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青衣 作品

第8章 宗演慈悲渡猴妖(第2页)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这些人只是得了疟疾,因为他们的症状都是喊冷喊热。冷的时候恨不得把家里所有能盖在身上的全部都套上,喊热的时候,大冬天都只差跳进河里去洗个冷水澡,身上一根纱都挂不住。

等人们把治疗疟疾的药物找来,给病人服用以后,怪异的事情就在这些病人身上发生了。说是治好了吧,他们在服药之后茶饭不思,哪怕是以前最渴望的食物,放在他们面前也无动于衷。相反,若是看见些坚果一类的果品,眼睛却会异常泛绿。

说是没治好吧,但除了椅子上坐不住,床上躺不住,和正常人没有太多的差别。不过,患病的人在经过椅子上坐不住床上躺不住这个阶段之后,一天到晚都会在屋里上蹿下跳,看到高处就想往上爬,动不动就又从高处往下面跳,挤眉弄眼,刮腮扣肩,和猴子的举止没有分别,就像是被猴子附身了一般。不论老幼男女,得了这种怪病的,都是如此。

而且,在从屋檐顶上一类的高处往下跳时,有的会命丧当场,有的即便当场没有呜呼哀哉,但要么是以伤至残,要么是过不了几天也会因伤势发作而死去。

初不初的时候,只有些大家都恨的人得了这种怪病,大家都认为是山神显灵惩治恶人,那些人得了报应。于是,到山神庙里祭祀许愿的人就更多了。

但时间稍微长了一点之后,很多小孩子也患上了这种怪病。而且,小孩子一旦得了这种怪病之后,死伤率可比成人大多了。

这下,山民也急了。如果真是山神有灵的话,附身恶人让恶人致死还好说,可是小孩子,又有什么过错呢,神灵也不能不分好歹乱杀无辜吧。

不过,心里是这么想,但嘴上却不敢这么说,大家都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于是,山神庙周围十多里的人家,都一个个的担着血食来到山神庙,恭敬地祈求猴王不要伤及无辜。

不知道是不是山民在山神庙供奉之后又去能仁寺拜了佛祖,还是山民供奉山神的心不够虔诚,血食一担担挑进山神庙,可是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山民前脚祭祀后脚出事。

眼见祭祀供奉无用,山民觉得山神庙里可能出现了邪神,也请过巫师到山神庙做法驱邪,想除掉山神庙邪神。

但不管巫师也好,术士也罢,甚至做法驱邪的时候,能仁寺里的和尚们也撞钟击鼓,帮着助威,却依然没有什么效果。

久居的山民开始纷纷选择搬家,想躲开这种怪病的出现,但即便是搬到三十里开外,同样没有什么效果。

后来,宗演长老云游到能仁寺。某次,看到寺里的和尚们撞钟击鼓和山神殿外做法事的巫师相互助威,便问是怎么回事。

在得知是山神庙的护林山神作祟并详细了解了事情经过之后。宗演长老很是感叹,让住持散了撞钟击鼓的僧人,驱赶散了山神庙前的巫师和山民。

之后,宗演长老独自进了山神殿,看着大殿里立着的各路神像。宗演长老走到了猴王前,对着猴王神像叹息道。你何必如此呢?杀害你的人已经得到了业报,但你肆意报复伤及无辜,却又平添了你的罪孽。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好不容易有了灵气,何时才能解脱呢。

说完之后,宗演长老面对猴王神像盘腿坐下,诵起了大悲咒,超度猴王。

回到禅房,入夜以后,宗演长老看见一个妇人来到了自己面前。

这个妇人,除了脚还是猴子的样子,其余地方与人无异。但是她左边腋下,滴淌着血污。在她的身后,还跟着一个双手被铁链锁在身上的小猴子。

妇人在宗演长老的面前跪下,双手合掌行了一个长长的揖礼。

“弟子就是那猴王,含冤多年,今天赖师尊法力,得以超脱,特来感谢。”

“我后面的小猴儿,也请师尊再发慈悲,救他一救。”

听了妇人的话,宗演长老又诵了一遍大悲咒。刚念诵完,小猴子身上的锁链便寸寸断裂不见了。

妇人和小猴对欢喜不甚,看着妇人和小猴欣喜的样子。宗演长老又给妇人送了一句偈语:“猴王久受幽沉苦,法力冥资得上天。须信自心元是佛,灵光洞耀没中边。”

妇人听后,似有所悟。拉着小猴又向宗演长老跪谢,然后消失在宗演长老的面前。

第二天,宗演长老让寺里的僧人领着他又进了山神殿,让僧人敲碎猴王神像。

僧人战兢兢不敢言语。宗演长老拿个僧人手里的物事,轻轻向神像敲去。

只听得哗啦一声,猴王神像的泥块纷纷掉落,露出了里面的猴子尸体。猴子的左腋下面血污犹在,恍如昨夜宗演长老看到了那个妇人。再一细看,原来是当初猎户捕捉这只猴子时,用箭射中了这只猴子的左腋下,才得以捕捉。

至于头天晚上妇人带来的小猴子,在猴王神像的旁边也有一尊塑像。

宗演长老继续挥动手中的棒槌,泥块应声而落。泥塑里的小猴子和头天晚上宗演长老看到的一模一样,双手被铁链锁在身上。

不待宗演长老再说什么,寺里的僧人们把山神殿里其他乌鸢枭鸱之类的神像全部敲碎之后,都露出了泥塑里的真身。

宗演长老让僧人把这些神像的内胎收集到山神殿门口,一边诵着大悲咒一边用火焚烧。等这些动物的尸首被火烧成灰烬之后,连同塑像的泥块一起扔到了寺外的溪水里。

原来,山神庙里的猴王神像和其他动物类的神像,都是猎户捕捉到以后交给当地塑像的人,以活物作为塑像的胚胎,活生生地闷死在泥土里的。

在宗演长老用大悲咒超度猴王及诸位动物神像以后,永福、福泉、南剑、兴化四县交界之地,再也没有听说什么妖物出来作祟了。

当然,这个故事,或许是从释家传出来的,因为释家向来都认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不过,“君子之心,常存敬畏”,宗演长老的做法,更像是对自然的敬畏。

“常怀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这才是我们需要从这个故事中真正领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