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210章 董卓进京,废立皇帝,天下大乱序幕开始,曹操吐露心声(第2页)

  “您引他入京,实在是个败笔!”

  袁隗心浮气躁,不由一拍桌案。

  “够了!都已经发生的事情,多说何益?”

  “为今之计,只有引桥瑁、丁原之兵,除去董仲颖,才能重新掌控局势!”

  袁绍和袁术对视一眼。

  袁绍闷声道:

  “桥瑁已经说了,他只听从陛下亲笔旨意,其他一概不听。”

  袁术哼了一声,道:

  “曹阿瞒那个没胆的东西,营门紧闭,说什么只求自保,连出来见我一面都不敢!”

  袁隗哑然片刻,开口道:

  “无妨,还有丁原!”

  “丁原麾下的并州军,同样也是久经战阵,实力不比董卓逊色。”

  “丁原义子吕布,那更是一等一的猛将。”

  “我等只需要耐心等待,设计让丁原杀掉董卓,也就是了。”

  袁绍哑然片刻,开口道:

  “那要是丁原杀了董卓之后,又成为第二个董卓呢?”

  袁隗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良久之后才道:

  “那就继续把丁原也杀了!”

  袁绍一时无言。

  画面一转,已经是并州军大营之中。

  “……册封丁原为执金吾,拱卫京师!”

  丁原接过旨意,喜气洋洋地对着身旁众将开口。

  “诸位,咱们并州人的出头之日到了!”

  众人欢呼雀跃。

  丁原嘿嘿一笑,召集心腹众将议事。

  “那董卓,就因为接到了陛下,现在当了太尉,作威作福,好像刘氏皇族都没他厉害!”

  “咱们好好商量一下,怎么弄死董卓,让咱们也威风威风!”

  丁原身旁,吕布安静侍立,眼底却有精光闪动。

  深夜时分。

  吕布悄然离开大营。

  营外的黑暗中,一个声音传来。

  “老夫在此,你过来。”

  吕布有些紧张,握紧手中方天画戟,缓缓靠近。

  董卓上下打量了一番吕布,点头道:

  “很好,是个人才。”

  “你若杀了丁原,老夫认你为义子,将来董氏的富贵同样有你一份,如何?”

  吕布闻言,不由怦然心动,开口道:

  “当真?”

  董卓哈哈大笑。

  “老夫如今是太尉,权倾朝野,就连那高高在上的袁氏也得看老子的脸色行事!”

  “丁原乃是袁氏故吏,他杀了老夫,你也只是袁氏的一条狗!”

  “究竟是要当狗,还是和老夫共富贵,你自思之!”

  吕布脸色变幻不定。

  董卓有一点是没说错的,袁氏乃是士族,就算是提拔,也只会提拔士族中人。

  吕布这种并非士族出身,又是边郡之人,在袁氏的体系中,压根就不可能有任何出头之日!

  吕布终于下定决心,朝着董卓下跪。

  “孩儿吕布,见过义父!”

  看到吕布这番作态,董卓哈哈大笑起来。

  “好,去吧,给老夫把丁原的脑袋拿来!”

  吕布不敢怠慢,迅速回归并州军大营,直入丁原大帐。

  有丁原义子身份在,吕布一路畅通无阻,站到了丁原床前。

  看着熟睡的丁原,吕布轻轻从腰间拔出一把匕首,然后用力刺了下去!

  看到这里,三国世界,蜀汉王宫之中,刘备不由发出了感慨。

  “当年这场乱局发生时,孤和两位贤弟还在山中为谋生苦苦挣扎。”

  “想不到,大汉朝廷竟然是以这种方式,落到了董卓的手中。”

  别看刘备和董卓是个同时代的,但他和董卓并无什么交集。

  故而,刘备对董卓,甚至还不比后世之人通过史书对董卓了解更深。

  诸葛亮微微点头,道:

  “是啊,那时候的亮也只不过是个总角少年,只听说朝廷混乱,却没想到乱到了这种地步。”

  张飞哼了一声,瓮声瓮气地开口。

  “终究也只不过是狗咬狗一嘴毛罢了,这董卓、曹操、袁绍,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大汉的乱臣贼子!”

  “也只有咱们王兄,才能代表真正的大汉。”

  蜀汉群臣纷纷点头称善。

  魏王宫之中,曹操看着这一幕,表情也不由感慨。

  “当年孤其实还是失算了。”

  “早知道董卓如此残暴,孤当初是真的应该和袁氏合作,联合丁原、桥瑁一起,未尝没有和董卓一战之力!”

  听着曹操的话,曹丕曹植心中也不由惊讶。

  以曹操之自负,其实很少会在儿子们面前承认失算。

  曹丕觉得这种时候得顺着父亲说话,便道:

  “父王也不必自责,当初谁也不知道董卓竟然能残暴到天人共愤的地步。”

  曹操闻言,不由哈哈一笑。

  “残暴?丕儿啊,这你就说错了。”

  “啊?”曹丕愣了片刻,忍不住开口道,“可大家都说董卓在洛阳城中暴虐无道,残害百姓。”

  曹操笑着摇头,淡然道:

  “这些固然都是事实,但十常侍可是动不动就灭人全族,比起董卓来说,简直残暴了十倍不止呢。”

  “士人们批判董卓,其实……呵呵,是因为后面的事情。”

  “尔等且仔细看下去,自然就明白了。”

  曹丕闻言,不敢怠慢,立刻聚精会神,盯着金幕。

  画面一转,袁隗惊得面无人色。

  “什么,丁原死了?”

  袁绍脸色同样也难看到了极点。

  “董卓收买了丁原义子吕布,杀了丁原,收编了并州军!”

  袁术面无人色,开口道:

  “完了,现在京师兵马,董卓十有其七,咱们还怎么和董卓斗?”

  房间之中,陷入一片死寂。

  突然,房门被敲响。

  “本初公子,太尉董卓派人前来,请你入宫商议要事!”

  袁绍猛然站了起来,一声冷笑。

  “好,我倒要看看,他董仲颖想要搞什么花样!”

  画面一转,已经是皇宫之中。

  董卓坐在胡椅上,看着面前的陈留王刘协,越看越是喜欢。

  “陈留王啊,你可愿意迎娶老夫的女儿?”

  刘协愣了一下,小心翼翼地开口道:

  “太尉,本王已经有王妃了。”

  董卓满不在意地一挥手。

  “废了就是!你既然是董氏女子所出,如今迎娶董氏之女,也是理所当然嘛。”

  董卓说到这里,身体前倾,沉声开口。

  “我听说,先帝原本属意于你。只不过蹇硕被杀,才让当今陛下登基。”

  “你我既然是亲戚,那我助你登基,又有何不可!”

  刘协被董卓这番话说得大惊,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便在此时,李傕走了进来。

  “主公,袁本初到了!”

  董卓嗯了一声,淡淡道:

  “让他进来。”

  “陈留王,你且下去吧。”

  刘协不敢忤逆,乖乖离开。

  很快,袁绍大踏步地走了进来。

  董卓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就这么平静地看着袁绍。

  袁绍脸颊抽搐了一下,极为不情愿地拱手。

  “袁绍见过太尉大人!”

  董卓放声大笑。

  “袁本初,昔年我在袁府之中,你袁氏兄弟视我如门下走狗。”

  “当日之你,可想过有今日?”

  袁绍重重哼了一声,在董卓面前坐了下来。

  “太尉,有话直说吧。”

  董卓嗯了一声,点头道:

  “坦白说,你叔父和袁公路,在老夫眼中,嘿嘿。”

  “袁氏,也只有你袁本初是个人物。”

  袁绍面无表情,没有回应。

  董卓不再迟疑,将打算和盘托出。

  “我欲立陈留王刘协为新皇,袁氏意下如何?”

  袁绍吃了一惊,足足过了好一会才道:

  “董仲颖,你……你怎么敢?”

  董卓哈哈大笑,道:

  “我为太尉,如今洛阳之事,尽在我一念而决。”

  “先帝本就欲立陈留王,我继承先帝遗志,又有何不可!”

  董卓笑完,看着袁绍,一字一顿地开口。

  “袁氏若是愿意和我共立新帝,则将来辅政之权归我,袁氏与我共治天下,如何?”

  袁绍沉吟不语,心中无数念头翻滚。

  片刻后,袁绍缓缓道:

  “此事事关重大,我需要回去询问叔父和族中众人的意见,才能做出答复。”

  董卓闻言,心中顿时大为不喜,加重了语气。

  “袁本初,你何必在老夫面前伪装!”

  “老夫直接说了吧,这一次,老夫不是和袁氏合作,只是看重了你袁本初这个人!”

  “将来,老夫为窦武,你为陈蕃,难道不是美谈一桩?”

  袁绍见董卓逼迫不断,心中同样也是十分不爽,冷冷道:

  “好,若要我答应你的条件也不是不行。你得册封我为司空,再把我族弟袁术册封为河南尹。”

  “陈留王登基之后,皇后得是我袁氏嫡女!”

  董卓大怒,直接拍了桌子。

  “你叔父袁隗已经是三公之中的太傅,你还想要当司空?”

  “新皇后必须是董氏女,此事绝对不容你置喙。”

  “至于河南尹,必须由我麾下李傕出任。”

  “洛阳知府,可以交给袁术!”

  袁绍迟疑片刻,道:

  “那我要青州牧和兖州牧!”

  董卓断然摇头。

  “不行,所有州牧都必须被撤销,今后大汉只能有刺史的存在!”

  袁绍见董卓不愿意让步,心中怒火越发盛了,道:

  “岂有此理,按照你这种说法,我们袁氏岂不是白白给你做了嫁衣?”

  “你给的这些好处,我们袁氏自己又不是拿不到,凭什么跟你合作!”

  董卓见袁绍这般顶撞,同样也是气不打一处来,怒道:

  “竖子安敢在老夫面前大言不惭!尔且擦亮眼睛观之,如今天下大事,何事不取决于我,又跟你袁氏有何关系?”

  “我今为之,谁敢不从,尔谓我董卓之刃不利乎?”

  袁绍一拍桌子,直接站了起来。

  “董仲颖!天下事,天下士人决之。尔若是一意孤行,难道真以为天下士人会因你刀刃所迫,就曲颜事你?”

  “若尔去朝堂之上,不得我袁氏支持,谁会支持你的意见?”

  说完,袁绍怒气冲冲地离开了。

  看着袁绍的背影,董卓表情极为难看。

  吕布适时出现。

  “义父,要不要孩儿把此人杀了?”

  董卓迟疑片刻,缓缓摇头。

  “现在还不是和袁氏撕破脸的时候,且忍耐他一下。”

  “哼,等新帝登基,老夫彻底掌控大局,就是他袁绍身死族灭之时!”

  李傕走了进来。

  “主公,曹操那边说了,他乃是朝廷命官,只要陛下有旨意,曹操必定奉行。”

  董卓闻言,露出满意的表情。

  “曹氏还是一个懂规矩的,知道现在洛阳城之中谁说了算。”

  “桥瑁呢?”

  郭汜很快回来,带来了桥瑁的答复。

  “桥瑁说了,他奉刘辩陛下之命入京,如今若是刘辩陛下有命,他才会听从!”

  董卓皱眉道:

  “这个桥瑁,摆明了是要当袁氏的走狗了。”

  “也罢,等陈留王登基之后,老夫一并把桥瑁也给收拾了!”

  说完,董卓看着面前的几名心腹,开口道:

  “尔等立刻准备一下,老夫明日就要召集群臣议事,然后陈留王当即登基!”

  吕布、李傕、郭汜等人躬身应诺。

  三国世界之中,曹操又一次地开口了。

  “现在都看到了吧?”

  “士族不愿意跟董卓合作,这才是问题所在。”

  曹丕疑惑道:

  “士族连何进这种杀猪屠户之子都能合作,为何就不愿意跟董卓合作呢?”

  曹操呵呵一笑,道:

  “还不是因为士族那点臭尊严!”

  “何进是个杀猪的屠户不假,但何进的妹子是正宗的大汉皇后,何进是名正言顺的大汉外戚,士族自然愿意捏着鼻子跟何进合作。”

  “董卓?一个边塞武人,和皇家不攀亲不带故,哪个高门士族会把董卓当回事?”

  “更何况,统领士族的偏偏还是袁氏。”

  “袁氏本就把董卓视作家奴,如今这家奴翻身了,竟然还要骑到袁氏头上,在瓜分权力的游戏之中拿到更大的份额。”

  “你想想,四世三公,自命天下士人领袖的袁氏能受得了这种气?”

  “不合作是正常的,合作了,才是咄咄怪事呢。”

  曹丕这才恍然,片刻之后,又有些不太理解地开口。

  “所以搞了半天,士族就是因为所谓的尊严和出身,不愿意和董卓合作?”

  曹操闻言,脸色突然变得有些阴沉。

  这一点上,受害者又何止董卓?

  当年曹操明明占据了更靠近中原的兖州和青州,但前去投奔冀州袁绍的精英士人,反而占据了绝大多数。

  甚至,到官渡之战爆发前,曹操麾下的大批士人精英都暗中写信给袁绍,准备一等曹操失败就投降。

  曹操表面上假惺惺地当着众人的面烧了这封信,说什么既往不咎。

  但也不想想,能说出“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曹孟德,是这种大度的人?

  这些年,那些混账写信之人,哪个受到曹操的重用了?

  曹操为何极力打压士族提拔寒门?

  就是因为在官渡之战后,胜利的曹操意识到一点。

  爷爷曹腾宦官的出身,注定让士族永远无法真正臣服曹操。

  怎么办?

  那就只能,改朝换代。

  让曹氏成为皇族。

  你们士族不愿意臣服曹氏?不要紧。

  老夫提拔起寒门,让他们成为新的士族,让你们这些老士族都被边缘化,最终消亡。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曹孟德,有仇必报!

  想到这里,曹操看着金幕,微微一笑。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天下英才,终究只有孤,和刘大耳罢了。

  只有那远在成都的刘大耳,才是孤的同道中人啊。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袁绍急匆匆地回到袁府,见到了在府中等待的袁隗和袁术,将事情一五一十地告知。

  袁术闻言,顿时拍案破口大骂。

  “这个董卓,只不过是我袁氏的家奴,如今一朝发迹,竟然这么不把我袁氏放在眼里!”

  袁隗脸色也是非常难看,摇头道:

  “没想到董仲颖要的竟然这么多,连一点真正的好处都不愿意给我们。”

  袁绍深吸一口气,道:

  “叔父,今日和董卓谈崩,等到陈留王登基之后,他恐怕就要对我们袁氏下手了。”

  “我们必须立刻撤离京师,不能继续留在此地了!”

  袁术破天荒地对袁绍的意见表示了赞同。

  “叔父,我们得马上回汝南老家,在那里,董卓也奈何不得我们!”

  袁隗闻言,却有些迟疑。

  过了片刻,袁隗才开口道:

  “我如今乃是太傅,堂堂朝廷三公,焉有就此逃跑的道理?”

  “这样吧,本初你去冀州,刘虞和我袁氏有旧,他能护着你。”

  “公路,你回汝南,整合汝南之中所有力量,随时准备进京策应。”

  “至于老夫,且坐镇京师,继续和董卓周旋。”

  “我袁氏门生故吏满天下,只要你二人不在,董仲颖没有什么可以威胁老夫的,他也不敢杀了老夫!”

  袁绍对袁隗的想法并不认同,苦苦相劝。

  “叔父,那董卓多年镇守边疆,早就已经和羌人、胡人一般习性,怎么能以士族眼光视之?”

  “若叔父不走,恐遭大难!”

  袁隗摇了摇头,正色道:

  “本初,我意已决,你不必再说了。”

  袁绍见状,只能无奈起身。

  “既如此,侄儿只能请叔父照顾好自己,若是事有不谐,还请叔父立刻离京!”

  【在和董卓谈崩之后,袁绍、袁术等袁氏核心子弟当天就逃离洛阳城,只有太傅袁隗依旧留在京师之中。】

  画面一转,已经是长秋宫的正殿。

  董卓当仁不让地坐在距离皇帝最近的那张胡椅上,看着李傕。

  李傕站在众人中央,高声开口。

  “先帝生前,原本就属意陈留王继位。”

  “如今,也该是时候恢复先帝遗志了!”

  群臣闻言,不由一阵哗然。

  “陛下都已经登基,怎么还拿先帝的意愿说事!”

  “陛下是先帝太子,登基继位名正言顺。”

  “陛下遗诏之中根本就没提过陈留王,怎么能如此乱来?”

  听着众人的反对之声,董卓不由大为皱眉,直接拍了桌子。

  “住口!尔等佞臣,之前就违背了先帝的旨意,如今老夫奉先帝之命行堂堂之事,尔等休要在此聒噪!”

  董卓的怒吼声中,吕布手持方天画戟,往前踏出一步。

  看着如战神般威风凛凛的吕布,大殿之中顿时一阵安静。

  片刻之后,有人开口道:

  “此事事关重大,应该听从太傅的意见。”

  众人立刻就将目光投向了太傅袁隗。

  袁隗,是刘宏死前的两位托孤重臣之一。

  董卓也将目光看向袁隗,心中下定决心。

  若是袁隗不同意,今日必杀之!

  袁隗沉默半晌,缓缓开口道:

  “既然太尉都说了是依照先帝的旨意,那我等身为先帝的臣子,自然是要奉诏而行的。”

  袁隗这句话,让群臣心中都是一凉。

  这简直就是默认了董卓的话啊。

  董卓见袁隗这么说,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

  “既如此,那么就……”

  “此事万万不行!”一个清朗的声音打断了董卓的话。

  众人循声看去,发现是尚书卢植。

  卢植冷冷道:

  “董仲颖,你要行废立之事,可有先帝遗诏?”

  董卓皱眉道:

  “我都说了,先帝遗诏在蹇硕手中,已经被何进给销毁了。”

  卢植冷笑道:

  “那老夫还说,先帝有遗诏命董仲颖你禁锢终生,不得为官,只是这遗诏被销毁了。”

  “好了,你要不要按照这遗诏来办?”

  董卓大怒,喝道:

  “卢植,你怎么能凭空捏造?”

  卢植反唇相讥。

  “董仲颖,就只许你信口开河?”

  “陛下登基,已成定局。”

  “你董仲颖只不过是臣子,有什么资格废立?”

  董卓冷声道:

  “昔年霍光不也曾经行过废立之事?”

  “霍光做得,我董卓做不得?”

  卢植哈哈大笑,道:

  “霍光乃是汉武帝近臣,随侍武帝多年,对武帝心思知之甚详,并不出奇。”

  “你董卓只不过是一个边塞守将,远离中枢,就凭你也配说什么先帝遗诏,也配谈什么先帝意愿?”

  董卓被卢植一番夹枪带棒的话,直接说得脸庞同样无言以对,干脆站了起来,一脚踢翻了椅子。

  “今日之事就商议到这里,散会!”

  群臣纷纷离开大殿,围住卢植。

  “卢兄今日仗义执言,实在令人敬佩!”

  “若非陆大人,陛下危矣!”

  卢植团团作揖,正色道:

  “还请诸公与我一起,维护大汉的清风正气。”

  董卓回到尚书台,大发雷霆。

  “卢植匹夫,老夫必杀此獠!”

  几名尚书听的心惊胆颤,蔡邕赶忙开口道:

  “太尉,卢植公名满天下,若是真杀了他,只能让天下士人对您失望,万万不可啊。”

  好说歹说,蔡邕总算是劝下了董卓。

  离开尚书台之后,蔡邕急匆匆地去找了卢植。

  “卢公,大事不妙。我虽暂时劝下太尉,但难保太尉他什么时候就会改变心意。”

  “你还是快快离开洛阳吧,迟则生变!”

  【在这一次朝会之后,卢植不得已也逃亡离京,朝廷之中许多官员见无法阻止董卓,都选择离开洛阳。】

  【九月一日,董卓在太庙主持仪式,命刘辩将皇位禅让给了刘协。】

  【同时,废刘辩之母何太后,将起迁入冷宫之中居住。两日后,何太后被毒杀。】

  【刘协登基之后,董卓身兼太尉、前将军之职,掌京城所有军队,封郿侯,准剑履上殿,赐斧钺、虎贲。】

  【为了与士人们和解,董卓不计前嫌,先给党锢之祸中的所有党人平反,随后又将逃亡离京的袁绍、卢植、王匡、鲍信等人全部封官。】

  【做完这一切之后,董卓自认为大局已定,开始在洛阳城中荒淫享受。】

  【董卓麾下的凉州兵更是肆无忌惮,大肆抢掠钱财,奸淫妇女。】

  【加之董卓本人性格残暴,将许多反对他的朝廷大臣杀死。】

  【各种倒行逆施,引来了原本就敌视董卓的士族不满,纷纷在各地招兵买马。】

  【初平元年正月十二日,董卓为了断绝各地反对派的口实,命人毒杀了刚刚被废的汉少帝刘辩。】

  【此举,终于彻底引爆了矛盾,大汉朝内部的又一次内战,在士族和董卓之间爆发。】

  看到这里,东汉世界之中,一片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