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成熟(第2页)
于此同时,朱雄英名下的皇庄中,也发现了土豆和地瓜已经成熟,开始热火朝天的收获。
由于投入的人力比较多,朱雄英都抽调了卫所中的士兵帮忙收土豆,这让收货的效率直线上升。
短短几天,土豆和地瓜就已经全部收完了,被整整齐齐的放置在了仓库之中。
朱元璋和马皇后正行走于硕大的仓库之中,看着数量庞大的红薯和土豆,吃惊的问道:“宋启真,统计出来产量了吗?”
一旁陪同的宋启真回答道:“回太上皇的话,臣已经统计出来了,土豆每亩的平均产量约七百六十斤,红薯的亩产约八百九十斤,比太子殿下预估的产量还高。”
朱元璋的眼睛一亮,原本他还以为朱雄英说的产量有所夸大,为了让自己高兴而故意说的这么高。这几天他也多少参与了收土豆和地瓜,已经知道了这东西的产量应该不低。
可没想到比朱雄英说的产量还要高,看来海外确实是有不少的好东西。不单单有粮食,那菜还有不少,就比如说那个辣椒吧,比喝酒还过瘾,他就比较喜欢。
“太上皇,这两天我们农学院正在研究肥料,如果这东西上了肥,可能产量还会更高!”宋启真说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那你们可抓紧研究,如果真的能让大明粮食的产量往上上升,咱一定不会亏待你,皇帝和太子,天下百姓也都不会忘了你们,都会给你们着书立传!”
宋启真被这番话说的热血沸腾,干劲十足,立刻说道:“太上皇放心,我们农学院一定将价格低廉的肥料研究出来!”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他最喜欢这种官员,干劲儿足,有想法。以前科举选上来的人,也没有这种能力和责任心啊,还是自家大孙会培养人啊!
“对了!那玉米是不是也要收获了?”朱元璋突然问道,这土豆和地瓜,已经如此的高产,这玉米恐怕也不会差吧。
“太上皇,现在玉米还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才能收获,臣曾经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大概产量可以到四百斤左右,这东西在旱地的产量可能会降低。”
朱元璋点了点头,有了这么多补充的作物,他已经很高兴了,尽管此时的玉米还不是很高产,但是也已经很让朱元璋高兴了。
就在这时候,朱雄英也来到了仓库之中,老远就开始说道:“皇爷爷,皇奶奶,孙儿找了半天没找到你们,原来在这里啊!”
朱元璋和马皇后见到朱雄英,顿时喜笑颜开,迎了上去,马皇后说道:“雄英,你可有好几天没来了!”
“皇奶奶恕罪,这几天孙儿有些事情耽搁了,以后会经常来看您!”
“你有事儿就忙你的,什么恕罪不恕罪的!我刚刚看了这些东西的产量,明年百姓有了这东西,饭桌上总会满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