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六艺 作品

第1196章 定方定方

安抚好远在长安的妹妹,楚大王接下来要忙的,便是此次远征结束后的回程事宜。

“赤杨,这次你回吐蕃,本王给你两百亲卫,免得途中出什么变故。”王宫大殿之上,楚王殿下端坐高位,将目光看向参加此次议事的赤杨:“关于粮食紧缺的问题,目前虽然还不算完全解决,但好在禄东赞在率军攻打吐谷浑王都时表现得足够勇猛,得到了卫国公的信任,所以卫国公便给了他一些粮食。

当然,本王知道这还不够。

但只要你们再撑一两个月,此事就会有转机。”

“臣……代表吐蕃,谢过楚王殿下!”赤杨闻言当即俯身拜倒在地:“一定是您说服了卫国公,臣都明白的!”

“……”楚王殿下闻言沉默了一会儿,旋即抬手示意对方起来说话:“行了行了,如今本王也没拿你们当外人看待,所以有些事情就不必拿出来说——那样反倒显得有些排外了。”

“殿下今日所言,赤杨铭记在心!”赤杨闻言俯身再拜:“此番归去,臣一定要将殿下您的仁德传达到吐蕃百姓耳中,臣要让他们知道,是谁时时刻刻都在惦念着他们,高贵如您,却总是那样在意那些卑微如尘土的百姓……臣——”

“你打住。”楚王殿下觉得这事儿还真不能这么唠:“本王可不是图这些。”

的确,是李宽写信给卫国公李靖,才让对方答应将多余的军粮给禄东赞带走。

但是其实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吐蕃缺粮,唐军则是需要更多的战利品,而且更加重要的是,战事因为有吐蕃的鼎力相助,所以进展很快,致使唐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吐谷浑。

但这也就造成了唐军此次出征所带的粮草还有大量的剩余——将这些粮草运回去,途中又是一笔消耗。

于是李靖才会同意将多余的粮草给禄东赞。

而关于这个真相,赤杨也并非不知晓,或者说,像是禄东赞、布扎这些吐蕃大臣,其实心里都有数。

但不管心里有数没数,他们都深知一点:若不是楚王殿下出面作保,李靖绝对不敢将粮食给他们。

只凭这一点,楚王殿下的恩情就该被他们牢牢铭记。

顺带一提——当初长孙无忌想拿此事弹劾李靖,李二陛下之所以发火,显然也是因为他知道这其中的玄机。

可长孙无忌知不知道这一点呢,想必他其实也是清楚的。

只不过这对他来说并不重要——试探出李二陛下对李靖的态度,试探出李二陛下对楚王的态度,试探出了对他这个赵国公的态度,才是长孙无忌此举真正的动机。

政治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围炉饮茶,谁能上桌,谁能落座主位,谁能先饮热茶,这都是各有说法的。

言归正传。

在楚王殿下表示出自己高风亮节的品性后,赤杨在心中对这位英主自是愈发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