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13000886 作品

第340章 评吐蕃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

“曾祖陛下,吐蕃在高原上,那么跟我大唐接壤的所有区域,包括安西城那边,就算是安禄山的叛军破了潼关威胁长安城了,我们是不是也不敢将所有的边军精锐都调集过来一起对付叛军?如果说吐蕃在我们手里,那么眼下跟吐蕃接壤的所有城市内剩下的边军精锐是不是都可以抽到过来一起打叛军了?”李邈问道:“话是这么说,可吐蕃那边我们是不是也需要防守啊!”李隆基问道:

“对啊!只不过需要的人手就少之又少了啊!吐蕃的西边还有番邦这一点曾祖陛下也知道对吧!当年的王玄策将军出使天竺,后来一人灭一国借的还是吐蕃人呢!而吐蕃几千人就可以灭西边敢于对我大唐下手的番邦,那个番邦都敢对我大唐下手了,是不是证明那个番邦实力也很强呢!那么强的番邦王玄策将军借兵都能给灭了,那么曾祖陛下想想我大唐人打吐蕃又是什么战损比呢!也就是说五千精锐放在高原上,不但可以完全掌控整个高原,还可以让更加东边而且是非常强大的番邦也受到威慑,从而低眉顺目俯首称臣!同时曾祖陛下再想想,我们跟吐蕃接壤的所有区域内的边军加在一起又有多少呢!”李邈说道:

“嘶!你要是这么说的话,好像拿下那块高地对我们的确很有利啊!最起码的所有边军都可以抽调出来哪怕都放到吐蕃那,关键是也用不了那么多人啊!”李隆基倒吸一口凉气说道:

“当然了!这样的话现在的边镇都变成了安全的内陆城市了,别说边军可以省下不少,就是百姓们也可以安居乐业了吧!要知道现在边镇的百姓耕种也是提心吊胆的,谁也不敢保证今年秋收的时候番邦人是否杀过来!所以他们只能耕种他们认为能够保住的土地,可如果那些城市变成了内陆之后呢!那还不玩命的生孩子玩命的种地吗?因为没有威胁了啊,他们的生存得到了有效的保证了啊!这一反一正可就差距太大了!而且吐蕃那是高地,谁想过去攻打都是仰攻啊!人家只要组织一支骑兵部队居高临下冲下来,哪怕我们唐军都受不了,否则太宗皇帝当年就灭了吐蕃了不是!当然了也是因为那毛都没有太宗皇帝看不上感觉拿下那里,亦或者是不动他们他们也不敢造次!”李邈说道:

“这些是你自己想到的?”李隆基盯着李邈问道:是的如果这个战略要地是李邈看出来的,那岂不是说他比太宗皇帝的眼光还毒辣吗!

“当然不是了!”李邈说道:

“不会又是高仙芝跟封常清他们吧!”李隆基说道:

“嗯!恒罗斯之战后高仙芝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曾祖陛下估计也能想到,作为将军尤其是大唐的将军,输一阵都是可耻!所以他就在研究当时如果自己改变战术是否会胜利呢!后来他发现根本就胜利不了,除非吐蕃高地在我们手里!”李邈说道:

“这又是怎么说的呢?”李隆基问道:

“刚刚曾孙不是说了吗!吐蕃在侧啊!高仙芝抽调安西军去迎战也不能将家给扔了吧!如果吐蕃人察觉到安西都护府空虚了之后会如何?现在他们也给出答案了啊!叛军来袭各地边军进京勤王,吐蕃人不是打过来了吗!换句话说如果高仙芝带着更多的部队去恒罗斯的话,那么吐蕃人一旦偷家断了高仙芝所部的粮草呢!一旦军心不稳弄不好就算高仙芝带着更多的人过去也是全军覆没的结果对吧!可如果吐蕃高原在我们手里的话呢,那么高仙芝将军就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了!哪怕葛逻禄临阵倒戈又能如何!而且高原在我们手里的话,高仙芝将军至少可以多带一万人出击啊!那个时候葛逻禄还敢反叛吗!此消彼长之下如果我们击败了大食联军的话!那么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呢?他安禄山还敢有想法吗?当然了这也是这段时间跟吐蕃人共事,高将军想明白其中的关键后,又跟封将军已经曾孙探讨之后的结果!再一个吐蕃高原在我们手里,那么安西都护府就不在孤单了!他就完全成为我们继续东进的桥头堡了!毕竟没有了后顾之忧吗!”李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