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应招回都(第2页)
当前的楼氏还在高速发展,纳入既得利益群体的人,他们正处在朝气蓬勃的阶段。
其实,只要楼令不发昏,他活着的时候楼氏乱不起来,给二代打下足够牢靠的基础,但凡二代不瞎搞可以守成,二代懂得收买人心就会让统治稳定下来了。
谁一开始都不是天生的王者,也没有哪一个家族的统治在一开始就理所当然,可以是运气也能够是其它,武力打下了江山,一概会进入收拢人心的阶段。
若是大一统王朝,最怕得就是开国之后的继位之君太过雄心壮志,极其容易玩脱搞得葬送国祚。
从战乱走出来又能够跻身中枢的人,哪一个不是老狐狸?他们不一定比小辈聪明,可是一定会比小辈更加狡猾,给他们施展野心的机会,光靠演技就能玩死继位的新君。
所以,开国之君要么是死前带走那一帮老家伙,不然就需要祈祷继位之君千万别搞大事。
楼令没有给楼小白灌输过雄心壮志,相反从任何方面都在提醒楼小白必须谨慎再谨慎,宁愿错过机会也不在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投大注,赌输了就该及时收手,不要眼红玩命加注。
老实说,楼令一直在等着楼小白吃个大亏。
当然,不是拿过万或数万将士的死亡来当楼小白的教训,楼氏还没有到能那般挥霍的地步。
也就是说,真要是一万或数万大军对楼令来说不算什么,楼令会愿意承担那些兵力的损失让楼小白长教训。
可别觉得楼令脑子坏掉或太残忍,损失数万大军还能再拉出更多军队,只要继位之君能够长教训,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值得了。
以为只是家天下那样?
在现代,要是能够在可控的前提下,多得是国家愿意买个教训来让后续会掌权的人长教训。
出现了损失,为得是避免等他们掌权之后损失更为惨重。
过程中牺牲的人怎么办?很残酷,可是会被认为就是值得。
这个道理古人早就说得很明白,一段“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文字,重点就在“一将难求”上面,意味着某些人牺牲只要可以成全大局的需要,他们的牺牲就是最大的贡献。
当然了,统治者不会讲得那么透彻,乃至于会极力地隐瞒。
在需要寄阵亡通知书的年代,每一个收到亲人阵亡通知书的家庭,内容一定是他们的亲人在某一场与敌交战中多么英勇,直至战死前最后一刻还在履行军人的责任和义务,他的死亡不缺荣誉,是亲属的骄傲,也是国家的骄傲。
真要是战死在对敌前线,那么写并不会有什么错。
如果是被自己的国家拿去试验药物或其它什么人体实验而死,一样会写死在某个局部战争的与敌交战,信的内容都不带变化。没错,说得就是你啊——鹰酱!
“君上召唤了三次,入城不去谒见君上不合适。”楼令决定还是按照原定行程,先去见晋君周,不会因为下大雨就不去了。
雨下得很大。
若是心思重又多疑的人,很难免不会出现各种联想,例如怎么自己才刚到都城怎么就天气骤变,是不是老天在警示着什么。
撩开厢车窗帘的楼令向外看去,窗外街道两旁挤满了躲雨的人,哪怕他们看不到楼令的身影,刚才仍旧有许多人对着带有楼氏家徽的厢车行礼。
家徽?楼氏当然有家徽,并且不同人的车驾,规格会在明面摆得很清楚。
认出了车驾的规格,多得是晋人愿意向楼令行礼。这是楼令为晋国取得的成绩值得他们尊重,也是尊重楼令的权威。
楼令算起来是一个心思比较重的人,没有从街道上的人看出异常,还是出声唤来小种,吩咐道:“用最快的速度问清楚近期有没有值得关注的事情,尤其是都城内有没有出现异常。”
这个小种是熬的儿子,他在熬身体不太行之后,被熬力荐到楼令身边效力。
“唯!”小种浑身湿透透,眼睛也被雨水打得有点睁不开,应完声不忘行礼,倒退几步才跑步离去。
其实,队伍有携带雨具,只是楼令没有让队伍停下来,淋到雨的成员只能继续淋着。
倒也不是队伍全是死板的人,主要是装载雨具的车不停,拿不着雨具啊。
是不是楼令忘记该让众人披上雨具?当然也不是。他临时刻意那样做,为得是给“新田”的人见识楼氏私军的姿态。
当然不是变成落汤鸡的狼狈模样,而是令行禁止的姿态。
说到底还是楼令心思重,认为几个月不来“新田”之后,再次到来要让人印象深刻。
冒着大雨以行军姿态入城,并且队伍一点不乱?
懂得自然懂,会因此见识令行禁止该有的模样,联想楼氏强大到何等程度。
不懂?那他们完全不需要懂,懂了也是白懂。
楼氏进城的队伍在每一处经过的地方被注视,来到宫城广场停在距离宫门约一百二米之外。
“上前去请门。”楼令再次吩咐小种。
这是小种去而复返,带回了“无异常”的信息,也让林姒跟了过来。
路途上,林姒讲了一些该讲的话,让楼令亲自进行判断。
队伍停下来,披上雨具的命令也被下达,随行众人总算不用再被淋雨,只是浑身湿透难免会感到不舒服。
“等一下进城,你先去找董昭,请他安排宫人煮姜汤,再抬出来给外面的人。”楼令说着已经看到宫门被打开,示意林姒帮自己检查甲胄有没有露出来,有的话帮自己整理好。
这可不是楼令怕死……,他的确也怕死,可是小心总归不是什么错,公众场合一直会穿甲见人,只是有些场合甲胄需要用衣服遮掩起来。
“主上问有没有异常,是属下失职了吗?”林姒不得不问。
楼令对林姒不用隐瞒,说道:“我们刚进城就下大雨,有些迷信还是要信一信的。”
林姒立刻说道:“增加入城的甲士,我也立刻在城外做相关安排。”
楼令“呵呵”笑了几声,颔首道:“我刚回来‘新田’,家族有些动静是应该的。只是……,不要闹得太大。”
毕竟,楼令真的离开了“新田”有几个月的时间,国内外近期也是风云变幻得很,再怎么小心都不能算错。
真不是楼令笃定入宫会遭遇不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