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理学与新儒学(第2页)
并且,很多人为了增加自己的学术的传播力度,竟然自发的办起来报纸。
而两边的辩论,非但没有停歇,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没有停歇下来的意思。
“雄英,本来没有什么事儿,你将这把火挑起来,这群读书人可热闹了!”
谨身殿之中,朱标看着锦衣卫呈上来的各种消息,对着朱雄英说道:“朕刚刚登基,你可别把朕的天下搞得天下大乱!”
朱雄英凑过去看了看那些消息,笑道:“爹,这群读书人,平常没什么事儿,专挑君王的毛病,现在有了对手,不也落得清闲了不是!”
这倒是,由于民间学术辩论氛围十分浓厚,很多言官文官,忍不住也偷偷的写文章进行辩驳。都没有心思再挑皇帝的毛病了,最近确实心情十分舒畅。
“这样下去可不行,读书人要是瞎闹,于国本不利!”朱标皱着眉头,有些担忧的说道。
“爹,放心吧,您就下一道圣旨,说民间真理之争,不得脱离忠君、爱国、仁义礼智信等核心思想,至于什么天理人欲什么的,让他们争去吧!”朱雄英说道。
朱标也是受高等儒学教育出来的君主,但他长时间接触朱雄英的新发明,新想法,特别是经过战争洗礼之后,越发讲究经世致用这西个字。
他己经意识到,现在流行的理学思想,似乎并不适用于大明发展,大明急需一种新的思想,既能保证大明的统治,又能让大明焕发出活力。
别管什么礼法礼教、奇技淫巧的,首先看能不能对大明有帮助,那有帮助就是好的,没帮助就是没必要。
所以这场辩论,对于大明来说,还是一件好事儿。
接下来,这场关于理学
的讨论仿佛是无休无止,一边有的新思想,另一边立刻就找出反驳点,大有吵到天荒地老的架势。
时间流逝下,十月二十三日,朱怡则和蓝斌顺利的成婚。蓝斌被封为驸马都尉,两人婚后住在御赐的驸马府之中。
蓝玉虽然担心蓝斌并不能进入权力中枢,但他也并不是只有一个儿子,现在木己成舟,没准练练小号还来得及。更何况,看起来太子殿下对于蓝斌的重用并没有停止,以后的事儿也说不准,他也就看开了。
大婚当天,办的风风光光。整个京城的人,没有不给凉国公面子的,也没有人不长眼的提起什么表舅外甥女之类的话,但凡说出一个字,今后就不必用脑袋吃饭了。
同时惹了皇家和蓝家,谁能这么不长眼。
朱雄英给蓝斌放了一个长长的婚假,新婚小两口成天游山玩水,有时候看看那些读书人的辩论文章,心血来潮的时候也会写些东西怼回去。
这场由他们二人引发的,却一首没有结束的辩论,对以后的大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场辩论产生的新儒学,不亚于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