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半鸽 作品

480.准备就绪(一万四,四合一章节)(第2页)

雷俊这时却不再关心结果,飘然而去。

他前往罗渊。

走过昔日斩杀幽罗山君、幽冥藓、骨蛟王等大妖的旧地。

雷俊静静看着远方渊海间,有紫炎飞腾。

仿佛有银色的弯月腾空升起,银月中似是响起无声凤鸣。

自王归元离开罗渊后,银月冥凰独自栖息在这里。

雷俊师兄弟留下的诸多布置,没有派上用场。

银月冥凰并没有试图彻底掌握罗渊这方天地,隔绝其他人入内。

她似是满足于有此栖息之地便罢。

早先王归元尚在时,银月冥凰反而偶然会流露出凶厉气息。

虽然修持妖气恶氛,但她秉性高傲,仍有凤凰傲岸之气。

恰也正因为如此,对于有人凌驾于她之上,随时可能存在重新驱逐她出罗渊的可能,令她心中躁动。

眼下只剩下她在罗渊,反无早先戾气。

雷俊默然,静静在罗渊中盘膝打坐,太清八景宝蓑遮体,始终如不存在一般。

过了一段时日后,他又离开罗渊。

悄然而至,悄然而去,仿佛从始至终不曾来过。

离开罗渊后,雷俊来到今汉人间。

远望大汉龙虎山,雷俊向山中行去。

无人知掌门亲临。

雷俊仿佛无形之人,负手在后,静静游走于山间。

龙虎宗坛内,此刻三洞十二上真宝箓齐全。

此前受损的九天仙都宝箓,也早已修复完成。

大汉龙虎山一支,门人弟子,静心修持。

但是,也有不和谐的音符。

就在雷俊来到山中时,执戒堂里,正在进行一场审讯。

“谢恕,你可知罪?”大汉龙虎山一脉高功长老付与舟,此刻亲自审讯。

堂下在押者,乃是个中年道人。

雷俊认得是大汉龙虎山一脉中三天境界的长老,其名谢恕。

对方双目圆睁,对付与舟等人怒目而视:“坐视唐人欺师灭祖,你们才是有罪之人!”

他冷哼道:“付与舟,终你这一生,你都不可能修成大乘境界了,你就真的甘心?!”

对方愤怒,付与舟等人却神情平静:“无所谓甘心与否,世事如潮,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贫道等人既然生逢此时,除了要面对过去前辈先人,也要给未来后辈谋划。”

谢恕怒喝:“你已经上三天八百岁寿元了,自是不在乎,可我们呢?!”

往日,面对如此质问,付与舟多是叹息,如今则平静以对:

“你有理由恨贫道等人,但时运如此,不由个人。”

他挥挥手,吩咐周围执戒堂长老和弟子将还在怒喝的谢恕押下去:“请开龙虎宗坛镇压其符经后,押送大唐祖庭。”

雷俊静静看着这一幕。

在大汉龙虎山一脉,谢恕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付与舟、马宗祥等上三天修士能稳定自身心绪。

便是周天道人尚在时,他们登仙希望也渺茫。

八重天和九重天实力分别虽大,但寿元上并无差距。

尚未授箓的年轻弟子,则有希望重新开始,新入门弟子更不必说。

道法改元后,最尴尬的恰恰是谢恕这样原本作为宗门中间层骨干的中三天修士。

早在当年,雷俊对此便有预估。

这些年来,类似事有过不少先例,但他无心因少数人株连全部。

到如今,付与舟等人亦能平静以对。

似谢恕,此前稍有异动,便被付与舟察觉并拿下。

处置方式,一切依旧例。

雷俊亦无需过问,只静静旁观。

旁观时不时出杂音,但整体已经渐渐平稳上了正轨的大汉龙虎山。

他不惊动山中门人,身形悄然上升,再入太清度人洞天。

和先前在玉清弥罗洞天时一样,雷俊只静坐不动,闭目养神休息。

洞天内,大量符箓符阵,闪动光辉。

这里不同于玉清弥罗洞天中无人,而是有大量龙虎山弟子在其中活动。

但眼下,因雷俊的影响,人们同样对太清度人洞天内的变化视而不见。

不知过了多久,雷俊睁开眼。

视野中的景象,仿佛重现当日大汉龙虎山之战。

他看见彼时的大汉天师季道成。

看见汉太子项璟。

还看见天穹之上,如隐若现的周天道人。

季道成和项璟的形象很快消失不见。

但云卷云舒之间,仿佛凝聚成周天道人的面容。

只是一阵清风吹过,那云气凝聚的面孔转瞬被吹散,再不复见。

雷俊平静看着这一切,离开太清度人洞天,离开大汉龙虎山。

而后,他周游今汉人间。

大汉皇朝新皇项昇登基之后,朝局已经暂时平稳。

大部分名门世家,避往两晋人间,再避往连山。

眼下还留在今汉人间的世族,当前则在主动进行另一番行动。

自我拆分。

琅琊王氏最是彻底。

苏州李氏,以及从前位列五姓七望的大汉荆襄方族等名门世家,亦紧随其后。

雷俊默默而行。

他看到了荆襄方族的方骏眉、方惜武等人。

看到了苏州李氏的李飞扬、李婷玉等子弟。

看到了琅琊王氏的王严、王不久、王嘉楠等人。

王嘉楠所在一房,原已搬迁到蜀地。

大汉蜀山派弟子王嘉楠这时东去,前往浙东,看望迁至此地的王不久一支。

雷俊静静看着对方赶路,不现身亦不多言。

仿佛与时光一体,静看沧海桑田变迁。

“七哥,这些年可曾再见过六叔?”王嘉楠见到王不久,族兄弟二人对坐片刻后,他轻声问道。

王不久摇头:“自当年一别后,再未见过六叔,近年来打听其行踪,亦未有收获。”

王嘉楠闻言沉吟。

王不久平静看着对方。

“六叔判断无误。”王嘉楠轻叹:“时代浪潮如此,气运如此,我辈也只能顺势而为,我此刻只是担心六叔个人安危,他之前伤势,似并未痊愈。”

王不久:“我相信六叔无事,眼下时局清平,他老人家更可以寄情山水。

至于我们,不论六叔在或者不在,如今都唯有继续走下去,也该当继续走下去。”

王嘉楠轻轻点头。

被他们惦记的六叔“王旭”,此刻正在大宅之外高天之上。

他平静听着二人对谈,然后悄无声息离去,继续在人间行走。

雷俊漫步,不求完全顺路。

离开今汉人间,他接下来先前往九天之一的蓬莱。

梧桐神木枝,当前便在蓬莱之海中得到滋养,并不断成长,已经比先前更加巨大,并生出大量新的枝叶。

雷俊自梧桐下经过,来到观天台。

蓬莱海面上雾气聚散,昔日人间道国西方白帝韩青陶和南方赤帝李航的面容依次在雷俊眼前划过,然后又纷纷消失。

最后反倒是当时雷俊没有当面交手的中央黄帝严克济,面容凝聚停留更久些许。

雾气变化起伏间,那老道的面容,很快又化为佛门尊者普光的相貌。

雷俊目光平和,迈步而过。

雾气散尽。

雷俊重新登上观天台。

但眼下雷俊不调出玉清周天宝镜。

他目光平静观览四方。

大唐人间、两晋人间、故宋人间、大明人间和五代十国人间的景象,却仿佛都在他视野中呈现,似虚似实,玄之又玄。

雷俊在蓬莱观天台上端坐多日后,终于重新起身。

离开蓬莱,雷俊转而进入地海,在黑雾弥漫昏暗无光的地底世界中前行。

忽然,他停下脚步。

眼前景象恍若昨日重现,再现他当初一战定地海的场面,斩杀控制文黎一族族长黎钟定的罗渊大妖尸蚤王,惊走贪黎一族族长黎元衡。

不过雷俊没有多关注这里。

他视线游目四顾。

那边,应该是地海垂天七渊之一错断渊的方向吧……雷俊心道。

他会心而笑。

那里是当初小师姐唐晓棠突破九重天大乘之境的地方,昔年还是八重天境界的他,曾在那里为唐晓棠护法。

雷俊不惊动此地大唐修士和九黎中人,平静游走四方。

他脚步渐渐变快。

走过地海之后,再赴大同。

往日大战之下,大同林族之主林政,苏族之主苏广,还有大同方族的方熙、方行等人,身影仿佛再次一一重现。

接着又一一碎灭。

雷俊故地重游,直到看见大同内两国大军对峙的场面,方才放慢自己脚步。

视线大约一扫,雷俊便知是荣国和这里的天子封地之间,发生冲突。

荣国乃大同十六国之一,如今日渐昌盛。

天子封地,则属于大同周天子或者说周王王令直辖,从前在大同只具有象征意义,而近年来则渐渐开始具有实际影响力。

荣国公世子丘明,周王之子辛陆,皆入龙虎山天师府道门修行。

两地之间,偶有冲突,但最终结果,大都克制。

大同内余下诸国,亦大同小异。

彼此间相对于争斗,反倒是商贸、文旅往来更加频繁。

雷俊看着对峙双方,没有过多关注最终结果,径自转身离开。

他重回大唐人间。

身披太清八景宝蓑,雷俊此番来到大唐帝京洛阳城。

龙脉地气已散,唐皇张晚彤本人亦不在此。

如今,早已不见当初洛阳之战时的紧张气氛。

赵王张镇、荆襄方族族主方景升、青州叶族族主叶炎、晋州叶族族主叶默权、苏州楚族族主楚修远等人的面容一一在雷俊眼前浮现。

他们,和他们背后众多同族,仿佛铺天盖地的画卷,笼罩四方。

但很快,这幅遮天蔽日的巨大画卷,便从中断裂开来,仿佛被人整齐裁开。

接着更多无形的刀锋划过,令画卷四分五裂,接着破碎,灰飞烟灭,化作乌有。

洛阳城的天空重现晴朗。

作为大唐最繁荣的两城之一,这里尽显风华,百行百业兴茂,内外来往不绝。

雷俊在大街上与百姓同行,来往人流熙熙攘攘。

虽然无人能察觉他的所在,但雷俊并无遗世独立之感,仿佛同人间红尘完全融为一体。

他漫步而行,视线左顾右盼。

看回天堂在于诚主持下,赠医施药。

看武圣沈去病镇守洛阳。

看皇室中人禹州大长公主张婉莹和其丈夫上官哲,接待常山王张峻海父女。

“最近,有些不知天高地厚者,又开始不安分了。”常山王张峻海言道。

话虽如此说,但他语气平和不见怒意。

张婉莹、上官哲夫妇对视一眼后,张婉莹言道:“是因为仙境中人成仙后难以长留人间的消息?”

张峻海、张紫茵父女二人颔首。

“以为陛下和雷天师、唐国师、许真人他们登仙后,不轻履人间,他们便可以肆意妄为?”张峻海冷哼一声:“简直愚蠢,若当真如此,陛下和雷天师他们岂会没有预见?届时定是先清理一番。”

张晚彤、雷俊等人太过年轻,足以压制张唐帝室任何有想法的人千百年。

张婉莹夫妇皆面容平和:“他们翻不了天,故而也不至于闹到如此地步。”

张峻海:“希望不要有愚蠢之人胆大妄为。”

远方街道上,雷俊收回目光,负手而行。

出了洛阳城,他一路西行。

来到西域,雷俊目视昔年大唐金刚寺遗址。

当初,是他亲手摧毁这里。

金刚界金刚部主伽罗陀和三春宫掌门赵佑安的身姿,仿佛幻影,在此地上空飘荡。

雷俊淡然视之。

少顷,金刚寺上空忽有光辉闪烁。

雷俊面上无惊讶之色,淡定步入其中。

下一刻,他来到须弥内。

此行,首次有人察觉他的到来。

远方,池塘边,正垂钓的唐皇张晚彤抬头看向雷俊。

雷俊打个道家稽首,谢过对方接引他入须弥。

张晚彤颔首致意,但并不开口,只示意雷俊随意。

雷俊亦不多搭话,平静在须弥中漫步,顺着恒河而行。

他来到昔年须弥山所在,但这里已经不见灵秀山峰。

整个须弥,经过唐皇张晚彤的改造,都已经与从前大不相同。

但张晚彤只是去除佛门金刚界留在这里的痕迹,并未留下她个人太多布置。

雷俊在须弥中走过一圈后,最后来到张晚彤身边,盘膝与对方并排而坐。

唐皇陛下视若无睹,只静静看着水中鱼漂。

雷俊更不多言,闭目静静养神。

如此,便是多日过去。

直到某一天,雷俊不做告别,径自起身离去,唐皇张晚彤亦无反应。

雷俊出了须弥,接下来重返龙虎山天师府。

自天师殿,至万法宗坛,接着来到后山祖陵禁地。

雷俊静默无声。

山门中弟子忙碌,亦无人觉察对外宣称正闭关的自家掌门,眼下到了祖陵。

他默默向祖陵禁地中供奉的历代龙虎山祖师一礼。

然后并未立刻离开。

眼前仿佛出现自己当初接任天师之位时的景象。

望着历代祖师牌位,雷俊脑海中却忽然浮现早先目视时之渊的景象。

他沉吟片刻后,收敛心神,自祠堂中走出。

倏忽之间,已是三十余载春秋过去。

嗯,超过小师姐的任期时间了,至少不会是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天师……雷俊莞尔。

微微摇头,他招招手。

先前得自陈易的纯金殿堂出现。

雷俊静观这座纯金殿堂,虽然当初那若隐若现的双眸未在出现,但他此刻心中隐约有所猜测:

幽帝郑白榆。

是你么?

你在等什么?

雷俊目光古井无波,心若重云,令人难以揣度。

他施施然重新出山,飘然向西,再自西向东。

先到川西雪山黄天宗坛遗址。

黄玄朴破碎的魂魄,仿佛仍在皑皑雪山上空飘荡。

但山风一起,一切便不复存在。

随之一同尘归尘土归土者,还有傅东森、王东初、尉柒月、容光尘等人。

离开雪山向东,雷俊再到东海之外。

他自这里,进入归藏。

曾经,这里更名天理,然后再在雷俊授意下,改回原名。

作为大唐修道界最早掌控的九天十地之一,眼下的归藏经过近三十年经营,已经超过俗世一代人年岁。

新人换旧人,不复早年景象。

只仍有少数潦倒老人,酒醉之时,方骂骂咧咧,高呼世风时下,道德沦丧,缺乏纲常教化,王师终有收复天理之日,届时方见天理昭昭。

然后,便见有些年轻人赶来连忙将家中长辈领走。

没人领的,酒家急忙将人赶走,免得给自家找麻烦,同时臭骂伙计一通,以后招子放亮点,别什么人都放进门。

雷俊静静在归藏中行走,观览不一样的人间百态。

他没有入大明人间。

自己在那边没有留下多少足迹。

倒是将来,有计划去那边看看。

眼下,他离开归藏,返回大唐人间,先北上,到了晋州、泽州一带,足迹踏过晋州叶族旧地。

他再南下,来到与龙虎山所在信州遥遥隔江相对的江州林族祖地旧址。

这里是他初次以实战战绩名动天下的地方。

在绝大多数战绩算到别人头上的情况下,依旧名动天下。

雷俊面上不见得色,目光从林族祖地故址转向滔滔奔流不息的大江之水。

时光仿佛将一切都带走。

越过大江,雷俊重返天师府。

接下来,他停在府中,不再频繁外出。

雷天师终于开始正常的闭关。

时光的长河顺逆变化,仿佛扭曲。

昔年龙虎山内乱李外大战的场面,重新出现在雷俊眼前。

李松、李红雨、李正玄、李紫阳四个上三天修士不论。

被雷俊亲手击毙的李轩,晋州叶族子弟叶驰峰等人的面容,也依次出现。

但很快便随风消逝。

雷俊静静待在龙虎山中。

直到一个消息忽然传来。

府里郭长老,将要闭关,为冲击六重天境界做准备。

郭长老名郭燕,乃是和雷俊同一届传度大典入府的天师府真传弟子。

彼时,还有陈易、李颖、上官宏等人。

上官宏在去年,成功臻至六重天境界。

依年龄,他们都已年过九十。

百岁之前冲击上三天层次,没有希望,只能等后续进入一百岁到二百岁之间的平台期后,去搏微小希望。

上官宏是超群层次的悟性,郭燕是灵体层次的根骨。

按照过去多年来的经验,如果没有大意外,他们二重天和三重天时修行往往需要十年和二十年,前后相加三十年,故而有望在五十岁前臻至中三天层次延寿。

但四重天和五重天修行,正常耗时预计将分别在三十年和四十年左右,前后相加,几乎无可能在百岁前臻至六重天境界。

故而七重天难有希望,顺利情况下六重天封顶,不顺利甚至可能只有五重天,而七重天需要撞大运。

听来残酷,但这世上绝大多数修行者都卡在下三天层次。

好在,龙虎山天师府一脉,很快从低谷中崛起。

随着多方人间往来和九天十地回归,各种大唐人间失传的天材地宝、灵花异果重现,加之天地灵气潮涌不断发展,皆利于修士修行。

而龙虎山天师府摆脱昔年窘境后,这些年来平稳发展,门人弟子可以安心修行。

年轻一辈,迎来良机。

似郭燕、上官宏,便得以在中三天修士百岁前的黄金上升期臻至六重天境界。

如此一来,他们仍有希望在百岁后冲击七重天境界,虽说希望远小于百岁前,但终究尚留一线可能。

而相比之下,老一辈的长老左立、杜宇等人,已无类似希望。

至于三重天境界的鲁昭青,更是已经早早亡故。

倒是雷俊近来听说,与师父元墨白相熟的天旭派掌门涂光语,有心冲击七重天境界,做最后一搏。

雷俊此刻平静如水,仿佛已经脱离了自身感知,跃然出世,旁观这一切。

山中消息来往密集。

近日最大的新闻,也是大唐人间最大的事件是,南荒巫门轮回渊当代圣主风归,身死。

这位八重天巅峰的咒祝一脉大巫,近年来冲击巫门九重天降神之境,但最终失败,陨落于八重天到九重天之间的天堑。

一步迈不过,结局便是身死道消。

生前多少成就多少风光,尽归尘土。

雷俊闻讯,泰然自若,终于再次下山。

这次,他在山下道童院驻留良久。

晚些时候,有元墨白从旁帮忙遮掩,雷俊再次悄然离开龙虎山。

末了,他来到一个已经多年不曾踏足的地方。

初来此世的那座青山。

经历世间种种,青山已不复原先模样。

但雷俊仍是循着方位,来到山间。

山峰已经变作山谷,他步入其中,掘开泥土。

然后,埋下天师印。

雷俊静静盘坐其上。

不知过了多久,熟悉的清风再次吹拂。

雷俊面现笑容。

至此,从他早先宣布闭关,前往大矩时算起,刚好一年时间过去。

他已经渡过自己九十八岁生辰。

刨开山间泥土,雷俊重新起出天师印,踏上返回龙虎山天师府的归途。

回山之后,雷俊继续按照自己的步调潜心静修。

在此期间,外界种种消息传回。

有轮回渊圣主风归冲击九重天失败的坏消息。

也有来自帝京洛阳方面的好消息:

大唐药王孙明景前些年在年事渐高的情况下,冒险去渡八重天到九重天之间的天堑劫难,最终功成。

大唐修道界多了一位医武传承的武圣高人。

在年岁已经超过四百的情况下,类似先例寥寥无几,如当初青州叶族族主叶炎和如今孙明景这般成功的特例,都足以青史留名。

孙明景德高望重,他有喜讯传出,令大唐内外都倍感振奋。

雷俊作为龙虎山当代天师,亦遣亲传弟子卓抱节前往为孙明景道贺。

他与孙老药王私交甚笃,对老医圣的医术医德都颇为推许。

孙明景成就九重天境界,雷俊为对方感到高兴。

不过,同早先风归渡劫失败死讯传来时一样,孙明景渡劫成功的喜讯,同样不影响雷俊本人当前修行。

一切,都在流畅而稳定的进行,一如时间一天天过去。

不会因谁而加快,也不会为人所阻挠。

直到半年左右时间过去,雷俊忽然少有地略有些心神不宁。

类似情况,于雷俊而言并不多见。

他很快宁定心思,精神意念仿佛与自身脱离,然后从超然的视角自省。

渐渐地,雷俊察觉其中究竟。

令他心神不宁的源头,不在人间,而在天外。

准确说,是这方大千寰宇中,另一方天地所在。

碧落。

雷俊悟性自清静升华为自然,和种种机缘相关。

其中关键一点,便是碧落降黄泉与黄泉升碧落相合,天地周转,浑然一心。

眼下,问题就在这里。

黄泉在雷俊掌握下,当前无任何异样。

问题答案只可能在碧落。

只可惜当前碧落情形特殊,雷俊与之虽然隐约存在联系,但无法辨明其所在方位。

他并不着急,定下心神,继续向前的节奏和步调,专注于自身修行。

过些时日后,他再次动身,离开龙虎山,向西北而行,前往西域。

金刚寺旧址处,雷俊得唐皇张晚彤接引,再入须弥。

须弥内,张晚彤如往常一样坐在水边,但这次没有垂钓,而是在闭目养神。

雷俊入内,她睁开双眸。

迎着张晚彤的视线,雷俊徐徐问道:“陛下近期可是有特殊发现?”

张晚彤:“碧落内部,可能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