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8章 自责(第2页)
"会永远站在你身边…"
看着七夏,易年只觉得自己的眼睛红了。
下一刻,小手覆上她的。
掌心相贴处,有什么东西在悄然复苏。
或许是斗志,或许是希望,又或许只是最原始的不甘。
他忽然想起师父最后的话:
"天机算不尽,人心。"
是啊,再完美的谋划也算不尽人心。
但有些东西,不需要算计。
比如她的信任。
比如他的坚持。
比如他们共同走过的,那些刀山火海。
洞外的风雪不知何时停了。
一缕晨光穿过云层,照在相拥的两人身上。
七夏的话像一束光,刺破了易年心中厚重的阴霾。
他没有立刻回答,只是静静地望着她。
那双皓月般的眸子亮如星辰,里面盛满了对他的信任与期待。
她的指尖还贴在他的心口,掌心传来的温度,仿佛能直接熨烫进他的灵魂。
易年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忽然伸手,将七夏紧紧搂入怀中。
"谢谢…"
这两个字很轻,却重若千钧。
七夏先是一愣,随后眼泪倏地落了下来。
不是悲伤,而是释然。
她太了解易年了,知道这句"谢谢"背后,是他重新挺直的脊梁,是再度燃起的斗志,是那个永远不会被击垮的少年郎,终于回来了。
她将脸埋在他的肩窝,泪水浸湿了他的衣襟,可嘴角却高高扬起。
第二天清晨,久违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雪后的青山上。
洞外的世界银装素裹,积雪反射着璀璨的金光,连寒风都变得温柔了许多。
易年站在洞口,深深吸了一口气。
没有了幽泉的侵蚀,空气格外清新,带着松雪与泥土的气息。
七夏从身后抱住他的腰,眼睛从肩膀上露出,开口道:
"看,天晴了…"
是啊,天晴了。
易年望着远处逐渐消融的雪线,忽然觉得,或许这场灾难带来的不全是毁灭。
被幽泉肆虐过的土地正在自我修复,那些深埋地底的灵脉反而因祸得福,变得更加纯净。
正午时分,易年敏锐地察觉到空气中的变化。
原本枯竭的天地元力,此刻正以缓慢但稳定的速度回归。
丝丝缕缕的灵气如同春雨,滋润着干涸的经脉。
他尝试运转功法,久违的青光终于在掌心亮起。
微弱如萤火,却足以让人欣喜若狂。
"七夏!"
他转身握住她的手,将那一缕青光渡入她体内。
七夏舒服地叹了口气,苍白的脸上终于有了血色:
"回来了…"
接下来的两天,天地元力的恢复速度越来越快。
到第三天黎明,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山洞时,易年周身突然爆发出璀璨的青光。
真武境界的威压毫无保留地释放,震得洞顶的冰凌簌簌落下。
七夏几乎同时睁眼,凤凰翎上的火焰纹路亮如朝阳。
二人相视一笑。
巅峰状态,终于回归!
片刻后,易年低头看了看自己。
衣衫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渍和破洞。
头发乱糟糟地束着,还夹杂着几根枯草。
脸上胡子拉碴,活像个野人。
七夏也没好到哪去。
她的白衣早就变成了灰衣,袖口被剑气割得七零八落,发间的银簪也不知丢在了哪里。
可就是这样狼狈的模样,在晨光中却美得惊心动魄。
尤其是那双含笑的眼睛,比世上任何珠宝都耀眼。
"我们该换身衣服了…"
易年笑道。
七夏转了个圈,裙摆上的破洞随风飘荡:
"我觉得挺特别的,独一无二。"
是啊,独一无二。
就像他们共同经历的这场劫难,就像他们生死与共的誓言,就像…
易年忽然伸手,将她拉进怀里,低头吻了下去。
阳光洒在相拥的两人身上,将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踏出山洞的那一刻,刺目的雪光让易年微微眯起了眼。
整座山谷银装素裹,积雪足有半尺厚,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七夏跟在他身后,两人的脚印一深一浅,在纯白的雪地上蜿蜒成一条细线。
北面的景象让易年停下了脚步。
那里本该有一座小院。
青竹围成的篱笆,爬满藤蔓的柴房,窗前那株每年春天都会开花的桂花树。
师父的躺椅总是摆在院中,阳光最好的地方。
西边的石桌上刻着棋盘,是他和小愚偷偷用剑尖划出来的…
现在,只剩下一片平坦的雪原。
篱笆断了,柴房塌了,桂花树连根拔起,倒伏在远处的雪堆里,干枯的枝丫像老人伸出的求救的手。
易年站在原地,忽然觉得呼吸有些困难。
二十年的光阴,就这样被一场大雪轻描淡写地掩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