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5章 卫星的构想(三)(第2页)
对此,众人纷纷看向苏均,这位年轻人才是他们的主心骨,一手缔造奇迹的人。
“力学是基础学科,大家也都接触过,严格意义上来说它的理论基础并不困难。”
苏均知道这个时候,自己必须给他们一些信心了。
他站起身来缓缓走到研讨室的正中间,一大块黑板处,画了一个圆。
“这是提瓦特,我们并不需要提供一直维持卫星的动力,它的工作原理是引力提供了向心力,同时具有足够大的水平速度使其轨道弯曲程度与星球曲率相匹配。”
这里都是核心研究组的成员,并不需要苏均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力学的书他们早已翻了个遍。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大小与质量乘积成正比,与距离平方成反比。提瓦特引力始终指向地心,可以为卫星提供持续向心力。这种引力使卫星的运动方向不断改变,形成曲线运动轨迹。??”
“所以当水平抛射速度足够大时,物体会因星球曲率而持续绕提瓦特旋转,这就是卫星的工作原理。”
几个为首的老教授宛如学生一般认真的在自己笔记本上写写画画,身后一片也是如此。
“这就需要一个很重要的点,卫星的速度必须达到临界速度点,才能使其下落的轨迹与星球曲率一致,实现持续绕星球运动。”
“苏先生,这个临界速度点是多少?”一个学者忍不住发问道。
苏均看了他一眼,其实这个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大概7.9千米每秒,但这只是前世的数据。
这一次苏均提出卫星概念也是突发奇想,算是给他们一个超难课题,毕竟机甲和元素炮的出现给了他极大的信心。
“在地面上向远处发射炮弹,炮弹速度越高飞行距离越远,当炮弹的速度达到足以支撑炮弹不再落回地面,而围绕提瓦特做圆周运动时,这就是临界速度点,我也称它为第一宇宙速度。”
“那这是多少?”
“这要靠你们去算。”苏均相当直白的开口道。
卫星算是他留给实验基地的一道超级难题,就像是奥数班的老师为最优秀的学生独立出的一张试卷一样。
苏均或许会给他们提供一点点帮助,但绝对不可能会像以前研究“元素裂变”那样事事必躬亲。
等到实验基地可以独立造出卫星的时候,苏均也觉得是时候让他们在接触一些现代科学了,比如现代科学三大支柱什么的。
经典力学的三大支柱——经典力学、经典电磁学、经典热力学,苏均都涉及过,更是直接把经典力学给搬到了提瓦特。
而除去经典电磁学之外,热力学经典的能量守恒定律苏均在提瓦特提了出来。
非要说的话经典电磁学苏均算是涉及不多,因为现在没有十分的必要。
提瓦特也发展了自己独属的科学体系,苏均不可能再花费心力从无到有建立一个新的东西,况且这个东西不一定比现有的更合适。
毕竟“元素学”这种超自然力量的存在,算是提瓦特的“电磁学”了。
喜欢原神:我有一座图书馆请大家收藏:()原神:我有一座图书馆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