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六丑 作品

第987章 大唐双龙传(杨公宝库 上)(第2页)

街上人马络绎,车轨交错,人流较之洛阳犹显稠密。朱雀大街两旁的商铺与宅院,规模宏大,门庭开阔,多设有前后数进的院落与天井。

坊巷内的民居则多为白墙灰瓦,排列整齐,形成连片的单层建筑群。宅门多以木构为主,门楣略作雕饰,院墙高耸,内里巷道幽深,与喧闹的大街相比,别有一番清静气氛。

富家宅第往往门楼高峻,檐角悬铎,院墙以砖石筑基,灰泥抹面。各类店铺亦在门面装修上颇费心思:梁枋交接处以卯榫相连,间有简洁的雕花纹样;出檐深远,斗拱承托,形制各有法度,不求繁复而重实用。

天色渐暗,暮色自东面宫城方向缓缓浸染天际。朱雀大街上行人未减,沿街店铺陆续点亮灯笼。

易华伟引单婉晶转西而行,沿安仁坊北墙向西北方向行去。路面由青石板渐变为夯土压实,道旁排水沟略窄,宽约二尺,沟底可见流水携落叶缓缓向西。沿途多见货运马车,载着麻袋与木箱,往西市方向而行。

越近西市,街面愈显繁忙。酒肆门前悬布幌标识,食铺灶台腾起蒸汽,胡饼与炙肉的香气混杂在空气中。挑担小贩倚墙叫卖秋梨、柿饼与新酿醴酒,每有车马经过,便暂避让至石桥两侧。

跃马桥横跨于永安渠之上,为单孔石拱桥,桥身以青石砌筑,桥面宽三丈,两侧设石栏板,栏间望柱高三尺。桥下渠水宽约五丈,水深流缓,数艘平底货船停靠东岸,民工正借灯笼之光装卸麻包。

桥东立有石坊,刻“跃马”二字,坊下设石墩供人歇脚。桥西地势略高,可见西市东北角墙垣连绵,墙上开有券门,门内灯火通明,人声喧杂。桥头两侧各有军士二人值守,披甲持戟,目视往来行人。

渠岸遍植垂柳,柳枝半黄,垂及水面。沿岸石板路上车辙深陷,显是常年有重载车辆经过。西南方向传来暮鼓之声,自皇城顺风而来,凡三百响,标志夜禁将至。

易华伟立于跃马桥西侧石栏旁,目光掠过渠中往来舟楫。

宽达十多丈的永安大渠横断南北,在前方流过,一座宏伟的大石桥,雄据水渠之上。

永安渠接通城北的渭河,供应长安一半的用水是水运交通要道,这座跃马桥更是长安最壮观的石桥。

笔直的永安渠与永安大街平行的贯穿南北城门,桥下舟楫往来,桥上行以车马不绝,四周尽是巨宅豪户,在这样一个城市的交汇区内,那有丝毫杨公宝藏埋藏的痕迹。

暮鼓声尽,坊门将闭,渠上船只明显加快行程。一盏风灯自东而来,悬于舟首,在渐浓的夜色中划出昏黄的光痕。

易华伟转身对单婉晶道:“且先充饥。”

言罢引她折入桥南小巷。

巷宽不足两丈,地面铺卵石,两侧多为食铺。择一悬“刘家羊羹”布招的铺子步入,店内设五张榆木桌案,灶台砌于门左,釜中羊骨汤正沸。

二人择靠墙位置坐下。

易华伟要了两碗羊羹、一盘胡饼。羊羹以陶碗盛装,肉块沉底,汤面浮芫荽,旁置盐碟。胡饼烤得焦黄,表面撒胡麻。店内食客多为贩夫走卒,匆匆食毕即起身离去。食罢,易华伟取出十文钱置于案上。出店时坊正已率更夫巡街,呵斥迟归者速返本坊。易华伟对宵禁毫不在意,引单婉晶穿行于纵横巷陌中。

西行过三坊,街面渐宽。道旁槐树让位于桐树,树干粗需合抱。排水沟规制较朱雀大街稍窄,然砖石砌筑更为齐整,门楣皆饰兽环,显是权贵所居。每经坊门,皆见武侯持戟立于灯下,见二人衣着不凡,并未阻拦。

西寄园位于延寿坊东南隅,占两坊之地。北临永安渠,西接光德坊,东邻皇城。宅门南向,门前立双石狮,阶高五级,门楣悬“独孤”匾额。

易华伟未循正门,反绕至宅西夹道。夹道宽仅四尺,墙高两丈,墙顶覆瓦,间有棘刺。

易华伟驻步仰观,忽提气纵身,足尖在砖缝间两点,已立墙头。单婉晶依样而上,见墙内为一片竹林,竹径曲折,通向三重院落。

易华伟低声道:“此宅按九宫布置,北院属水,水井当在坎位。”

言毕掠下墙头,沿竹荫疾行。

宅内巡更者每刻一过,皆持灯笼挎刀,行路时步履沉滞,显是普通护院。易华伟总在巡者将至时提前转向,或隐于假山之后,或避入檐廊阴影。

单婉晶渐觉有异,易华伟虽目视前方,然每至岔路必毫不迟疑,似对宅内布局了如指掌。但对自己这师父的神异之处早已见怪不怪的单婉晶压下心中疑惑,默默跟上。

过中堂,穿月洞门,忽闻水声潺潺。

北院墙垣以青砖砌就,门扉虚掩,内中有井台石栏。院广二十步见方,东南角植梧桐一株,西北隅设石桌石凳。井台位于正北,以整块青石凿成,径四尺,栏高两尺,轱辘悬牛皮绳桶。

易华伟并未直趋水井,反隐身于梧桐树后。此时恰有两名守夜家丁自东侧廊庑行来,一人持灯,一人负弓。持灯者道:“北院今夜尤冷,井水竟冒白气。”负弓者答:“寒露时节,自是如此。速巡完回房赌两局才是。”

待二人远去,易华伟方闪至井边。

单婉晶见井栏刻有八卦纹样,坎位符号略深于他处,不由抬头看向易华伟。

易华伟以指叩击井栏,忽屈指成爪,扣住坎纹一旋。井栏内部竟发出机括轻响,轱辘轴心突现裂隙,显出中空暗格。

易华伟招了招手,便纵身入井。

单婉晶一愣,却毫不犹豫地跟着跃下,一入水,便感觉井水冰寒刺骨。

单婉晶在海边长大,这区区的一口水井自然不在话下,闭着气跟着易华伟下沉直达井底。

夜晚之际,光线难到,兼在水内,视力全派不上用场,只能凭感觉行事。

井底忽然开阔,居然与一条地下河道相连,两人遂朝那边潜去。

在狭窄崎岖,伸手不见五指的河道潜游摸索近十丈后,一方石块,从井壁上突了寸许出来。

易华伟唇角微扬,向半尺见方的石块用力按去。

在单婉晶期待的目光下,”轧轧”声响,在井底的窄长空间分外触耳。井壁缓缓凹陷下去,露出仅可容一人通过的入口。(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