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505章 李如柏道破辽东军情,武则天教导长平武周战略(第2页)

  “扶苏啊,你觉得这一次大明征讨后金,战争的结果如何?”

  扶苏很清楚这是父皇对于自己的考较,故而也是非常认真地回答。

  “不瞒父皇,儿臣虽然不懂军事,但好歹也看了这么多部盘点视频。”

  “儿臣觉得,明军若是当真主动出击,恐怕只能迎来一场惨败。”

  秦始皇嗯了一声,道:

  “那你觉得朱翊钧会放弃出击么?”

  扶苏不假思索地开口。

  “以朱翊钧的性格,他认定的事情是一定要做到底的。”

  “大明朝廷内部党争不断四分五裂,根本无法在这件事情上联合对抗朱翊钧。”

  “所以十有八九,这场注定要失败的战争是必然会进行下去的。”

  秦始皇点了点头,感慨道:

  “是啊,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争却必然会发生,这就是大势啊。”

  扶苏闻言,脑海之中不由浮现出一句忘了从哪条弹幕上见过的话。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生,逆之者亡!

  这位大秦太子,一时间有些恍惚。

  大明的灭亡,竟然已经成为了不可阻挡的天下大势了吗?

  武周世界之中,武则天看到这一幕,一声轻笑。

  “太平啊,你可知道这个大明为何会沦落到现在这种地步?”

  太平公主忙道:

  “自然是因为朱翊钧胡作非为。”

  武则天瞪了一眼太平。

  “不要说这种废话,哪个皇帝没有胡作非为的?朕也一样。”

  皇权至高,还没有人限制。

  想要胡作非为,简直不要太简单好吧。

  太平公主也被武则天的训斥弄的表情僵硬了一下,无奈道:

  “儿臣觉得,朱翊钧只注重享受,对边军完全不重视,这是大明最麻烦的地方。”

  武则天脸色稍微放缓了一点,道:

  “这回答倒是勉强像点样了,你要记住,作为一个皇帝,你可以亏待臣子们,可以亏待老百姓,但你绝对不能亏待军队!”

  “只要有军队的支持,无论有多少造反,多少人心怀异志,你的皇位也依旧稳如泰山,也乱不了。”

  “朕用大周取代大唐,那些大唐皇族们难道就没有叛乱了?但他们的叛乱没用,因为真正精锐的军队都掌控在朕的手中。”

  说话间,武则天苍老的面容也变得凌厉了起来。

  “谁造反,朕就杀谁!”

  “大周的天下,可不是和平得来的,而是杀人杀出来的。”

  “没有军队,谁来帮朕杀人?”

  太平公主心中剧震。

  这一刻,她突然明白了自家娘亲为什么能成为金幕认证,历史上独一无二女皇帝的原因。

  吕后为什么不行?

  因为吕后不敢杀人,没有武则天这样的魄力。

  陈平、曹参、周勃……

  还有刘邦分封在大汉各地的子侄诸侯王。

  这些人,吕后难道不知道他们是不安定的因素吗?

  知道。

  但吕后不敢杀,不敢让天下大乱。

  她没有足够的信心在这些人造反之后全部收拾掉,所以她瞻前顾后,只是收拾掉了几个刺头,最终还是没有动手。

  武则天就不一样了。

  李唐皇族,被武则天杀掉的人,数以百计。

  四个亲生儿子,为了皇位武则天弄死了两个。

  剩下两个,也是废了又立,立了又废。

  若不是李显和李旦还算听话,这两个早也已经死翘翘了。

  狠,是武则天和其他那些曾经执掌过朝政,却最终无法成为女皇的华夏女子最大的区别。

  单单是狠还不够,还得有能力。

  偏偏,武则天就有!

  各种造反,声势浩大,武则天直接全部镇压。

  又狠,又有手腕。

  武则天不当皇帝,谁当?

  狄仁杰在一旁看着一脸震撼的长平,心中也是有些嘀咕。

  陛下这是要把皇太女给带坑里啊。

  狄仁杰咳嗽一声,开口道:

  “单单是狠也不行的,过狠,就会变成穷兵黩武,这一点陛下就做得很好。”

  “老臣觉得,皇太女殿下也应该学习陛下的经验。”

  武则天瞪了狄仁杰一眼。

  这个老东西,还敢拆朕的台?

  不过武则天也没有开口训斥。

  毕竟狄仁杰说的也是对的。

  只不过按照武则天之前的想法,应该是先把“狠”灌输到长平的心中,然后再教她怎么去控制。

  走极端是绝对不可取的!

  武则天咳嗽一声,淡淡道:

  “狄仁杰,你既然很喜欢说话,那你就把话说明白。”

  “说不明白,你看朕怎么收拾你!”

  狄仁杰闻言,额头也是冒汗。

  我就提醒一下,你怎么还要我给皇太女上课了呢?

  但是看到武则天和长平公主的表情,狄仁杰也知道,自己这一课是不上不行。

  狄仁杰咳嗽一声,开口道:

  “那臣就说一说陛下对异族的征讨吧。”

  “大周幅员辽阔国力强盛不假,但如果要在多个方向上用兵,那么就过于穷兵黩武了,大周的国力也无法支撑。”

  “所以陛下之前的方针就是,放东北,打西北!”

  放东北,打西北?

  长平公主在心中默念了一番这句话,似乎明白了什么。

  “吐蕃?”

  狄仁杰点了点头,道:

  “对,就是吐蕃。”

  吐蕃,是大唐第一劲敌,众所周知。

  但问题是,武则天的时代可不仅仅有吐蕃,还有一个后突厥呢。

  为什么武则天不重视后突厥,不重视东北地区的契丹等部落,反而要将吐蕃看成第一劲敌?

  第一点在于,吐蕃确实是这些敌人之中最强的。

  第二点,吐蕃对丝绸之路的威胁也是最大的!

  长安为什么能成为天下第一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贸易和财富,这是大唐乃至武周财政最重要的支撑。

  有了这个,才有了长安和洛阳的繁华。

  一旦吐蕃人切断了丝绸之路,那么从西域过来的贸易就会立刻断绝,武周财政收入就会立刻锐减。

  没钱,对任何一个朝代来说都是致命的。

  所以武则天在位时期,完全将重心放在了西边。

  从河西走廊全线,到四川、青海,乃至西域一带。

  数千公里的土地上,集结了当时武周最为精锐的部队。

  为的就是守住丝绸之路这条对于武周来说至关重要的生命线!

  至于东北地区。

  说实话,就算把辽东全丢了又如何?

  无非也就是少一些土地。

  对武周造成不了什么大的影响。

  所以在武周一朝,对北边草原上的后突厥,东北边境的契丹等部落大部分时间都采取守势。

  防守这些地方的,也都是武周的二流和三流军队。

  这种质量,打败仗就在所难免。

  但,无所谓啊。

  在西边,武周对吐蕃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压力,而且不断地进攻、蚕食着吐蕃。

  从盘点视频就能看出来,若不是武则天被逼退位,若不是李隆基这个败家子胡搞瞎搞。

  只要对吐蕃的高压政策能继续持续个十几二十年,吐蕃就一定会彻底崩溃。

  等吐蕃崩了,武周的领土自然而然地就会扩张到青海,乃至藏地。

  那时,解决了吐蕃的武周,就可以抽调大量精锐边军出来,对后突厥、契丹等北方、东北异族展开反击。

  接下来除了胜利,还能有别的吗?

  听到这里,武则天嗯了一声,淡淡道:

  “这确实就是大周的总体战略。”

  “高仙芝和哥舒翰等人,把这个战略执行得非常好。”

  “可惜的是,神龙政变……呵呵呵。”

  说到这里,武则天心中也是忍不住一阵怒火。

  神龙政变,武周归唐。

  西域战略化为泡影。

  只要再来十几二十年,武周就能爆发。

  就能灭掉吐蕃,二度平定草原,收回东北失地。

  就能实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超爽打脸扩张情节!

  但偏偏,就是在这个大高潮即将来临的前夜,神龙政变来了,武周没了。

  李隆基这个败家子一通胡搞瞎搞,不但没让吐蕃爆炸,反而大唐自己先爆炸了,弄了个安史之乱出来。

  这让武则天怎么不生气?

  铺垫都铺垫好了,各种接连大高潮马上就上演了。

  这种时候,特么竟然换主角了!

  换主角也就算了,接下来的剧情还越来越毒了。

  最惨的是,武周还得背锅,被后人指着脊梁骨破口大骂。

  “武周,丧失大量土地,丢了大唐的脸。”

  “武则天是个怂蛋,除了打败仗啥也不会!”

  高潮没了,主角换了,背锅的还是武周!

  这种事情,单单是想一下,都让武则天的心态有点爆炸。

  唯一让武则天高兴的是,金幕出现了。

  有了金幕,神龙政变这种破事是永远不可能在出现了。

  不仅如此,在金幕的加持下,武周军队势如破竹,已经干掉了吐蕃!

  眼下的武周军队,正在陆续从高原、西域、陇西等地调集,准备对草原上的突厥和东北契丹的异族发动反击。

  很快,这些异族就会被武周的精兵强将给击溃。

  很快,武周就会打下比当年李治还要更加辽阔的疆域。

  很快,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就会在下一次王朝评分之中知道,武周王朝究竟有多么的强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