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米果 作品

第479章 知行合一(第2页)

米: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这是个很好的法子,关键在于“知”的是什么。在隐文明当中,天机不明,那些圣贤们只能凭着灵魂深处的天道感,从天良的角度出发去悟知,尽管有时候悟的很唯心,讲的很玄奥,但也能凭着良好的天道感,走在正确的修行之路上。

由此可见,“知”是为了看准前进的方向,“行”是脚踏实地向前走。有知无行,原地不动。有行无知,南辕北辙。因此我们要知的正、走的实,完成知行合一。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行比知更重要,功德都是“行”出来的,而不是“知”出来的,参悟不能悟成天人,打坐不能坐成天人,磕头不能磕成天人、烧香不能烧成天人……同理,辩论也不能辩成天人。哪怕你知识如海,所知全对,若没有实际行动也拿不到功德,正如一个学习优等生,不下考场哪有成绩?

反之,只要行的端,走的正,即使是个文盲,最终也能成就天人!常言道“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常是读书人”,知识再多却负心违道,一生功德还不如人家仗义屠狗之辈呢。

易:老师,我懂了,接下来就是如何用天人学完成知行合一。

米:没那么复杂,我们这本书已经帮大家完成一半了!读书到这里,如果在“知”上还没有收获的话,那就……用你们的话说,洗洗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