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509章 弘历被教育,赵匡胤心机,后金连战连捷让朱元璋受不了!(第2页)

  赵普也颇为无奈,道:

  “各位,我也不是陛下肚子里的蛔虫,我怎么可能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呢?等等!”

  赵普脸上突然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对啊,我刚刚怎么没有想到呢?”

  众人闻言顿时来了希望,七嘴八舌地追问。

  “赵大人,你有什么办法?”

  “快说来听听。”

  赵普呵呵一笑,正色道:

  “咱们确实是不了解陛下的想法,但是太子殿下了解啊。”

  众人瞬间也恍然大悟。

  “啊对对对,还有太子殿下呢。”

  “看来,这件事情就要落在太子殿下身上了。”

  赵普点了点头,道:

  “正好,明日老夫要前往东宫对太子殿下授课。”

  “到时候,老夫打听打听,究竟是怎么回事!”

  ……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击败了杜松率领的西路军主力后,努尔哈赤马不停蹄,率领麾下的后金主力北上,迎战由马林率领的北路明军。】

  三月初一夜里,就在萨尔浒的激战刚刚结束不久,正在连夜赶路,打算去支援杜松的北路军提督马林就得知了消息。

  “什么,全军覆没,杜松也死了?”

  马林整个人都呆若木鸡。

  在场的北路军将领闻言,也是一个个六神无主。

  “提督大人,现在怎么办?”

  “要不咱们直接撤退吧。”

  在众人的催促声中,马林回过神来,断然开口。

  “不行,不能撤退。”

  “我们距离萨尔浒太近了!”

  此刻马林位于萨尔浒东北的尚间崖。

  如果是在白天,最多也就一两个时辰,就能从尚间崖赶到萨尔浒。

  骑兵的话,速度还要更快。

  这么近的距离,如果撤退,叠加杜松战败的消息,立刻就会演变成一场毫无秩序的大溃败。

  那样的话,后金军一旦追上来,一个也别想逃!

  马林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快,全军立刻就地布阵,准备迎敌!”

  随后,在马林的命令下,明军于尚间崖扎营,并争分夺秒地进行防线的修建。

  三月初二,也就是萨尔浒决战刚刚结束的第二天。

  努尔哈赤就率领获胜之后的清军主力,出现在了马林所部的面前。

  “进攻!”努尔哈赤信心满满,大手一挥。

  随即,女真先锋部队立刻冲了上来。

  马林站在大营中看着这一幕,手心中不知何时已经遍布汗水。

  杜松率领的可是明军最强的兵马。

  连杜松都全军覆没了,自己能逃过一劫吗?

  但此时此刻,马林知道自己已经别无选择。

  只能死中求活!

  “开火!”

  明军昨日经过一夜的挖掘,成功在大营之外挖出了三道堑壕。

  马林将军中的诸多车辆列阵在最前方作为车阵,火枪兵和大炮则布置在车阵后方。

  在火枪兵后方,是严阵以待的骑兵。

  骑兵后面的三层战壕之中,便是马林剩余的中军步兵。

  在堑壕的两边,马林还准备了两支精锐部队。

  如果战事有利,这两支伏兵就可以一起杀出来,共破后金军。

  若是战事不利,那么这两支伏兵也可以用来救援前线正面的火枪兵和骑兵。

  能看得出来,马林确实已经把该做的准备都做得十分充足。

  但很快,当后金军山呼海啸一般冲过来的时候,马林就发现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砰砰砰!

  布置在整个战线最前方的明军火铳手们发现后金先锋进入射程了,便疯狂地开火。

  砰砰砰!

  火铳疯狂地进行射击。

  然而,马林并不知道,在昨天的萨尔浒决战中,杜松已经吃过大亏了!

  有了昨日的决战经验,披盔戴甲的后金先锋没有任何迟疑,直接就顶着子弹,冲进了车阵之中。

  火铳兵的长处是远程火力,当进入白刃战阶段,他们在戴甲的后金军士兵面前,就是待宰羔羊!

  短短片刻时间,车阵后面的明军火铳兵就被后金军犹如砍瓜切菜般,杀得落荒而逃。

  后金军立刻向前继续发动进攻,冲到了明军骑兵面前。

  明军骑兵顿时傻眼了。

  骑兵的冲击,那是需要时间和距离的。

  现在后金人一下子冲过来,明军骑兵压根无法起速。

  没有了速度的骑兵,还怎么打?

  后金甲士们犹如猛虎下山,见人砍人,见马砍马。

  瞬间,骑兵部队也被杀得大乱。

  马林看到这一幕也傻眼了,大叫道:

  “快,让潘宗颜和龚念遂出兵支援!”

  这两人,正是马林埋伏在战场旁边的两支奇兵主将。

  但下一刻,更坏的消息传来。

  “不好了提督大人,潘宗颜和龚念遂都已经被建奴发现并且击败了!”

  马林直接呆滞了。

  自己的奇兵,甚至都还没有来得及发挥作用,就被后金人击溃了?

  一阵巨大的、山呼海啸般的声音传来。

  马林一抬头,发现无数旗帜从萨尔浒方向席卷而来。

  努尔哈赤率领的后金主力发起了进攻!

  数万后金主力在突破马林部的火枪兵和骑兵之后,全面出击。

  马林部顿时被杀得大败。

  战场上,到处都是明军士兵被屠杀的景象。

  整个明军的阵型已经彻底完了,所有人都在逃命。

  马林一咬牙,大叫道:

  “逃,快逃啊!”

  说完这句话之后,马林头也不回地带着麾下的亲卫们跑路了。

  ……

  【这一场大战,明军北路军马林所部同样也是全军覆没,主将马林带着几名亲卫侥幸逃脱,只有不到两千人最终逃回沈阳。】

  【原本即将抵达战场的海西女真叶赫部得知消息之后,立刻选择撤回开原。】

  【仅仅两天时间,努尔哈赤就先后歼灭了西路军杜松和北路军马林部,明军七万多兵马折戟沉沙。】

  【然而,这还并不是努尔哈赤想要的全部。】

  画面中,努尔哈赤目光炯炯,沉声开口。

  “快,全军打扫战场然后休息一晚上,明天早上继续出发!”

  努尔哈赤要的可不是歼灭两路明军。

  他要的是一鼓作气,彻底歼灭四路明军!

  画面一转,已经到了刘綎所在的东路军。

  此刻,东路军正在深山老林之中,艰难地跋涉前进着。

  朝鲜将军有些狐疑地看着刘綎。

  “刘提督,我们应该是走错路了吧?”

  沿着长白山走,其实是有一条女真人经常走的大路。

  然而刘綎却舍弃大路不走,选了一条偏僻的小路。

  这让朝鲜将军都无法理解他的想法。

  刘綎呵呵一笑,正色道:

  “李将军,这就是你不懂了吧?”

  “之前,咱们可是在这条路上发现了建奴大部队的踪迹!”

  “呵呵,建奴一定没想到,我们竟然会沿着这么崎岖的道路追上去。”

  “他们就会怎么样?麻痹大意,掉以轻心!”

  说到这里,刘綎情不自禁地抬起了头,露出了得意的表情。

  “到那个时候,我们神兵天降,自然就能一举将建奴主力部队歼灭,然后直扑赫图阿拉!”

  李将军闻言,越发狐疑了。

  “刘将军,我们只不过是一路偏师啊。”

  “杨经略给我们的任务,应该是准时抵达赫图阿拉城外,和其他三路大军会合吧?”

  刘綎顿时怒了,道: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懂吗?更何况杨镐他只不过是区区一个经略。”

  “我告诉你,我可不和那些浙江人混在一起,哼。”

  顿了顿,看到李将军一脸茫然,刘綎只能按捺住心中的火气,道:

  “总之,我们是不会误了日期的,一切都在本将军的算计之中!”

  就在刘綎指点江山的时候,一名斥候上气不接下气地出现了。

  “提督大人,前面发现了一支传令兵,说是杜松大人麾下的!”

  刘綎一听,顿时来了精神。

  “快,快把人请过来!”

  很快,一名军官出现在了刘綎面前。

  “刘大人,我家杜大人已经和马林大人一起抵达了赫图阿拉城下,他让我拿着令箭过来找你,要求你速速进军,去赫图阿拉城外会师!”

  刘綎仔细地查阅了军官递过来的文书和令箭等信物,确认无误。

  这下子,他终于彻底放心了,哈哈大笑。

  “好好好,立刻传令全军,轻装急进,用最快的速度,务必要确保在今晚之前抵达赫图阿拉!”

  为了防止像之前蔚山之战的情况重演,杨镐这一次在出发之前就已经向四路指挥官都下达了命令。

  包围赫图阿拉之后,以杜松作为前线统帅,其余三路兵马全部受杜松节制。

  所以杜松的信使出现并且传达命令,从刘綎的角度来说合情合理,他并没有察觉到什么不妥。

  李将军在一旁看着这一幕,表情有些微妙,等传令兵下去之后才凑到刘綎身旁。

  “刘大人,这不会是建奴的引诱陷阱吧?”

  刘綎摇了摇头,用看白痴的眼神看了一眼这名朝鲜将军。

  “李将军,这令箭确实是杜松的,那是造不得假的事情。”

  “如果前来传令的信使真的是建奴人,那只能说明一件事情,杜松已经被建奴打得全军覆灭了,你觉得这可能吗?”

  李将军顿时语塞。

  刘綎得意洋洋地开口。

  “四路分进合击,本来我还担心出了意外,刻意慢慢赶路呢。”

  “没想到这回居然让杜松和马林那两个小子掏上了,快,快点出发,晚了连功劳都捞不到了!”

  “哦对了,路上的寨子也派人搜查一下,找到人就把脑袋砍了带回来,免得去到赫图阿拉城下,被杜松和马林笑我连点功劳都没有!”

  刘綎率领着兵马,放弃了之前那种稳扎稳打一边侦查一边推进的策略,开始快速前进。

  看到这里,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忍不住吐出一口气。

  他的目光刚刚转向朱棣,朱棣顿时就是一惊,赶忙叫道:

  “父皇,儿臣这些天可是老实听话得很啊。”

  朱元璋默然片刻,哼了一声,选择发弹幕。

  【明太祖朱元璋:这个刘綎怕不是一个傻子吧,之前就在顺天城被倭寇小西行长耍得团团转,现在又怎么容易就轻信了?】

  很快,新的弹幕就跳了出来。

  【宋太祖赵匡胤:要朕来说的话,这件事情其实也不能怪刘綎,主要是你杜松一天之内全军覆灭,这谁能想到?】

  【宋太祖赵匡胤:刘綎是个草包不假,但你想想,杜松、马林、杨镐乃至朱翊钧,又有哪个不是草包呢?】

  朱元璋看着赵匡胤这两条弹幕,一时默然。

  朱元璋当然知道赵匡胤这老小子是在找机会喷回来,但问题在于,赵匡胤说的话,朱元璋还真就无从反驳!

  这特么就非常尴尬了。

  【唐太宗李世民:其实在萨尔浒决战,杜松所部折戟沉沙之后,各位应该也都能看出这场战争的结局了,只能说归根结底还是朱翊钧的问题。】

  【汉武帝刘彻:这话说的没错。若是朱翊钧能正常一点,哪怕只是让明军维持在二十年前抗倭战争时候的水平,明军获胜的希望至少都在五成以上。】

  【光武帝刘秀:其实朕也有点搞不懂,朕的大汉最开始用的也是大明火铳,应该还没有万历年间明军火铳先进,都足以横扫四海了。】

  【光武帝刘秀:朱翊钧的军队拥有火炮和火铳,竟然都奈何不得全是冷兵器的后金军?】

  被刘秀这么一提醒,历朝历代的皇帝们突然发现一件事情。

  在刚刚过去的两场战斗中,后金军还真就没有使用过任何的热兵器!

  【宋太祖赵匡胤:哈哈,笑死了,热兵器部队被冷兵器部队暴打,这个朱翊钧也太给大明长脸了吧。】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黑着脸,突然有点后悔发弹幕了。

  这体验,还不如多骂朱棣几句呢!

  【唐太宗李世民:其实这种现象也是很容易解释的,朕之前在金幕中看到过一句话,叫做——量变引发质变。】

  【唐太宗李世民:像朕的大唐,现在人人都是火枪兵,一万支火枪一起射击,管你什么双层甲四层甲都打烂了。】

  【唐太宗李世民:但朱翊钧的明军,只有不到一成的士兵拥有火枪,这样的比例太低了,根本无法发挥热兵器的绝对优势。】

  历朝历代的皇帝看到这里,心中都不由一动。

  李世民这一次,还真是说到了关键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