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朱厚照的叮嘱(第2页)
将嚣张至极演绎的淋漓尽致!
听说杨廷和直接被气的晕倒了过去,第二天便称病告假,并闭门谢客!
得知消息的朱厚照却笑了出来。
“朕的这个老师还算聪明。”
“咳咳!!”
朱厚照擦去嘴角血迹,脸上笑容不减。
他自然能看的出来,这是杨廷和借机自保。
他了解杨廷和,正如杨廷和也了解他一样。
或许在杨廷和看来,朱厚照现在的行为,就是最后的疯狂。
朱厚照以荒唐出名,现在都快死了,做出什么事都很正常。
不过这也为朱厚照奠定了残暴的名声。
锦衣卫的动作很快,被抓的官员根本不经刑部,大理寺审判,他们自己审完之后便拉到了闹市斩首。
效率奇高!
而除了有一大批官员被以刘瑾余党的名义诛杀之外,还有不少官员下狱,同时更有一大批官员被贬出京师。
这样不可避免影响到了朝廷的运转。
只能从翰林院找一批人暂且顶上,内廷由萧敬带着一批人帮忙。
这才勉强维持住了朝廷的运转。
但朱厚照也更加的忙碌了,毕竟他这个皇帝是不可替代的。
京师人头滚滚,而朱厚照这边的情况却更加糟糕了。
他的时间本就不多,却还在压榨所剩不多的生机。
如果说他原本还能在多活一个月的话,但现在却坚持不了几天了。
他将朱厚熜叫到面前来,看着对方稚嫩的面孔,和自己虚弱苍白的脸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朱厚照看着朱厚熜的眼睛,短短半个多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后者的气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好,好,朱家后继有人了!”朱厚照笑着说道。
“大哥!”朱厚熜神色动容。
他这段时间天天都在堂哥的身边,岂能看不出来堂哥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朝中这些天发生的事,你也知道。”
“有些人啊,私心大过公心,留着他们,你也不好处理。”
“哥已经让他们先去下面了!”
“可惜时间不够,没办法给你一个干净的朝堂了。”
朱厚照虚弱的说着。
“大哥!”朱厚熜嘴唇微动。
他岂能看不出来,堂哥是在给自己铺路,清除朝中的不稳定因素。
就像当年太祖爷给建文皇帝铺路一样,杀的人头滚滚。
他在朝中没有根基,帝王术也只是学了不到一个月,属于是皇帝培训班速成班毕业的。
在这样的局势下,朱厚照不帮忙的话,朱厚熜想要坐稳皇位,就得花费不短的时间。
“你不要说,听我说!”朱厚照对朱厚熜摇摇头,示意他听自己说。
“现在在锦衣卫诏狱中我关了不少人,你继位之后,就把他们放出来吧,这样他们就会感激你。”
“你是藩王继承大统,对他们来说,你是外来户,对他们也没有恩情。”
“哥来做这个坏人,施恩的事就由你来做。”
“还有一大批官员,哥把他们贬出了京师,待他们在地方上历练历练,你就可以逐步把他们召回京师了。”
“培养自己的班底。”
“朝中的宗室子弟,不要弃之不用,他们也姓朱,和我们是一体的。”
“当然,也不能给他们过大的权力,以免他们滋生出别的心思,让他们当个御史,用来制衡文官集团还是挺好用的。”
“帝王之道,在于平衡,不管哪一方做大,都会威胁到皇帝。”
“你一定要慎重!”
“杨廷和是文官之首,在文官之中威望很深,不过现在,追随他的官员已经被我处理了不少,实力大减。”
“但仍不可小觑!”
“他和我师生一场,我对他还是了解的,他这个人啊,权势心颇重,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官嘛,谁不喜欢大权在握。”
“而且处在他那个位置上,很多事情也由不得他,他天然就站在了和皇权对立的立场上。”
“我不怪他,也不恨他,相反还得感谢他,没有他坐镇京师,我也不能动不动就离京一年半载!”
“看在哥的面子上,你到时候给他一个善终,照顾一下她的身后名。”
“抛开立场的不同,他对大明是有大功的。”
朱厚照的语速不快,说一句话就得休息一下。
朱厚熜听着朱厚照的话,连连点头。
“哥,我会记住的。”
“这就好。”朱厚照道。
言语之中,兄弟俩已经将杨廷和的命运安排好了,他将是新帝杀鸡儆猴的那个鸡,是用来树立新帝威严的牺牲品。
这就是皇权!
为了维护皇权,谁都可以牺牲。
“杨廷和的儿子杨慎是个有才能的,只是为人有点耿直,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还是可以重用的。”
“若是有臣子骂你,能忍就忍,皇帝要大度,不能小心眼,但也不可放纵他们,免得他们不把你放在眼里。”
“为君者,要学会恩威并施。”
“江彬,钱宁这些人贪污受贿,残害百官,罪行累累,你继位后,就把他们处理了吧!”
“先赢得百官的拥戴,有助你坐稳皇位。”
前有杨廷和这个百官之首,后有江彬钱宁这些鹰犬,他们都是维护皇权的牺牲品。
“还有镇国公府,那是我用来掌控兵权的,可以不经兵部、五军都督府直接调动军队,你继位后,肯定会有人劝你撤了镇国公府。”
“这个你不要听,除非你有其他办法直接把兵权握在手里。”
“哥看的出来,你有些重权术了。”
“但我要告诉你的是,兵权对于皇帝才是最重要的,兵权在手,你就有掀桌子的底气,没有兵权,你就只能在规则内和臣子们斗。”
“你也不用怕养不起兵,内帑我给你留下了足够的钱财,皇庄的数量加起来有至少有两省之地。”
“钱、粮、兵,相比于其他的,这些才是哥留给你最大的遗产,皇庄的地契一定要保存好,一旦有机会,就扩大皇庄的规模,百官阻止,大不了就分一些收益给国库,但是地契一定要握在自己的手中。”
“哪怕兵权没了,只要钱粮在手,就能重新练一支兵。”
“有兵,就能翻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