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半鸽 作品

482.雷天师的登仙路(万字三合一章节)(第2页)

凤凰风明振翅。

白骨顿时散架。

但风明面上并无志得意满神态,而是左右看看。

距离此地相当遥远的地方。

忽然,泥土翻动。

一块灰白的骨骼,从地下升起,翻到地面外。

骨骼上有红光闪烁。

红光以骨骼快速凝聚,显化为人的模样。

正是巫真贾显庭。

他长长呼出一口气。

若与那凤凰死战到底,他还有其他手段,但无信心反败为胜。

先前的谋划已经失败,不如尽快谋求脱身。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普光尊者他们那边,可能另有动作。

至于灵山……

贾显庭正转着念头,突然身体在原地一僵。

他深吸一口气,转过身来。

不远处,草地上不知何时多了另一个人。

灵山十巫之首,巫咸赵谦然。

贾显庭的老熟人,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他的老对手。

赵谦然一如往日,平静宁和。

但他此刻一言不发,脚步不疾不徐,走向贾显庭。

…………………………

与此同时,也在五代十国这方人间的天地间。

某处天穹之上,忽然开始剧烈震动。

原本湛蓝的天空,忽然开始化为青碧色。

风云激荡,虚空波动间,天穹上似是出现一片锦绣文章,字字如大日悬空。

但这篇锦绣文章此刻却有四分五裂的征兆,仿佛随时要瓦解。

在这一刻,身处须弥的唐皇张晚彤,静静坐在湖边,闭上双目。

楚昆静静站在一旁。

楚羽则转身离去,开始镇封须弥通往各方人间的虚空门户。

而在同一时间,其他各方天地,也一同行动起来。

元墨白离开龙虎山,来到大同,轻车熟路,像上次一样,镇封大同通往外界的虚空门户。

张徽则是前往归藏,通知萧春晖、孟少杰的同时,镇封归藏门户。

地海内,黎天青主持下,地海门户同样开始封闭。

此前同样得到雷俊通知的灵山中,灵山巫王皇甫琦传讯给赵谦然命其便宜行事后,同样暂时封闭灵山通往五代十国人间的虚空门户。

而在娑婆内,王归元在地缝中则无奈苦笑。

虽然,白湄和他都留在娑婆。

但按照他的想法,自然是将娑婆也镇封起来比较好。

尤其娑婆还有堪忍世界,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转为寂灭净土。

但偏偏此刻无法展开。

不是因为昔日普光尊者乃佛门金身尊者而他王归元当前修为境界尚不足。

而是因为雷俊阻止人间提前合流,正震动娑婆中的玉清弥罗洞天。

玉清弥罗洞天所处位置,又正好用于填补娑婆先前虚空缝隙。

故而不同于早先普光尊者那时的情形,眼下就算王归元以堪忍世界封闭娑婆,结果也可能因为玉清弥罗洞天和虚空缝隙的缘故,被人从外界将娑婆重新洞开。

王归元对此唯有轻叹一声。

而在五代十国人间中,突兀出现的青碧天穹,震动多时。

伴随虚空动荡,天穹中闪耀光辉的锦绣文章,渐渐开始支离破碎,文字离散。

如此一来,仿佛大堤决口。

文章瓦解后,渐渐地,那片青碧天穹中,开始有门户若隐若现,似要渐渐为之洞开。

受此影响,另外一方天地,也动荡虚空,仿佛与之呼应,渐渐有降临五代十国人间的征兆。

曾经,令此方人间中人为之疯狂的大矩。

远方,大矩的虚空门户,亦开始在天地间若隐若现。

大明人间,岑若朴正有些焦急地看着手中用以祈天祷告的笏板,面色有忧有喜。

其恩师周天道人,已经自域外虚空的沉眠中苏醒。

为了这次的事,他强忍自身不适,短时间内坚持,耐心等待。

得到他的回应后,岑若朴连忙禀报道:

“师尊,提前人间合流一事,似是受阻,但碧落已有重开迹象。”

“人间提前合流受阻,当重整其事。”周天道人开口。

他与普光尊者、善智慧尊者乃至当初身死的黄金汗昂沁夫等人都不相同。

人间合流,对他而言至关重要。

人间合流不到来,不论是各方人间还是九天十地,对周天道人来说,都不是安身之所,意味着他将被迫继续滞留虚空。

而如此缺陷,他却难以对包括自己弟子在内的其他人宣之于口。

可是阻挠人间提前合流的人,出手果断狠辣,把握入微。

以周天道人之能,在不能直接降临人间的情况下,短时间内亦无法找出对方下手坏事的具体位置,欲要反制也不可得。

等费尽心思找到,早已经来不及。

“雷音寺和金刚界两派僧人皆言,当前无法找出对方出手的具体方位,亦不知具体何人动手,有多少人到场。”岑若朴艰难开口。

稍微顿了顿后,他补充道:“师父,普光尊者和雷音寺,似是另有所图,但当前详情不明。”

周天道人的声音听不出情绪波动:

“普光,终究还是不甘心。”

但对他来说,则没什么好不甘心的。

倒不如说,碧落重开,天宫旧属回归,正是他的机会。

如果人间合流当真无法提前到来,那他当前窘况,最后一线机会,便着落在一个人身上。

天宫旧属领袖,道家符箓派仙境真君,高天随。

“普光,为师大约能猜到他去向何方。”周天道人言道:“为师先赴碧落一行,你去见雷音寺中人。”

岑若朴手持笏板,连忙向天一礼:“是,弟子遵命。”

同一时间,空桑中,善智慧尊者跏趺而坐,沉思不语。

金刚界佛部之主毗摩舍安静侍立在旁。

片刻后,善智慧尊者开口说道:“关于龙虎山天师府几人的行踪,仍无准确消息?”

毗摩舍:“是。”

善智慧尊者再次陷入沉思。

毗摩舍:“尊者,归墟那边?”

善智慧尊者:“当前仍在闭关,已经确定不参加这次的事。”

毗摩舍闻言,顿时也为之沉默。

提前促使人间合流,终究还是没能成行。

而碧落却可能因此重新洞开。

这对善智慧尊者和空桑佛门而言,并不完全是好消息。

相较于普光尊者同周天道人,善智慧尊者反而对碧落和天宫旧属当前疑虑更多。

人间合流当前不到来,碧落却重开。

如果当中天宫旧属强者当真众多,那在眼下的环境中,他们也会尝试占据更多的九天十地。

不与之合流,空桑会否也成为目标之一?

眼下当然可能是夺回须弥的机会,但善智慧尊者本身当前身体状况不佳,关于大唐修道界几个顶尖高手的行踪又不明朗……

“通知阇底罗、哈森他们。”善智慧尊者徐徐说道:“暂时关闭空桑门户。”

毗摩舍当即结印为礼:“是,尊者。”

相较于周天道人的失望和善智慧尊者的戒备,普光尊者此刻相当平静。

平静的同时,亦坚决。

虚空中,他端坐在紫金钵盂内,静静看着面前的古钟。

普光尊者这一刻,亲手撞响了古钟。

古钟震荡间,并无声音发出。

只有一圈又一圈仿佛凝结为实质的波纹,不断向外扩散。

但这些波纹扩散到一定范围后便纷纷停止,然后累积。

于是,渐渐有极为粗大的光柱,笼罩中心处的普光尊者和那口古钟。

在普光尊者撞钟的同时,他身边佛光涌动,渐渐凝聚为一尊化身。

这化身却是道人模样,看上去鹤发童颜,身着道袍与丹鼎一派圣地纯阳宫传统服饰相近。

赫然是昔日蓬莱人间道国中央黄帝“严克济”重现。

并且,眼下近在咫尺,普光尊者化出的这尊道门化身,不再是九重天修为,而是已经居于九重天之上的道家丹鼎元神仙人。

这道人化身抬手,开始和普光尊者你一下我一下,一起撞响古钟,交替往复。

钟声中蕴含的道理意境,交织先前,开始出现变化。

同时兼具佛门法蕴和道门法蕴。

于是,笼罩古钟的巨大光柱在虚空中蔓延。

仿佛铺展开一条全新的道路。

道路徐徐蔓延,消失在茫茫虚空间。

延伸向,九天之一的蓬莱。

普光尊者,没有选择尝试夺回自己先前占据的娑婆。

虽然,那里有对他至关重要的法仪。

但正因为如此,大唐修道界可能对那里虎视眈眈。

而蓬莱,多年来如同大唐道门后院一般。

普光尊者也仿佛再难踏足。

但他毕竟已经登临仙境,成就佛门金身,经过这些年以来的不断揣摩钻研,他终于有了些新的收获。

尤其在当下碧落重现,而蓬莱有天宫遗迹,双方隐隐干涉的情况下,让普光尊者有了重新进入蓬莱的机会。

不似有空桑作为退路的善智慧尊者,眼下普光尊者需要先确保自己有所收获。

有人间可能提前合流,吸引对方注意力。

有苍寰之战,巫真贾显庭企图浑水摸鱼。

有碧落重开,天宫旧属回归人间。

凡此种种,能成固然最好,不能成,皆是当下他真实意图的掩护。

虽然,他当下凭空开辟前往蓬莱的道路,亦需要相当时间,但眼下唯有尽力一试。

不同于十地中的黄泉、地海、无间等地,位列九天的蓬莱即便有陷阱,也不似黄泉那般凶险。

至不济,最坏结果,似周天道人一般,转投天宫旧属。

普光尊者不希望走到那一步。

他目光宁静,收了紫金钵盂托在手中,持九环锡杖,在古钟衍化而成的道路中前行,向远方而去。

与此同时,身在青杏山地下,强行堵塞地脉长河迫使其分流改道的雷俊,忽然心神微微一动:

“蓬莱么?这样看来,是普光尊者?”

他微微颔首,手中多出一杆类似拷鬼棒的存在。

却是许元贞炼制的散灵棒。

雷俊座下闪动紫、金、青三色光辉的法坛保持不动。

那散灵棒则被他向前投入地脉灵气长河中。

虽然没能将汹涌的地脉长河当场击散,但让“水势”顿时为之一缓。

受此影响,雷俊当即开始更主动导引地脉长河散流,速度比先前更快,以节省出时间。

待灵气长河彻底改道之后,雷俊起身。

大明人间同五代十国人间相通的虚空门户,仍有天地灵气往来。

相关变化彻底平息,还需要些时间。

但大唐人间在孤云原和大小关山通往故宋人间的虚空界域,已经趋于稳定,不会再重新洞开。

各方人间之间合流征兆仍在,相互吸引仍在,但远不如先前迫切。

强行的人为改变,被强行再次遏制。

光辉凝聚的三层法坛渐渐散去。

雷俊携天师三宝,离开地下。

散灵棒成功为他争取到时间。

雷俊飘然前往蓬莱。

得蓬莱之海中观天台接引,雷俊前往那里,不需要专门的虚空门户,一如早年李航、沈溪他们往来。

彼时沈溪、李航等人需要消耗符箓,而对如今的雷俊来说则不在话下。

雷俊在虚空中穿行。

虽然已经离开大明人间,但冥冥中,他感觉到,包括大明人间通往五代十国人间的虚空门户在内,各方人间方才为之减弱的天地灵气往来,这一刻彻底恢复至先前正常模样。

雷音寺、空桑佛门和周天道人师徒营造的人间提前合流迹象,彻底消失。

风停了。

自大唐人间青山巅,八十一年前那场风,正式停了。

在这一刻,雷俊的肉身与神魂,悄然生出变化。

他平静以对。

最近两年来,他已平稳走过一条路,一条独属于他的路,逆行一年,顺行一载。

他以九重天五层圆满的修为,经过大矩、娑婆、玉清弥罗洞天、两晋人间、黄泉、故宋人间后,再途经罗渊。

身入罗渊后,雷俊本身,开始出现变化。

并非因罗渊而起。

而是仿佛时光倒流一般,雷俊五炁朝玄之境不复存在。

他修为境界,在那一天竟仿佛倒跌回九重天四层境界。

雷俊对此无半分惊疑之意。

他仍然平静游走于罗渊、今汉人间、太清度人洞天。

在他离开太清度人洞天,走下大汉龙虎山时,随着他迈下一个台阶,自身修为似也随之下个台阶,跌落至九重天三层境界。

雷俊仿佛全无所觉,继续淡定而行。

他离开今汉人间,走过蓬莱,进入地海。

步入地海那一刻,仿若时光倒流,他修为境界再降,落回九重天二层境界。

离开地海,走过大同,雷俊一一故地重游,自身修为继续回落,跌至九重天一层境界。

他安之若素,重回大唐人间,先过大唐帝京洛阳城,继而一路西行。

抵达昔年大唐金刚寺遗址前,雷俊不复九重天大乘之境,修为滑落至八重天四层。

到他重返天师府,入后山祖陵祭拜历代祖师,修为落至八重天三层。

再出天师府,赴川西雪岭,东海之外,入归藏,其后返回大唐人间。

那一天,雷俊修为回落至八重天一层境界。

复又北上,前往晋州、泽州一带,足迹踏过晋州叶族旧地。

自身修为回落至七重天境界。

南下,来到与龙虎山所在信州遥遥隔江相对的江州林族祖地旧址。

然后重返天师府,越过大江那个瞬间,雷俊修为回落至六重天境界,重回中三天。

在府中静修一段时日,修为倒退回五重天境界。

于是接下来,他自身修为实力,仿佛时光长河倒卷,自五重天再进一步下落至四重天,下落至下三天层次。

然后,三重天……

二重天……

一重天。

到雷俊某一日泰然重返山下道童院附近。

终于,他再无修为可言。

除了身心暂时仍葆青春不见苍老外,如凡人一般。

雷俊对此早有准备,预置灵符、法宝,令太清八景宝蓑在短时间内仍能发挥作用。

他长途跋涉,不惧路远,静静前往最初的所在,也是最后的所在。

初来此世的那座青山。

在这里埋下天师印后,雷俊静静盘坐其上等待,如凡人一般饿吞干粮,渴饮山泉。

虽无灵气加身,但他仍默默吐纳存神。

直至,清风重新吹拂。

在那一刻,虽无修为在身,可雷俊感到头顶仙门前所未有清晰。

于是,他重返龙虎山。

长途跋涉,费时良久,雷俊不急不慌。

抵达山下道童院,他修为重现一重天炼气十二重楼圆满。

登山入府之后,修为重归二重天筑基。

雷俊始终如先前一样,不急不躁,静心修持。

无需做些旁的事情,一切如往日顺其自然,每天静心打坐调息,观想存神即可。

自凡人阶段开始,静心渡过接下来一年时间,仙凡之隔在他面前,便不复存在。

于是随着时间推移,三重天法坛、四重天元符、五重天道宫、六重天道印,次第而成。

出山赴北疆大黑山,成七重天通天之境。

自江州、东海、川西后回山,入八重天神庭之境。

自归藏、地海、须弥之后南下大唐南海之滨沧浪岩,重登九重天大乘之境。

及至后来再经大同、今汉人间、蓬莱、黄泉、两晋人间、娑婆,终重新成就道家符箓派九重天五层圆满,五炁朝玄境界。

前进之势,如登造化浪潮,洪流所至,势不可挡。

而到如今,正反道路行完,他重回仙门前。

天堑劫难,唯自己可渡,旁人难以援手,成败全凭一身。

但今日,雷俊是那唯一的例外。

无需自己去推,大门已经打开。

时代洪流,人间大千,帮他推开这座仙门。

或者,某个角度也可以说,是普光尊者、周天道人、善智慧尊者他们代劳,推开这座门。

人间合流提前,悖于天地自然。

遏止其行,重归正轨,顺乎天地自然。

门与路相同,不止水到渠成,更瓜熟蒂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