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兮路兮 作品

第945章 成果

“陛下慎言!“

成敬被周喻的话弄得吓了一跳,左右看了看之后赶紧小声道:“陛下,这话可不能被外人听了去。”

周喻深深看了眼成敬后缓缓点了点头:“读书人不是没用而是读死书的人太多,朕现在无法去辨别哪些人是有用的读书人哪些人是没用的读书人,但是那些匠人无时无刻都在体现自己的价值,所以他们对于发展来说是更有用的。”

成敬道:“皇上,臣会安排好的。”

周喻道:“大伴,朕是皇帝,朕可以不知道什么是读书人但却必须要懂读书人存在的意义,要懂科举存在的意义,科举选拔人才只是其次,施恩于天下士子结天下人的读书人以欢心才是首要,科举的第一要义既不是选材也不是化育天下而是牢笼志士,使他们专注于章句与经义以防止异想天开,确保读书人的稳定从而稳定天下,朕施恩于士子那士子便必须对抱有感激,那就必须更加的迎合皇权成为皇帝的拥簇。”

“需要这种人的只是朕但不是大明需要,章句与经义能明的是忠于皇帝的事理,但这并不能发展和管理这个泱泱大国,大伴,你是朕的大伴也是这皇宫的总管,大伴一定要明白朕需要的和大明需要的不是一种人,工匠和真正的读书人其实是一样重要的,不管你现在怎么想半个月后朕相信大伴肯定会明白朕的苦心。”

说完这些周喻摆手道:“去吧,先把这些事去安排好。”

“臣领旨。”

成敬曾经也是个书生,可如今身为内侍看得多见得多接触得多了,又何曾不知道周喻所说的这些全都是事实,读书人不是没用而是这整个天下的读书人大多数是没用的,但成敬更清楚读书才是根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连书都不清楚的人那更没用。

别以为匠人就不读书了,匠人懂的道理有些读书人还真不懂,匠人也是需要学习需要读书的,更何况这属于工部的匠人,属于这皇家的匠人,不读书连图纸都看不懂那一辈子也就只能打打下手了。

成敬离开后周喻便在书房里喝起了茶,看看折子吃些糕点,见见大臣什么的这一天的时间也就过去了。

天色渐晚这外出的成敬也还没有回来,周喻从御书房中出来看了看天色又看了看兴安,问道:“大伴怎么的还没回来。”

兴安连忙道:“大总管刚才让人回来传信了,应该要不了多久就能回来。”

“嗯。”周喻点点头,问道:“马顺呢。”

马顺见针插缝:“皇上可是要找夷人办什么事,锦衣卫中就有不少夷人。”

周喻愣了一下看向马顺:“锦衣卫里有夷人?”

“有啊,还有不少。”马顺连忙道:“从古至今不少夷人都从各个地方来我天朝上国定居下来,有不少人都已经成为我大明的子民了,他们不仅能说汉话还能说夷人的话,锦衣卫可有不少这种人,他们对皇上对大明可是忠心耿耿。”

“这倒是新鲜了。”周喻摇摇头,虽然觉得新鲜但又没那么意外,锦衣卫别说有夷人了,就算是总指挥使也就是马顺现在这个职务也都有外国人担任过。

就在周喻登基之前,马顺之前就有一个总指挥使是个蒙古人,也是大明立国以来第一个得到善终的锦衣卫总指挥使,年纪大了干不动了圆满退休。

这么一想好像也就觉得不奇怪了,别说夷人了,蒙古人,高句丽人,安南人,大食人都能从锦衣卫里找出来,毕竟是大明第一可能也是这天下第一的特务机构。

“既然有就不麻烦了,马顺你挑两个机灵的给成府丞,成府丞。”

“臣在。”

周喻问道:“可有亲事?”

成凯愣了一下,躬身道:“回皇上,臣已有一门亲事在身但还未成亲。”

“一门怎么够。”周喻又对着马顺道:“你去礼部尚书那里问问给成府丞再多安排几门亲事,多娶几个婆娘也要赶紧完成传宗接代替朕的大伴把血脉传承下去才好啊,多有几个孩子朕才放心让你安心为朕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