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观礼名流
他转身拍拍冯异的肩膀:&34;再说了,他要真敢来硬的,咱们就给他表演个&39;汉式摔跤&39;,保准让他见识见识什么叫&39;大汉雄风&39;!&34; 众人闻言,哄堂大笑。紧张的气氛一扫而空。
当晚,刘秀独自站在新建的观星台上,望着满天繁星。他想起了二姐,想起了那些逝去的亲人。
&34;二姐,你看到了吗?&34;他轻声说,&34;我在一点点把大汉找回来。不仅是为我们刘家,也是为了所有记得汉家荣耀的人。&34;
一阵微风拂过,仿佛是对他的回应。刘秀笑了,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但至少,第一步已经稳稳地迈出去了。
刘秀和杜诗迁都筹备就绪的奏章已经上报宛城有些时日了,五日前刘秀和三辅地区就都收到了朝廷通知,五日后大汉迁都洛阳。
迁都前三日的洛阳城热闹得像一锅煮沸的饺子汤,各地官员、名士、世家大族的代表们蜂拥而至,把城内所有客栈挤得满满当当。连城南那家常年闹鬼的&34;不归客栈&34;都挂出了&34;客满&34;的牌子——据说有位胆大的儒生宁愿与鬼同住,也不愿露宿街头。
&34;主公,咱们的&39;洛阳欢迎您&39;横幅是不是挂得太高了?&34;冯异擦着汗跑来报告,&34;李通大人说远远看去像是&39;洛阳不欢迎您&39;&34;
刘秀正忙着核对典礼流程,头也不抬:&34;那就让杜诗爬梯子去调整一下,他个子高。&34;
“杜大人说他恐高&34;
&34;那就让横幅继续&39;不欢迎&39;吧。&34;刘秀终于抬起头,揉了揉发酸的脖子,&34;反正等他们走近了就能看明白。&34;
正说着,一名亲兵急匆匆跑来:&34;报——!李通大人求见!&34;
刘秀手中的竹简&34;啪&34;地掉在地上。李通不仅是南阳豪族的代表人物,更是他起义时的铁杆盟友。当年宛城贩谷的时候,还是李通主动联系他要反莽复汉的,可惜走漏风声导致李氏全族除了他和李轶几乎被灭,连他远在长安的父亲也未能幸免。
&34;快请!不,我亲自去接!&34;刘秀三步并作两步往外冲,差点被自己的衣摆绊个跟头。
城门外,李通正仰头研究那个有争议的横幅,见刘秀跑来,大笑着张开双臂:&34;文叔!你这欢迎标语可真有创意!&34;
刘秀尴尬地摸了摸鼻子:&34;季文兄见笑了,实在是人手不足&34;
&34;理解理解。&34;李通拍拍他的肩,&34;迁都这么大的事,你能把洛阳收拾成这样已经不容易了。我一路走来,看到街道整洁,市井有序,比我想象中强多了。&34;
当晚,刘秀在临时府邸设宴款待李通。为了活跃气氛,他还特意准备了一个小游戏——汉制版&34;真心话大冒险&34;。
&34;这是何物?&34;李通好奇地看着案几上的青铜酒樽和一堆写着问题的小竹简。
&34;这叫&39;酒樽传情&39;。&34;刘秀眨眨眼,&34;转动酒樽,樽口指向谁,谁就抽题回答。答不上来就罚酒三杯!&34;
游戏开始后,气氛很快热络起来。当酒樽第三次指向李通时,他抽到了一个问题:&34;如何看待新政权?&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