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542章 赵构求和,魏吴东关之战,秦桧劝降大宋楚州(第2页)

  若不是大儿子曹昂战死在了宛城,无论曹丕还是曹植都一点机会没有。

  都看了这么多部金幕视频,怎么就没有一点进步呢?

  曹操心情烦躁,干脆将曹丕和曹植两个儿子赶走,只留下贾诩一个。

  “文和啊,之前让你在吴国准备的那件事情,现在如何了?”

  贾诩抚须一笑,显得胸有成竹:

  “陛下是打算现在就发动吗?”

  曹操嗯了一声,双目中闪过一丝精芒:

  “就现在,不然朕的倭地据点保不住了。”

  贾诩点头道:

  “那就请陛下传旨吧。”

  东吴都城,建康。

  陆逊又一次来到了吕蒙府。

  这段时间陆逊经常来吕蒙府拜访,就连吕蒙府的下人们都习以为常了。

  两人依旧还是坐在吕蒙府后花园的凉亭中。

  看似无所遁形,实则能将周围一百步内的所有景象尽收眼底,无需像在房间中那样担心有隔墙之耳。

  陆逊表情淡然,对着吕蒙开口道:

  “是时候下定决心了。”

  吕蒙还是有些迟疑,过了好一会才道:

  “这一次若是迈出去了,那咱们就没有退路了。”

  陆逊哈哈一笑,道:

  “退路?我们早就已经没有退路了。”

  “难道你真的甘心吕家从此成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随便一名小吏都能在你我面前呼来喝去吗?”

  吕蒙身体一震。

  陆逊哼了一声,继续开口道:

  “陛下和他的父兄,当年都是靠着我们的支持才能在江东站稳脚跟,建立大吴。”

  “现在形势刚刚有一些起色,他就迫不及待地将我们一脚踢开,你觉得将来他会善待我们?”

  “不要天真了,吕兄。不是我们想要和陛下作对,是陛下一开始就没打算放过我们。”

  吕蒙默然良久,叹了一口气道:

  “其实我一直都觉得陛下是一个只要能守住一亩三分地就已经很知足的人了。”

  “他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

  陆逊不以为然地开口道:

  “咱们这位陛下只是害怕强者,所以他不敢和曹操作对,但却觊觎刘备的荆州。”

  “现在刘备变得比曹操更强了,大吴成了最弱的那一个,你觉得陛下会怎么想?”

  “他这么积极主动地在海外开拓,你以为他是为了一统中原?不,他还是为了增强实力保住江东,另外在海上也留一条退路罢了。”

  “什么江东孙仲谋?哼,江东鼠辈罢了。”

  吕蒙无奈道:

  “陆兄,慎言啊,那可是咱们的陛下。”

  陆逊哼了一声,瞪了一眼吕蒙。

  “吕兄,你也不是什么婆婆妈妈的人,今天怎么就如此不爽快?”

  “到底能不能行,你就给一个痛快话吧。”

  吕蒙吐出一口气,点头道:

  “好,那你去办这件事情。”

  “但你一定要隐秘一些,绝对不能让陛下知道是我们做的。”

  陆逊呵呵一笑,双目中精光闪烁。

  “那是自然,最起码也要等魏军攻克了建康,我们彻底安全了之后,这件事情的真相才会大白于天下。”

  说完,陆逊站了起来,转身离开。

  吕蒙注视着陆逊,良久没有开口说话。

  又过一会,一名年轻人出现在凉亭之中,朝着吕蒙行礼。

  “见过世叔。”

  吕蒙看着这名白衣胜雪的年轻人,表情有些奇怪。

  “其实我真的没想到,你父亲竟然会背叛大吴。”

  年轻人满不在意地开口道:

  “您错了,我父亲并没有背叛大吴,这是原则问题,您很清楚才对。”

  “侄儿也只是受人之托,来给世叔传话罢了,此事我父一无所知。”

  吕蒙呵呵一笑。

  “好一个一无所知,那诸葛孔明想要我做什么?”

  年轻人来了精神,眼睛都变得明亮不少。

  “他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希望世叔您能继续成为大吴国的头号大帅!”

  吕蒙不由哑然。

  东关。

  魏军营帐扎根大地,旌旗招展。

  吴军则死守关隘,严阵以待。

  魏军主将张辽坐在营帐之中,语气颇为不满。

  “我们明明早就有机会攻破此地,从濡须水一路南下直扑建康。”

  “陛下为什么一定要我在这里等待?”

  “时间越久,吴国对东关的防御力量就越强。”

  “这会害死我更多的部下!”

  能让张辽用这种语气说话的,自然不是一般人。

  贾诩伸手捶了捶后腰,叹了一口气。

  “文远啊,你不要这么苛责一个千里迢迢从京师南下给你送功劳的老人家嘛。”

  张辽表情古怪。

  名满天下的毒士贾诩,就不要装成一个人畜无害的老人家了吧?

  作为一个性情耿直的将军,张辽其实并不喜欢谋士,尤其是贾诩这样的谋士。

  他觉得对方就是一条隐藏在黑暗中的毒蛇,一旦被对方盯上,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丞相大人,我知道陛下和你一定有什么计划,你就有话直说了吧。”

  贾诩呵呵一笑,道:

  “文远将军果然还是和之前一样的快人快语啊。”

  “好吧,这也是老夫前来此地的原因。”

  张辽点了点头。

  能让大魏丞相隐藏行踪悄然抵达战场前线的,当然不可能是什么小事!

  贾诩笑呵呵地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封信,放在张辽面前。

  “文远将军看一看这个,一切就都有答案了。”

  张辽疑惑地拿起了这封信,看着看着,脸上的表情变得无比凝重。

  “这……当真?”

  贾诩脸上的笑意越发浓厚了。

  “老夫既然已经特地跑了一趟,此事自然是假不了。”

  张辽长出一口气,道:

  “好,那我们就静观其变吧。”

  夜幕降临。

  东关内部,星星点点的灯火亮着。

  吴军显然也防备着魏军的夜袭。

  轰隆,轰隆!

  巨大的爆炸声突然从东关吴军营地内部响起。

  这爆炸的动静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数里地之外的魏军营地都能感觉到大地的震动。

  火光升腾而起,随后化作滚滚的烟雾,逐渐消散在夜色之中。

  就像一朵极其巨大的烟花,完成了它的使命。

  但依稀可以看到,就在爆炸火光的附近,已经有火势开始蔓延出来。

  顶盔戴甲的张辽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身旁的贾诩。

  贾诩笑容满面地看着这一幕,然后对着张辽开口道:

  “文远将军,东关之内共有十万吴军驻守。”

  “这一次,陛下的意思是,尽量将其全歼!”

  张辽嗯了一声,对着身后一脸兴奋的部下们开口道:

  “出击!”

  夜色中,魏军营地的大门打开。

  火把连接成长龙,飞速朝着东关杀了过去。

  张辽看着数不清的长龙迅速接近东关,突然有些感慨。

  “金幕给咱们这个世界带来的变化,实在是太多了。”

  刚刚发生的大爆炸,是吴军在东关营地中的弹药库。

  若是没有金幕,也根本就不会有弹药库这种东西。

  贾诩慢悠悠地开口道:

  “谁说不是呢?”

  “以前像文远将军这样的猛将,即便是一百名训练有素的士兵也很难将你留下。”

  “但现在嘛,一名火枪手足矣。”

  张辽皱眉道:

  “丞相这是什么意思?”

  威胁?

  贾诩同样也在看着张辽,笑容满面。

  “听说文远将军和蜀国的关羽乃是好友?”

  张辽怒道: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丞相在怀疑我会当蜀国的内奸?”

  贾诩笑出了声:

  “老夫相信还是不相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会不会相信!”

  说完,贾诩施施然地离开了。

  张辽看着贾诩的背影消失在视线中,表情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以贾诩的心智和地位,他说的任何话语都必须要重视。

  这究竟代表着什么?

  张辽陷入思考之中,直到被身边爆发的欢呼声打断思绪。

  他下意识地抬头,发现远处吴军镇守的东关内已经是火光冲天。

  无数魏军举着火把,化身一条巨大的火龙,已经涌入了东关之中。

  这座阻拦了魏军主力有一段时间的吴国关隘,终究还是被攻克了!

  张辽长出一口气,心情放松了不少。

  直到翌日。

  “你说什么,斩首和俘虏一万余人?”

  张辽的眉头一点点地皱了起来。

  对面的吴军可是足足有十万之众。

  在这样的突袭下,怎么可能才只有这点斩获?

  最少最少,斩首和俘虏的人数加起来也应该在五万以上!

  “吴军主力呢?”

  听着张辽的追问,部下忙道:

  “吴军主力应该已经撤往芜湖了。”

  张辽猛然站了起来,大声道:

  “那还等什么?不要给吴国人喘息的机会,全军南下继续追击!”

  紧锣密鼓地安排完追击之后,张辽突然想到什么,又开口询问身边的亲卫队长:

  “贾丞相呢?”

  亲卫队长忙道:

  “大约一个时辰前,丞相的车驾已经离开大营,说是回返京师去了。”

  东吴皇宫。

  孙权突然召集了文武百官,在宫殿之中紧急议事。

  吕蒙走进这座十分熟悉,却又许久没有来过的大殿,心中有些感慨,但更多的是紧张和担心。

  他很清楚,陆逊的行动应该已经开始了。

  吕蒙环首四顾,很快就看到了陆逊。

  陆逊此刻脸上的表情茫然中带着疑惑,还有些担忧和期待,像极了一个被闲置许久却突然被召见的重臣。

  吕蒙找了一个位置,安静地坐了下来。

  很快,等众人就座之后,孙权带着强烈愤怒和担忧开口了。

  “诸位卿家,刚刚得到的消息,东关失守了!”

  “什么?”话音落下,在场的东吴群臣就是一阵骚动。

  吴军主力在东关防守魏军,这是众所周知的。

  东关失守,意味着吴军主力在决战中失败了!

  这可是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啊。

  吕蒙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陆逊,发现陆逊虽然尽力伪装,但眼底还是有一丝喜悦闪过。

  嗯,也只有陆家这种在江东势大根深的家族,才能无声无息地做到引爆必然会被重重看管的弹药库。

  吕蒙安静地旁听了片刻,突然站了起来。

  “陛下,臣知道东关之败的隐情。”

  孙权愣了一下,看向吕蒙。

  “隐情?”

  吕蒙和孙权目光相对,心平气和地开口道:

  “东关弹药库突然爆炸,并非是将士们看护不力,而是有人故意埋伏了内应将其引爆。”

  孙权顿时大怒,双目中闪过一丝杀机。

  “谁?”

  吕蒙伸手一指陆逊。

  “便是陆伯言。”

  ……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就在杜充带着岳飞等部下兴高采烈地南下时,在更加北边的淮河一线,战争已经打响了。】

  镜头中,出现了一座城池。

  楚州(淮安)。

  一支金军包围了此地,为首的金军将领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极为儒雅的完颜挞懒。

  完颜挞懒注视着面前的楚州城,悠悠地开口。

  “秦桧。”

  一旁的秦桧赶忙上前。

  “奴才在。”

  完颜挞懒咳嗽一声,道:

  “这一次陛下让我领兵,唉,你也知道我的性格和宗翰那些粗人不一样,动不动打打杀杀也没什么意思。”

  秦桧忙道:

  “主子所言极是,主子向来宅心仁厚,奴才的经历就是明证。”

  “不知主子想要奴才怎么效劳呢?”

  完颜挞懒赞许地看了一眼秦桧,道:

  “你之前不是什么大宋的御史中丞吗?好像也是个和宰相差不多的高官了。”

  “这样吧,你写一封信给城里的知府,让他们献城投降,主子我自然会饶他们一条狗命。”

  “嗯,只需要拿走他们所有的财物、粮食以及一千名女子就行。”

  秦桧忙道:

  “主子实在是太仁慈了,奴才马上就起草劝降书,想来城里的那些宋人早就已经被主子的英姿所折服,见到劝降书之后必然大开城门,箪食壶浆以迎大金王师了。”

  很快的,一封由秦桧亲笔起草的劝降书就送到了城里楚州知府赵立的手中。

  赵立大宋皇族旁支,由于不在当今皇帝五服之内,所以是通过太学入仕的方式,一步步做到现在的位置。

  他今年四十二岁,脸庞方正,颌下留着一抹漂亮的胡须,为人严肃而不苟言笑,但处事极为分明,一直以来都得到城中百姓的敬服。

  赵立看着这份劝降书,不由发出一声冷笑。

  “这个秦桧,之前亏他还是大宋高官,如今竟然做了金人走狗,真是个猪狗不如的东西!”

  赵立沉吟片刻,拿起手中毛笔,刷刷刷地写了一个字。

  “好了,把这劝降书射回去给金狗!”

  一转眼,劝降书回到了完颜挞懒的手中。

  完颜挞懒缓缓展开劝降书。

  只见上面只多了一个刚劲有力的大字。

  “滚!”

  完颜挞懒明显皱了一下眉头,但又很快舒展开来。

  “唉,这个世界上,总有这么多螳臂当车之人。”

  “搞得我好好在中都享受都不行,偏偏要跑来这南方湿热之地,真是的……”

  完颜挞懒抱怨了几句之后,漫不经心地对着麾下的金军将官们开口道:

  “攻城吧,城破之后,男子按车轮高度屠城,女子尔等自行选择为奴。”

  金军将官们闻言,顿时一个个目露精光,大声答应下来。

  这些年金国接连发动了五次侵宋战争,但依旧能保持旺盛的斗志和战斗力,并没有出现士气衰退的现象。

  这并不是因为金国人属于超级好战的怪胎民族,仅仅因为一个简单的词——利益。

  每一次南下,金国人基本上都能抢夺到大批的财物、粮食以及人口(奴仆)。

  由于大宋过于丰饶,所以任何一支金军只需要攻破一两座城池就足够赚的盆满钵满,攻破越多座城池就获得越多。

  许多金军普通士兵仅仅是参与了一两次侵宋战争,回去之后就成为了家乡之中的富人。

  在这样的财富刺激下,金人又怎么可能不踊跃出战呢?

  鼓声擂响,无数金军举着盾牌,护卫着各种攻城器械,朝着楚州城而去。

  完颜挞懒漫不经心地坐在一张摆好的太师椅上,双脚翘起搭在桌面。

  秦桧非常殷勤地站在一旁,给完颜挞懒揉肩捶腿。

  完颜挞懒懒洋洋地开口道:

  “秦桧啊,你说这楚州城多久能攻下来啊?”

  秦桧忙道:

  “既然是主子亲自出马,那最多也就一天,不,半天时间,足够了!”

  完颜挞懒哈哈大笑,一脸自得。

  “那还用说?你别看主子我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若是论到打仗,宗翰和宗辅他们也未必比我强,更别说是兀术那个臭小子了!”

  秦桧赶忙各种马屁送上。

  然而,很快的,完颜挞懒就笑不出来了。

  金军的强悍战斗力确实无需多言。

  仅仅用了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第一批金军的先锋就已经登上了楚州城的城墙。

  按照常理,只要金军登城,最多一刻钟时间城墙就会失守,半个时辰以内城门就会被打开。

  城门一开,接下来的事情自不必说。

  然而,正当完颜挞懒大笑着,准备迎接己方胜利的时候,眼前发生的事情却让他笑不出来了。

  城头上,刚刚登上去的金军一个接一个掉了下来。

  不,是被人丢了下来。

  这些金国的先登之士,是在被人杀死之后,像丢弃野狗的尸体一样丢了下来!

  “怎么可能?”

  完颜挞懒猛然直起身体,一脸的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