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尼古拉的‘空军一号’(第2页)
通讯模块升级:打造空中信息枢纽,在原有民用通信设备的基础上,伊柳申团队为该机加装了多频段加密通信系统,包括:卫星通信链路(ka波段、x波段);超高频(uhf)、甚高频(vhf)战术电台;数据链系统(Lk16兼容);加密语音与视频会议系统。
这些系统确保尼古拉可以在万米高空随时与莫斯科客宫、国防布作战指挥中心、前线部队乃至盟国领导人进行实时沟通,真正实现了“空中指挥所”的概念。
防辐射与反干扰系统:应对现代电子战威胁,面对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伊柳申工程师为伊尔-96-400m-pu加装了:主动电子干扰吊舱:可发射定向干扰信号,瘫痪敌方雷达与制导系统;反辐射保护板:屏蔽高能微波武器(hemp)及核爆产生的电磁脉冲(emp);
诱饵弹系统:红外诱饵与雷达诱饵结合,迷惑来袭导弹;激光告警器与雷达预警接收器:提前感知威胁来源并作出反应。这一整套电子战系统使该机具备了极强的战场生存能力,即便在高强度冲突中也能安全执行任务。
隐身涂层与结构优化:提升低可观测性,虽然伊柳申伊尔-96系列并非专为隐身设计,但为了进一步降低被探测概率,改装团队对其关键部位进行了雷达吸波材料喷涂,并优化了部分外部结构以减少雷达反射面积(rCs)。
尽管无法与f-22或歼-20等第五代战斗机相比,但在大型运输类飞机中,这种改进已经非常罕见且具有象征意义。
内部设施升级:打造舒适高效的指挥空间,改装不仅限于外部硬件,内部空间也进行了彻底重构:设有两间独立卧室、一间浴室;一间可容纳12人的高级会议室;多个操作终端与大屏幕显示墙;配备小型医疗急救室;全新空调与供氧系统,保障长时间飞行中的舒适度。整个机舱更像是一个移动的办公室,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专机。
尼古拉带着达莎、凯瑟琳等人亲自前往莫斯科国际机场,验收他即将使用的专属空中指挥平台。
当天清晨,天空泛白,跑道上停靠着那架通体银灰、略带金属光泽的伊柳申伊尔-96-400m-pu。尼古拉身着深色风衣,神情严肃地登上舷梯。在尼古拉的身后,跟着达莎、凯瑟琳以及一群来自北极星安保人员与俄国空军技术部门的专业人员。
进入驾驶舱后,尼古拉在试飞员的引导下坐上观察席,仔细聆听了关于飞行控制系统、通信模块与应急系统的讲解。随后,在机舱内逐一巡视了指挥会议室、休息区与技术维护舱,不时向技术人员提问,显示出他对细节的高度关注。
(本书内容纯属架空历史,不要过分解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