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4章 碑文(第2页)

李辰推了他一把,力道不轻不重,打着哈欠说:“吃吧吃吧,迟早把你这身板吃成个球,到时候走路都得滚着走。我可不去,累了一天,腿都快断了,只想回房间躺平,谁也别叫我。”他伸了个懒腰,胳膊举得老高,骨头发出“咔咔”的声响,像生锈的零件终于活动开了,舒服得他眯起了眼睛。

众人嘻嘻哈哈地往酒店里走,脚步都有些虚浮,大堂里的水晶灯亮得晃眼,灯光透过切割精致的水晶折射出五彩的光斑,洒在光洁的大理石地面上。总台的服务员正低头打着哈欠,眼角还挂着点泪花,看到他们进来,立刻像上了发条似的挺直了背,露出标准得像模具刻出来的微笑,声音带着点刚睡醒的沙哑:“欢迎回来,请问需要帮忙吗?”

电梯“叮”地一声打开,里面弥漫着淡淡的香氛味,是那种清新的柑橘调,闻着让人精神一振。镜面墙上映出大家疲惫却满足的脸,每个人的眼角都带着点红,那是被灯光熏的,嘴角却都微微上扬着。

回到房间,郑楷第一件事就是把相机连上电脑,数据线插进去时发出“咔哒”一声轻响。屏幕上立刻跳出大兴善寺的夜景照片,一张接一张地闪过。他一边滑动鼠标一边念叨,手指在触控板上飞快地移动:“这张飞檐拍得不错,光线刚好,把飞檐的弧度拍出来了;这张石佛有点模糊,可惜了,当时手有点抖……”呵呵凑过来看,脑袋都快碰到他的肩膀了,手指点着屏幕上自己拍的照片:“我这张‘一真’亭的照片才好看,你看这灯光,明暗交错的,多有氛围感,比你那死板的构图强多了。”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面红耳赤,脖子上的青筋都快爆出来了,最后干脆拉来正在整理背包的范成成当裁判。范成成扶着眼镜,认真对比了半天,镜片后的眼睛都快看花了,才慢悠悠地说:“各有各的好,郑楷的构图更严谨,符合黄金分割;呵呵的更有灵气,捕捉到了瞬间的光影。”

雨琪和白露同住一间房,她们把今天捡的银杏叶和槐树叶摆在桌上,叶片上还带着点夜露的湿气。白露找来个空矿泉水瓶,瓶身上的标签还没撕干净,往里面倒了点水,小心翼翼地把叶子插了进去,摆在窗台当装饰。阳光虽然已经没了,但窗外的路灯刚好照在叶子上,能看到清晰的叶脉。“你看,这样就像把大兴善寺的秋天带回房间了。”雨琪笑着说,手指轻轻拂过叶片上的纹路,指尖能感觉到那细微的凹凸。白露点点头,拿出带锁的日记本,那是她特意为这次旅行准备的,笔尖在纸上沙沙地写着,把今天的见闻一点点记下来,字里行间都透着满足,连标点符号都写得格外认真。

姜柏宸回到房间,先拿起手机给白露发了条信息:“早点休息,别熬夜写日记了,明天还要早起。”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后,他才脱下外套,外套上还沾着点大兴善寺的草木香。往床上一躺,床垫发出“咯吱”的轻响,像在抱怨他的体重。他拿起手机,翻看着白天拍的照片,从罔极寺的红墙到清真大寺的雕花,再到大兴善寺的灯火,每一张都像一段鲜活的记忆,在脑海里慢慢铺展开来,让他嘴角不自觉地弯了起来。

沙易则打开了笔记本电脑,屏幕亮起来的瞬间照亮了他疲惫的脸。屏幕上是他白天在转轮藏经殿遗址画的速写,线条虽然简单,却把石碑的轮廓勾勒得清清楚楚。他对着速写查起了资料,网页上跳出一行行关于唐代转轮藏的介绍:“转轮藏,又称转经轮,为佛教法器……大兴善寺转轮藏经殿始建于唐……”他看得入了迷,连张真元敲门进来都没听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手指还在膝盖上无意识地画着转轮藏的结构。

“喂,看什么呢?”张真元手里拿着袋薯片,包装袋鼓鼓囊囊的,嘴里塞得满满的,说话都含糊不清,薯片渣掉了一地,像撒了层碎盐,“我买了点吃的,有薯片、牛肉干,还有巧克力,要不要来点?都是高热量的,补充体力。”他把一袋牛肉干递过去,包装袋上的油蹭到了沙易的笔记本上,留下个淡淡的油印。沙易“哎呀”一声,像被针扎了似的赶紧拿纸巾去擦,动作小心翼翼的,嘴里念叨着:“你小心点,这可是我刚画的速写,擦坏了就再也画不出来了。”

张真元嘿嘿一笑,笑得有点傻气,往床上一坐,床垫陷下去一个大坑,弹簧发出“吱呀”的抗议声:“你说这转轮藏真有那么神奇?一转就相当于念经?那得省多少事啊,以后和尚都不用背经书了,转几圈就行了。”沙易白了他一眼,那眼神里充满了无奈,指着屏幕说:“这是古人的智慧,既方便了诵经,又体现了对佛法的敬畏,可不是省事那么简单,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

就在这时,走廊里传来李辰的大嗓门,声音穿透了厚厚的门板:“张真元,你买的薯片给我留点!我闻着香味就过来了,隔着老远就闻到了!”接着是“咚咚”的脚步声,像有人在打鼓,房门被猛地推开,“砰”地一声撞在墙上,李辰探个脑袋进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张真元手里的薯片袋,像只看到骨头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