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诸事(第2页)

到现在,魏氏有想着搬到楚地吗?从一系列行为去看没有相关迹象。

可是,楼令接到了晋君周的来信,里面提到魏氏无比渴望参与到接下来对楚国或宋国的讨伐。

晋国当然会讨伐宋国,只是没有到时候。

至于继续在楚地用兵?晋国扶立了楚君员,消息传到楚地各处,承认熊员为楚国新君的楚国贵族很多,也有拒绝承认熊员是新君的楚国贵族。

拒绝承认楚君员君位的楚国贵族,他们大多是楚地西北部的家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楚地西北部的贵族拒绝承认楚君员这位新君,他们是看到了自己的下场。 效忠了就该服从,哪怕指令很不合理。这个是当前的道德观念。

届时,要是效忠楚君员,结果楚君员让他们开城放晋军进入,不执行就是不忠,执行了之后身家性命朝夕不保。该怎么来选?

一开始就料到会有那种情况的晋国君臣一点都不慌,按照楼令留下的原定计划进行实施即可。

待在“新田”的楚君员很配合,他也不得不配合,表现得配合才有可能回去楚地,只有回到楚地才有翻身的可能性。

晋国君臣当然不会一开始就让楚君员非常为难,可以是先提一些无关紧要的小要求,再到提出的要求逐渐过分,玩得就是一手温水煮青蛙。

期间不免要给楚君员有回国的希望,可是晋国君臣根本不会放楚君员回国了。

在当前,有没有国君对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

血统正确的国君,哪怕只是一块招牌,起码可以被权臣用来团结所有人。

连虚君都不存在?只会是这个国家有点实力的都角逐君位,闹得个无法团结又遍处烽烟。

即便是到很久以后的现代,哪怕本国的首脑是某国的傀儡,也好过国家没有名义上的首脑。

楼令原本计划休养生息至少三年,计划在中间被打断。

现如今的晋国需要长期在楚地用兵,完全的休养生息肯定做不到。

只不过,楼令还是希望作为绝对主力的卿位家族可以轮流喘息,巩固已经占领的楚地,时间合适就讨伐宋国。

启动对宋国的战争阶段,必然要做好举世皆敌的充足准备。

一旦对宋国开战,便是晋国扫平中原列国的计划实施下去,其他国家不参战,后面也会找理由打上门。

最好就是三年或五年之后再启动对宋国的战争,期间做得准备包括打造攻城器械囤积起来。

因为有那样的计划,楼令才需要亲自去“榆林”巡视,也到与楼烦的边境走一圈。

说白了就是,真的到了要扫平天下列国的阶段,外部是否存在威胁要提前窥知,免得到时候两头都顾不上。

而到那个阶段,楼氏不能继续拖在义渠这边。

楼氏对义渠的堡垒推进战略已经实施了两年的时间,再过三年或五年仍然继续拖着,该说不说就是楼小白能力真的不行了。

离开对战义渠前线的楼令先前往“雍”城。

乌氏那些首领肯定被带到“雍”这一边,他们后面会被送到“太原”安置。

“你还要走?”娇姬也是刚知道这么回事。

这怪楼令疏忽了。

当然,没有灭掉乌氏之前,楼令也不敢保证可以短时间内实现目标。

“需要到‘榆林’巡视,再去楼烦那边看看狐氏的对敌进展。”楼令说道。

讲实话,娇姬一时半会没有想起“榆林”在哪。

所谓“榆林”就是原林胡人的栖息地,楼氏吞并林胡之后,在那一边选了个合适的地方筑城,成为当地的重要枢纽。

确实是该那样。

从上古到长久的以后,占领一个地方必须筑城,随后再迁徙人口入驻。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把占领区吃下来。

而筑城主要是防止遭遇突然袭击难以抵抗,也是为了减少驻军的数量。到后面?当然是提供迁徙而往的那些人,他们心里的一种寄托,事不可为有最后的抵抗屏障。

“我会迁徙一些原林胡人和秦人去‘陇东’。”楼令能看出娇姬有些懵圈,解释道:“那个‘陇东’就是乌氏的地盘。这一次我迁徙走的原乌氏人不多,后面会进行适当的迁徙,必须充填人口过去。你帮忙盯着点。”

娇姬完全听懂了:“那就是说,当地也会筑城,是吧?”

“小白那边的匠人、民夫、奴隶会有两到三个月的空闲期,他们会被调过去‘陇东’筑城。”楼令说道。

娇姬扶额说道:“三个月筑一城?是我近期没有关注家族的变化,还是你想到了什么新主意?”

“对战义渠的区域有一万八千多劳力,他们最少也修了三个月的兵堡。各种工具还是现成,比较麻烦的是收集材料。三个内肯定筑不起一座城,外围城墙初具规模不成问题。有成规模的外围城墙,当地也就有了像样的聚集点,我们在当地的统治就算初步坐实了。”楼令说道。

娇姬还以为楼令又搞出什么新花样呢。

那也是楼令一直在给娇姬惊喜,弄得楼令在娇姬这边好像变得无所不能了一样。

“将人手调走,小白那边……,不会出问题吗?”娇姬有点担心地问道。

楼令“哈哈”笑了两声,说道:“真有问题,也是对小白的考验之一啊。”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一句话真的不是废话,更不是屁话。

一个人要是没有承担过压力,真遇到挫折之后,心理防线很容易被瓦解,导致一瞬间的崩溃。

让一个人总是顺风顺水,不止是会觉得顺顺利利乃是理所当然,碰上了事立马就是手忙脚乱,再导致前功尽弃和满盘皆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楼氏弱小的时候,当时楼小白并未出生。 等娇姬嫁到楼氏,楼令就以很快的速度蹿起,家族每一年都在变得更为强大。

楼小白出生那一会,当时的楼令已经是晋国的司马。

哪怕司马这个官职的权力在晋国缩水了很多,耐不住楼令学韩厥玩越权,并且楼令还在担任司马一职期间干了不少大事。

在楼小白学会记事的时候,原本担任司马一职的楼令已经变成卿大夫之下第一人的中军尉了。

而楼令担任中军尉的时间并不久,更像是稍微过渡了一下,不足两年夺取到了卿位,顺便还灭掉了栾氏和韩氏。

父亲越来越厉害,导致楼小白在成长阶段几乎没有遭遇到什么挫折,看见得只是楼氏不断不断在变强,靠拢到楼小白身边的人也是各种讨好。

对于艺人来说,成了明星会让周边全是好人。

有一个手握重权的父亲,并且出生在实力强大的家族,二代身边还能少了阿谀奉承的跟班?他们待在那种环境太容易不知道天高地厚,还基本是要什么就能立刻有什么。

所以了,二代多犬子,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简单到因为他们压根算不上得到真正的历练,父亲还活着的时候看似一些正常,等老父亲一死……,多得是二代连守成都办不到。

娇姬还是很赞成让楼小白获得真正的锻炼,只是她也知道压根不存在什么真正的锻炼,可以说楼小白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在可控范围之内。

什么叫真正的锻炼?自己去从无到有打拼是一项,这个“无”包括不给人脉;也能够是老父亲给儿子一定资金创业,其它一概不管。

什么家庭才能够历练时期,手里有大批军需可以用,麾下还有一万以上的大军啊?这只能说是在欺负人。

楼令心还是不够狠,真的够狠就该将楼小白逐出家门,顶多就是派人盯着不至于饿死,不被野兽或人杀死,其它放任。

秦孝公就心够狠,把自己的太子嬴驷给罢黜了再流放山野。

得到充分历练的秦惠文王继承君位,干成的大事可不止一件。他干成了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和南下商於,定鼎了秦国的绝对霸主地位。

如果杀了商鞅的秦惠文王没有干成那一番事业,秦惠文王的身后名绝对要烂大街,秦国能不能成为列国争雄的最后赢家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道。

没有巴蜀,光是秦地与陇右,顶多就是有割据的资本。

有关中、陇右再加上巴蜀,才真正具备王霸之资!

秦惠文王很溺爱自己的子嗣,搞得秦武王举鼎而亡,除了被迫去燕国当人质的嬴稷,压根就没有一个成气候。

后面的汉文帝,他就借鉴了秦国玩储君养成,只是仍然不够狠。到汉武帝则是玩过头,往后除了有过吃牢饭和颠沛流离的汉宣帝,皇帝是一代比一代不如。

来到“雍”安排好了后续的楼令走了。他带上三千人,配上八千匹马以及将近五百辆车,开始了这一次的巡视。

喜欢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请大家收藏:()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