的家人。

当他将老头和少年的事说出来之后两家人都悲痛欲绝,泣不成声。至于两家人拿出的酬谢,布某都婉言谢绝了。

过后不久之后,两家去接老头和少年的尸骨。布某也毫不犹豫地一同前往,陪着两家人把老头和少年的尸骨送回了故乡。

这桩事做完之后,布某的生活似乎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他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不仅在完县和满城开了铺子,甚至在济南也有了自己的店面。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挑着担子四处走村串户叫卖了。

等到这事儿再慢慢传出去之后,听说了这事的人都是咂舌。

“难怪布某又能重新起家呢!”“都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他连鬼拜托的事都做得如此地道,这样的人不起家,还有谁能起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