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第2页)
徐川滴咕了一句,开始整理宿舍中的书籍资料和稿纸。
他宿舍中的书籍,论文和稿纸之类的东西很多,要全部带走并不现实,但是全都留在这个宿舍中又未免有些太浪费了。
这些书籍和打印出来的论文什么的,里面有不少都有笔记和他翻阅时的感悟,这些东西对他来说,用处不大,因为知识都在他脑海中。
但对于数学系的其他同学来说,这些东西应该算是宝藏,可以从里面一路翻阅他学习的路程,以及一些解题的方法和思路。
或多或少的,能给其他人带来一些启发。
特别是那些打印出来的论文,价值就更高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科研资金或者钱可以购买这些东西的。….当然,能送出去的书籍资料仅限于数学,物理就算了,大学一年,他都没怎么看物理书,发下来的教材上面连名字都没写。
........
折腾了两三个小时,徐川总算是将宿舍倒腾完了。
整理出来的东西分成了三堆。
最少的那堆资料就一些稿纸,是他准备留下的东西,比如弱weyl-Berry猜想、weyl-Berry猜想的证明过程和稿纸,又比如xu-weyl-Berry定理的扭曲与应用。
这些东西对他来说拥有着相当高的怀念和收藏价值,徐川就留下来了。
至于中间部分则有着几本数学书籍和一些论文文献,这些是他还未完成的工作稿纸与对应的书籍。
如‘质子半径之谜’相关的的文献与论文资料,以及他手动分析计算的一部分数据。
这些东西他得带到普林斯顿去,以方便他继续完成剩下的工作。
至于剩下的一大堆,就全是各种书籍、笔记本以及一些记录有完整计算过程的稿纸了。
这些东西,对于同届的数学系同学来说,还是有一些用处的。
.........
远近疏亲,整理好宿舍里面的书籍资料后徐川也没有大张旗鼓,只是默默的找到需要这些书籍的同学,将准备好的书籍送给他们。
数学系八十多个人,即便是他过去一年看的书再多,也不可能人均一本。
而且这些书籍上面也有他的心血和学习笔记,他自然希望获得的人能好好的对待。
南大虽然是顶级985院校,但也不是每个人进来后都依旧热爱学习的,努力的占大多数,但混日子的也不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徐川无法评价,但他可以做自己的选择,给那些努力的同学送上一点小小的帮助。
.......
将手里的东西处理好后,晨星数学奖也要颁发了。
买了张高铁票,徐川和数院的院长荣志专一起前往首都京城,这一届的晨星数学将在第七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颁发,举办地在水木大学。
在这一届世界华人数学大会上,与晨星数学奖一起颁发的还有陈省身奖和i
这个熟悉的身影,正是日月大学的张伟平院士,此前一心想将徐川招进日月大学当弟子,但可惜最终徐川还是跑去了南大。
这会再见到徐川,张伟平有些百感交集,有些后悔当初没再坚持一下的。
他知道徐川的数学天赋好,但也没想到能好到这种地步,大学一年,就解决掉了一个世界级的数学猜想。
这要是当初再坚持一下就好了。
短暂的失了一下神,张伟平回过来走进电梯,站在徐川身边,笑着荣志专打招呼。
“荣院长也来了,你们南大出了个好学生啊,当初在imo培训的时候我要是再坚持一下,说不定徐川就是我的学生了。”
荣志专笑着点头招呼:“徐川的确很不错,不过日月大学的数学天才也不少啊,你身后这位是胡行健同学吧,前两年在邱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上拿到了金牌,同样很优秀。”
前两年的时候他在邱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他担任了评委,对于这位拿到金牌的选手自然认识,天赋虽然比不上徐川,但同样出类拔萃。
张伟平摇了摇头,也没在意身边青年的感受,直接道:“年轻一辈,谁能和徐川比?”
“行健,认识一下,“这位是南大数院的荣志专院长,而旁边这个就是我此前和你提到过的天才,徐川,证明了weyl-Berry猜想的那个。”
“荣院长好,川神好。”
跟在张伟平身后,胡行健连忙冒出来打了个招呼。
一旁,张伟平接着道:“这次数学大会,你好好和徐川交流学习一下,在你学的谱分形方向,他是顶级的数学家。”
说着,他又看向徐川,笑道:“徐川,这位是我学生,胡行健,今年研二,学习方向是谱论和希尔伯特空间,我知道你会来参加这次大会,所以特意带他过来跟你学习一下,别藏私,好好指点一下。”
徐川连忙道:“指点不敢当,互相学习就好。”
......。.
少一尾的九尾猫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