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变局前夕(第2页)

大群的舞者,男女都有,他们排着队进入大殿,选择好方位静立,等待音乐奏响再翩翩起舞。

出现的动静让在场的人议论起来。

事先不知情的晋人,他们压不住情绪,感慨可算是能够搞这种场面了。

晋国强大起来早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奈何没有打破陈规,明明极其强大却没有“大型乐团”的配置,闹得一点都不像是诸侯之长。

那就对了!

历代周天子不给晋国使用全套乐器的资格,为得就是告诉世人:晋国的诸侯之长是自封,从来都没有得到天子的承认。

连享有全套乐器资格都没有的晋国,的的确确会闹得诸侯之长像是自封,真不知道历代晋君怎么能够忍受。

在齐国衰败下去之后,可是晋国顶起来在守卫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提供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庇护,到晋昭公才用不再敬献礼器给周天子来进行抗议。当时在位的周景王提出质疑,还骂晋国之君是背祖忘宗的混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打到身上才知道有多么痛,是不是? 甭管晋国抱着什么目的,真就是守卫了周天子的王座,并且提供了庇护。

周天子非但不感谢晋国的付出,还屡屡鼓动齐国给晋国捣乱,甚至都干得出与楚国私下联络的事情。

要说周王室是因为晋国发生“曲沃代翼”事件而厌恶,可是“曲沃代翼”发生之后,周厘王认可了晋国的小宗代大宗,也对小宗对大宗残余人员的清洗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啊。

最终要是晋国取代了周王室,历史给出的评价会是周王室对晋国的提防没有错。问题在于晋国最终没有取代周王室。

在当初,楼令劝说晋君周执行取代周王室的计划,理由之一就是周王室对晋国辜负了太多。看似有犹豫的晋君周听楼令那样讲,点头认可了楼令的计划。

君不负我,我不负君,当代人还是讲这个的。

晋君周在让“大型乐团”演奏之前,提到了晋国被周王室误会甚多,讲那些话的时候表现得愤愤不平。

便是在场的列国之人,他们也要承认周王室对待晋国确实不地道,进而对晋国君臣要干僭越的事情能够理解了。

只是,理解归理解,要能立刻告辞,不少列国的人恐怕很难继续待下去。

他们明知道晋国君臣要行僭越之事,留在现场见证而什么都不干,传出去就是站在晋国这一边了。

所以,安排僭越行为的晋国君臣,其实就是对列国进行试探。

这种试探很有必要,观察一下列国君臣派来的代表,有代表跳出来挑错,证明他们会反对晋室取代周王室,接下来晋国就该知道需要动手了;没有代表跳出来,他们会传话回国,一样可以从列国接下来做什么,借此观察到列国的态度。

因此,很多看似扭扭捏捏的试探并不是多余,起码可以刺激到有敌意的人,己方先做好一应准备,迫使有敌意的一方抢先动手,占据被动反击的道义。

真要是列国的人什么都不干,晋国也可以营造出获得天下人心的舆论。至于列国真正的态度是什么?到那个时候已经不再重要。

仗着确实有实力不玩虚的?多少强国就是这样搞,内部人心未能统一,外部弄得举世皆敌呢。

拿逼迫对方先动手来说事,外人怎么看待另说,起码内部宣传起来更容易形成同仇敌忾的氛围。

恰是懂得师出有名的道理,无论能不能打赢战争,士兵认为就是在干正义的事业,历朝历代就没有士兵患上战争创伤这种说法。

有点意思的情况是什么?西方文化入侵之后,很多歪屁股的主创。他们在古代背景影视作品会搞士兵出现战争创伤的虚构主义。

真论华夏文明有那样的人会怎么来定义?

喝咖啡反而容易困是一种过敏反应,可是东大的人很难有这种认知。

上了战场或下战场后出现情绪反常,人们其实只会简单定义那个家伙就是一个胆小鬼。其它说法一概视为狡辩。

不信?

没当过兵吧?找当过兵的人问一问。

一场欢宴进行到隔日天色放亮。

那些不想在大殿待到隔天的人?他们再不想也得待着,提前走不止是不合群,还是对晋国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胜利有意见。

目下谁都担忧会成为晋国下一个开刀的目标。

若是列国之君在场,他们是君主的身份,会有办法离场。

只是作为代表?他们要顾忌的地方太多。比如反对晋国僭越,有可能引来晋军的入侵,仅是会可能遭遇入侵就不是他们所能承担的后果。

所以,好些人干脆将自己灌醉往案几上一趴,省得清醒着感到糟心。

楼令并不容易醉,到后半夜被晋君周召到陛台之上聊了很久。

而晋君周假装醉意,说了一些平时不会说得话,可以是向楼令吐心里的苦水,也能够是借机进行试探。

该说的楼令都会说,不能说的一字没提。

一阵子聊下来,晋君周明确楼令无意更改策略,追求的是消灭旧有列国,再对周王室取而代之。

另外的其它事情,主要集中在新近夺取土地的分配上面。

假装醉了的晋君周为公族进行争取,看着没一点醉意的楼令直接拒绝公族分润,说法更是非常直接,寸功未立的公族哪来的资格进行分润啊?

没有功劳就不能分润?以前不是这样。

列国的公族封君,他们确实可以屁事不干,得益于血统吃得满嘴流油。

这不是晋国的政治格局变得不一样了嘛。

楼令甚至劝晋君周别管那些烂泥扶不上墙的公族,真想扶持一些公族,最好挑选弱小的封君。

主要是家大业大的封君彻底烂掉,反倒是封地小的封君还有进取之心。

所以,楼令奉劝晋君周真想有可以用的公族封君,应该让他们得到足够的锻炼,可以先安排到楚地打治安战。

晋君周不是假装喝醉了吗?他不用第一时间给楼令答案,完全可以想一想建议对不对或有没有陷阱,哪一天拿好主意再假装想到有这么一回事,拿出来跟楼令进行讨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后,晋君周要赏赐楼氏一套乐器,尽管楼令对现在的音乐欣赏不来,还是答应接受赏赐。 那就不止是有没有一套乐器的事,涉及到够不够资格拥有组建“大型乐队”的资格。

在这样的前提下,楼令给予晋君周建议,最好是所有卿大夫都给予拥有打造全套乐器的资格。

“这样能稳住其他卿大夫,不使他们迫切想对周王室动手。”楼令当时是这么说的。

道理让晋君周听进去了。

甚至晋君周都想着所有卿大夫都开放拥有全套乐器的资格,至于同一个卿位家族的卿大夫会不会出现矛盾?晋君周可以等着看好戏。

天色放亮之后,殿门被打开,与宴者可算能够离开。

楼令当然不会留在宫城,回到家也不是马上梳洗睡觉。他先了解有没有亟待处理的事情,处理完了又看了一些楼小白送回的战报,折腾到下午方才入睡。

那是娇姬不在“新田”这一边,要不然她可不会让楼令那样不爱惜身体。

一睡直接来到隔天中午才醒过来的楼令,享受了很久没能做的躺在床上发呆,期间又睡了一个回笼觉,直至临近下午才真的起床。

“宗主,众贵族与列国之人送来礼物。”林姒说着将一大叠礼单放在旁边的案几上。

楼令正在穿衣服,说道:“派人去‘太原’,告知我回到‘新田’的消息。”

“诺。”林姒先应下来,才说道:“正午宫中来人,交代君上需要宗主提交有功将士名单,以及给予赏赐的建议。”

其实,那是出征得胜归来的主将,在休息三天之后,才会送到国君手上的事情。

不过,只会有赏罚名单,才不会教国君怎么落实赏赐。

“君上为什么会显得急切呢?”林姒不是其他人,很多话可以直接问。

楼令穿好衣服,落座下去一边喝粥,另一边说道:“对很多人来说是大喜事,相反对我们这位君上会是很苦恼的事情。他不过想让我为其背书,不想大肆赏赐某些人。”

林姒问道:“那宗主这一次会帮国君吗?”

楼令笑而不语。

很多锅不适合君主亲自来背,想处置一些人最好也是借他人之手。

这就是国君之下第一人愿不愿意配合的重要性了。

楼令大概能够掌握晋君周当前的心态,什么需要配合,又有哪些需要点醒,只能说一件又一件慢慢来落实。

“从国家到个人,一致正在处在变局前夕,能不能赶紧办成确实是无比重要。”楼令幽幽地说道。

晋君周再一次想要扶持公族,或许是对公族没有完全死心,何尝不是极度缺乏安全感呢?

处在那种状态的晋君周,他行差踏错一步可不止会影响个人的命运,也将决定晋国的未来啊!

喜欢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请大家收藏:()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