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新的目标(第2页)

他们的人口约有四十来万,还有无终这个忠实的盟友,尤其是可以得到其他狄人和戎人的人力物力的补充。

鲜虞比义渠强大不少。

范氏的实力不比楼氏。

看出问题所在了吗?

同样的一套战略,不同的家族去实施,针对的敌人不一样,执行过程的难度和结果不可能保持一致。

另外,要不是范氏也使用堡垒推进战略,他们本就受到鲜虞干涉治下,时不时也会被鲜虞入侵,状况并不会比执行堡垒战略之前好受多少。

要说存在区别,无非就是范氏一直受到内部叛乱困扰,改为切断鲜虞对治下狄人、戎人的支持,双方变成了划线互相放血。

仅是那一个区别,实际上就很大了。

至少范氏境内的威胁降低,生产环境一下子变好。

知道稳固的后方对一个势力有多么重要?可以说决定了该势力的兴衰与存亡!

在对付义渠上,肯定是楼令存在急于求成的心态。

想当初,楼氏历年用在针对秦国的兵力,起初还能超过一万,后面变成三五千。

只是……,对付义渠与秦国真不一样。

秦国虽然是半农耕半游牧的状况,主要粮食还是依赖土里长出来,一旦被长期袭扰导致无法耕作,粮食减产就是一项很致命的问题。

楼氏足足袭扰了秦国五六年的时间,之前秦国还遭到过重创,搞到秦廷最后受不了主动迁徙了。

义渠的主要粮食来源并非农耕,狩猎、采集和放牧的比重并不低,也存在与某些势力的贸易。

比如说,楼令就明确知道乌氏正在帮助义渠,持续不断给义渠运输物资。

本来就打算对乌氏动手的楼令,攻打异邦其实也不同非要有开战的名义,明确知道乌氏站在义渠那一边只是显得更加名正言顺。

所以,义渠要是龟缩不决战,大不了楼令这一次过来只当是为了收拾乌氏而来。

乌氏又是什么势力?他们位处秦地的西北边,只是更加西边。

这个乌氏主要依赖游牧,栖息的区域以平原为主,有点要命的地方是势力范围内不缺森林。

在森林环境作战?作为晋国一员的楼氏可不怕这个,尤其是乌氏境内以平原草场居多,太适合大兵团进行会战了。

“父亲要对乌氏动手?”楼小白得知这一件事情:“义渠人能够一直坚持,离不开乌氏在后面供应粮秣,的确不能放任乌氏!”

“先等等,等上个把月。一旦义渠不集结大军过来,为父便去攻打乌氏。”楼令说道。

战略分主次。

可以楼氏对付义渠是首要。

也能够将在支援义渠的乌氏当成必须铲除的势力。

说白了就是,主次并非一直固定,失去来自乌氏支援的义渠会变得更好打,当然是变成优先剪除乌氏了。

楼令一边视察对战义渠的前线,另一边派出大批斥候前往乌氏侦察。

当然不是楼令初步重视乌氏,很早之前就有派出人手探索,后面还派出商队与乌氏进行贸易,早就探查到乌氏主要部落的牧场都在哪,摸清楚他们的游牧规律了。

“乌氏的牧畜要比义渠多得多,兼并乌氏可以获得大批的马牛羊。”楼令记得秦国在兼并乌氏后就大大肥了一波?

楼令没有记错,秦国兼并乌氏不止获得了大批的牧畜,更是让秦国有了一大群牧奴。

乌氏是被秦国所兼并,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消灭。也就是有乌氏的不少部落首领投降了秦国,成为秦国权力架构的一部分。

到秦庄襄王时期,秦国的五成战马仰仗于乌氏这个地方提供,倒是养马人出身的老秦人将传统手艺给放下了。

秦国屡屡发动大战,乌氏却是能够保证秦军的军马补充,除了乌氏的人擅长养马之外,肯定是那一片区域水草丰美脱不开关系啊!

“乌氏有多少人口,可以动员多少人出战?”楼小白缺乏相关的资料。

楼令随口答道:“乌氏的总人口不会超过七万,他们的社会组织跟义渠不一样。”

换而言之,显示出了义渠人的特别之处,他们跟鲜虞并列,属于是较为团结且社会组织比较高的异邦。

这一等,楼令对战义渠的前线待了一个多月,期间率军突入二十多里,想要勾引义渠首领冒险。

义渠的反应却是龟缩再龟缩,摆明就是义渠首领没有冒险解决楼令,进而瓦解楼氏对义渠的攻势。

本就只是抱着试一试心态的楼令并没有多么失望,事不可为也就率军撤到后方,没有当即马上离开,还是继续等了二十天。

楼氏这边在两个月内有大动作,总是需要给义渠缓冲的时间,说不定义渠首领得知楼令率军离开前线,为了面子或觉得是一个好机会,尝试将战线往前推呢?

结果,楼令二十天又白等,义渠人像往常那样小股人马袭扰,丝毫没有集结大军逆推的迹象。

在一场战役之中,两月的时间可以很长,也可以定义为很短。

很多灭国之战一打就是数年才是一种常态,反倒是很快分出胜负才显得令人意外。

某天,楼氏在一场会战中消灭义渠,花费的时间只有十来天,难道不将之前的准备算进去?

“我带走一个‘师’,你母亲会去‘雍’。你专注做自己的事情,不用刻意去陪伴。”楼令进行强调。

作为妻子或母亲的娇姬一直都很优秀,只是作为儿子的楼小白有些政治体面应该维持,比如长时间跟父母没有见面,有机会多进行相处。

“对,你专注做自己的事情,不用特别在乎我。”娇姬也跟着说道。

楼小白犹豫一小会才说道:“父亲要新开辟,儿子确实不能离开前线。”

既然没有继续等的价值,楼令当然是率军离开,转为向“吴阳”进发。

他们需要先到“吴阳”的原因很简单,那边事先预备了很多马匹和车辆。

楼令带一个“师”会是全员骑马或乘车的部队,试图用最快的时间重创或一举将乌氏消灭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