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剑斩云梦 作品

一百二十七章 科技的发展:三种汉弩

  修洛特沉思良久,才终于明白过来:他把东方弩和欧洲弩混淆在了一起。

  然而,在东西方的历史上,两者的设计截然不同,甚至不能同时称之为“弩”。它们也走向了不同的战场定位。

  东方弩是远距离战弓的强化升级,大弓身,大拉力,大拉距,使用细长近似箭只的弩矢,拥有专门的瞄准结构,射程和威力上都是弓的放大版。汉唐的很多弩卸下弩臂后,甚至可以当成战弓使用。

  从战术上说,从大秦军阵一统六国到汉朝弩阵北征匈奴,东方弩都是进攻性极强的远距离武器,广泛使用于辽阔地形的军阵对战。而到了宋代时,重型弩更是发展到顶峰,成为野战中克制重甲骑兵的唯一利器。

  “嗯,比如确定存在却工艺失传的神臂弩。”少年心中向往,微微摇头。

  欧洲弩则是侧重近距离破甲的十字弓,较短的弓身,同样的大拉力,短拉距,使用粗短沉重的弩矢,瞄准结构则在这个时代还未普及,有效平射射程只在百米内。为了提高拉力,欧洲弩先是使用钢片蓄能。而为了拉动上弦,又发明了专门的机械上弦结构。它的扳机也与东方弩不同。

  从战术应用上看,欧洲弩被广泛使用在以城堡为核心的守城战斗中,主要的战场定位就是防御性的破甲武器,用在近距离占据地势的射击。它的形制上弓身较小,拉距减短,用减少的射击威力,来换取单位距离中更多的兵力排布,非常符合城堡的有限空间。

  这个时代,欧洲的重型钢弩用机械绞盘上弦,射速极慢,拉力高达两千到四千磅,三十米内无甲可防,冲击力足够震死板甲内的骑士,也符合守城战的特点。

  修洛特再次摇了摇头,重型钢弩还是过于遥远。此时,钢片材料的传递效率都比较较低,会损耗很多的能量。相对而言,还是中型木弩更为实用,同样磅数下的传递效率要高得多。

  想到这,修洛特向木匠大师微微一笑,眼神明亮。

  接着,他对武士长招了招手,做了个书写的手势。伯塔德便会意的点头,取来木板和新制作的炭笔,交给殿下。少年的物理学知识还在,他便随性的盘腿坐在地上,进行着快速的推导与绘画。

  看到这一幕,木匠大师库欣基愣了一下。他好奇的凑过头,却看见殿下在写着不知名的奇怪符号,“

  实际上,大规模的弓弩武士也是历代天朝面对重甲骑兵的利器,从秦汉到唐宋,发展远比同时期的欧洲先进成熟,射程与威力都要更加强劲。

  修洛特沉思片刻,便决定采取东方弩的发展路线。而根据印象中的图画和目前的工艺水平,他决定照抄汉弩的使用规格,建立臂张弩、蹶张弩和腰张弩的三级弩武士体系。

  少年便把满是公式与曲线的木板翻转过来,然后用黑色的炭笔,在背面仔细的画着三种弩的大致形制,和武士们上弦的动作。

  修洛特涂涂改改,好一会才画完,满足的叹了口气。

  接着,少年微微仰头,看着西方遥远的天空。他跨越了大洋与千年,回想起那浩大广阔的汉匈全面战争,以及随后的汉匈决战,复杂而感慨的一笑。这些详细的记忆都是来自于此,只是想不到会在这里用上。

  众人束手等待许久,殿下才终于站起身来。他放下满是奇怪图画与符号的木板,拿起简易的木弩,再次自信的微笑。

  “库欣基,你过来。”

  修洛特向不远处的木匠大师招招手,然后指了指木板上的图画。木匠大师警惕的打量了片刻,确定殿下已经恢复了正常。他这才靠近过来,看向神秘的木板。

  “射击稳定的问题是我开始时忘记了。不应该用粗短的箭矢,应当与羽箭相似,只是稍短便好,利于飞行。然后,弩臂凹道的位置稍稍收紧,把箭羽微微夹住。这样箭矢滑动时虽然会稍稍阻滞,射击后轨迹却更为稳定。”

  库欣基思索片刻,点了点头。长箭易飞,增大摩擦力固定轨道,这些生活中的道理他虽然说不出根由,但还是有切实的经验与体会。

  接着,修洛特说起汉弩中十分重要的瞄准器具,望山。

  “弩机上应该加装一个竖起的长条,侧面用来辅助瞄准,确定射击目标的准确。同时,上面刻画出五个大的刻度,每个刻度分为两个半度。从而确定瞄准方位,明确具体的射击角度。”

  到了这里,库欣基沉思了一会。他看着殿下画出的图形,找出一根木条,刻上等分的角度。然后,他把木条放在弩前比划片刻,终于恍然大悟。

  “殿下的主意不错!”木匠大师的赞叹只是简短的一句。随即,他继续提出了新的问题。

  “说起这个弩机,它能勾住弓弦,等待时机发射,想法确实很好!

  但是这个小部件承担着巨大的力量,不过射了几十箭就开始变形,尤其是底部插销和弩臂结合的部位。这里很容易损坏,我都已经修补过一次了。这样脆弱的武器,在战场上如何能够持久?”

  说着,库欣基指了指弩机的下端,被弩臂固定的位置处,已经有了明显的磨损与形变,这还只是轻型的木弩。

  修洛特沉吟不语。他想起汉代出土的弩机,一方面是青铜制成,另一方面似乎多了个专门的匣子。少年想了想其中的原理,分析着给出详细的建议。

  “弩机可以用坚韧耐磨的檀木或者铁木制作,坚固的鹿角也行。等青铜充裕后,我会给你一批,专门制作耐用的青铜弩机。

  同时,在弩机外装上一个木匣,让插销先穿过木匣,再卡入弩臂上的孔。这种外匣能使插销固定,防止射击时晃动影响精度。而弩臂和插销间的受力分散到外匣和插销共同承担,更为耐用。对了,插销很小,可以换成铜销。以后木匣也会换成铜匣。”

  修洛特思索着补充道。

  外匣的发明是汉弩的巨大进步。首先稳定了弩机,三点固定,增加了精度。其次把单点受力分散到多点,让弩的拉力可以成倍的增加,使用寿命也大大提升。从此,强弩便得以普及开来,成为汉军的标配。

  听到殿下的建议,木匠大师想了想,又在弩机外围比划了一下,然后缓缓点头。

  “有道理,这样应该能使用很久!我今天先做一个出来试试。不过,我们怎么让弩的射程和威力超过长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