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镀金咸鱼
推开祠堂斑驳的木门,只见老头子正对着祖宗牌位发呆,手里摩挲着一块系着红绳的碎玉佩。 &34;当年&34;老爷子嗓子发紧,&34;要不是王莽老贼的心腹看上清莲&34;
老夫人默默递过帕子:&34;孩子回来是好事。&34;
&34;好事?&34;韩老爷子猛地转身,老泪纵横,&34;她现在是什么身份?皇帝的宠姬!当年我逼她嫁去河间,现在&34;
窗外传来小厮们搭彩棚的吆喝声,喜庆的红色绸缎在阳光下格外刺眼。老夫人轻轻按住丈夫发抖的手:&34;清莲那孩子从小性子烈。但清漪大婚,她能回来,说明心里还念着这个家。&34;
正说着,韩福慌慌张张跑来:&34;老爷!街坊们听说咱家双喜临门,都来道贺了!&34;掰着手指头数,&34;绸缎庄周掌柜送了十匹红绸,酒坊抬来了二十坛&39;醉仙酿&39;,连城隍庙的和尚都来问要不要做法事&34;
韩老爷子抹了把脸,挺直腰板往外走:&34;开中门!迎客!&34;
此时的鲁阳城已经炸开了锅。卖红绸的周掌柜边量布边喊:&34;韩家大小姐出嫁,红绸一律八折!&34;对面酒坊伙计翻个白眼:&34;我们&39;醉仙酿&39;买十赠一!&34;更绝的是街角王婆,挎着篮子满街吆喝:&34;正宗鲁阳咸鱼!邓太守同款!&34;
韩府门口,一群孩童拍手唱着新编的歌谣:&34;韩家有女初长成,嫁个将军爱吃鱼~&34;卖糖人的老李头趁机推出新品——骑着咸鱼的将军小人,转眼被抢购一空。
后院厨房里,二十个厨娘正围着大缸腌鱼。领头的张婶边撒香料边嘀咕:&34;乖乖,西域胡椒当盐使,这哪是咸鱼,这是金鱼啊!&34;
账房先生扒着门框哀嚎:&34;这一缸够买三亩地了!&34;
&34;你懂什么!&34;韩老爷子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瞪着眼道,&34;这是脸面!&34;转头又对绣娘吩咐,&34;婚服上要绣绣那个鱼跃龙门!&34;
老夫人悄悄拉他袖子:&34;会不会太过了?&34;
&34;过什么过!&34;老爷子梗着脖子,&34;我得让全鲁阳知道,我韩家姑爷就算是咸鱼,那也是镀了金的咸鱼!&34;
众人都笑起来。谁也没注意,祠堂的供桌上,那块碎玉佩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旁边不知何时多了块崭新的红绸。
当天夜里,韩老爷子独自在书房待到三更。烛光下,他颤着手在礼单上又添一行:&34;鎏金双鱼佩一对&34;。写完后盯着看了许久,突然将纸揉成一团,重新写道:&34;鎏金双鱼佩两对&34;。
窗外,一轮将圆的月亮悬在韩府新挂的彩绸上,照得满院红彤彤的喜气。更夫敲着梆子走过,嘴里哼着新学的调子:
&34;十月十五好日子,韩家双喜临门喽~&34;
邓晨的帅帐里,地图铺了满案。他正用咸鱼干在常山位置做标记,突然听见帐外由远及近的脚步声——每一步都跺得像是要在地上凿个坑。
&34;邓!晨!&34;
帐帘被&34;唰&34;地掀开,韩清漪叉腰站在门口,身后跟着一溜手捧锦盒的绣娘。她今天换了身胭脂红的骑装,发间金钗乱颤,活像只炸毛的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