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己 作品

第240章 决定

少室山,初祖庵。

“掌门师兄,您真的打算在此处静坐一年吗?”

“初祖庵”,又名“达摩面壁庵”,始建于北宋宣和七年,坐北朝南,主体建筑有山门、大殿和千佛阁。

“大殿”即为“初祖庵”之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式绿琉璃瓦剪边顶,出檐深远。

檐下置硕大斗拱,明间安板门两扇,两侧次间辟直棂窗,前檐下立六根满雕卷草、飞禽图案的石柱。

此时,正有两位老僧在“大殿”之内,一坐一立,说话之人乃是那位站着的老僧,紫巍巍的面堂,颌下无须。

“方生师弟,势极而衰、物极必反,‘五岳剑派’先有华山派一枝独秀,又有嵩山左冷禅一家独大,眼下的局势嘛......连老衲也看不清楚了。”

“既然我少林被江湖朋友尊为泰山北斗,就不可能完全无动于衷、袖手旁观,且让妙风去折腾一番吧,不入世谈何出世?也许红尘历练才是最好的修行啊。”

另一名老僧盘膝而坐,脸却是冲着里边的,看样子还真是来此效仿当年的达摩老祖啊?

既然站在之人被称为“方生师弟”,那盘膝而坐者不言而喻,自然就是泱泱少林当代的掌门人、武林正道公认的第一高手方正大师了。

“既然掌门师兄心意已决,师弟也无话可说,只是令狐少侠擅使‘独孤九剑’,想来应当是风老先生的传人。”

“风老先生光风霁月、剑法通神,多年之前又与师弟我有恩,若是此间牵连到了令狐少侠,说不得师弟还是要相助一二的。”

“再有就是那位来自泰山派的擎云,此子竟然还是武当冲虚道兄的弟子,如今又暂代华山掌门之位,‘五岳剑派’孰强孰弱,一时之间恐难定论也。”

方正大师身为少林方丈,已经有很多年没怎么下过少室山了,就算眼前这座“初祖庵”他都很少来,没想到此次竟然决心在此静坐一年?

而方生大师,作为少林派的二号人物,又担任着“达摩院”首座的职位,倒是在江湖上留下了不少足迹。

“阿弥陀佛,江湖代有人才出,‘东云’、‘西令狐’?我少林不是也有了‘南风’吗?且放手让他去做吧......”

面向堂内的方正大师,高诵了一声佛号,喃喃数语几句,然后......然后就没有了动静。

......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又是一月过去,眼看着就要到了年关,擎云也终于离开了盘桓三个月的“思过崖”。

最后这一个月,擎云索性将山下的王威和李猛二人也招了回来,既然已经知晓少林派下场了,有些事情就不能按照原来的思路谋划。

王威四人同根同源,期间分开了一年多,再次聚在一起自然有着说不完的话。

可惜,当张彪和赵悍先后同王威比试一番之后,这二人初下武当时的踌躇满志顿时就消弭于无形了。

“云师兄,您这也太偏心了吧?威哥和猛子您都给他们开小灶了,可不能把小弟和老四给落下啊。”

四人同属三流境界,可偏偏王威就能以一敌二,即便张彪和赵悍已然用上了合击之术,王威手中的长剑依旧使得游刃有余。

“哈哈,些许剑法而已,愚兄也一同传给了猛子,也没见得他能够击败你们二人的联手啊?”

“需知剑法是死的,人却是活的,若是只看重剑法本身或者自身境界如何,那还需要比试吗?”

“你们四个每日辰时去练功场找封前辈‘讨打’,或一对一、或二对一、或以四敌一,酉时再回到‘思过崖’来。”

面对张彪的“吐槽”,擎云可不会往心里去,反而直接把这四个小子扔给了封不平去。

这四人最擅长的乃是“泰山十八盘”剑法,恰恰正是擎云亲自所授,他若动手轻轻松松就能将这四人给击败,毫无挑战性可言。

再说了,来而不往非礼也。

封不平都能把自家的女儿封剑宁送上“思过崖”,擎云打发四位师弟过去“讨打”,做的似乎也不算过分吧?

所谓的“讨打”,还真就不是说说而已,即便王威等人用上了在武当习练的“春秋四象阵”,起初在封不平面前都没能撑不过三十个照面。

擎云一早就派人打过招呼了,骨子里封不平又是一位高傲的人,他自然明白擎云这位临时掌门的意思,剑下绝对不会有一丝放水的意思。

被人一番胖揍之后,王威等四人先找地方自我总结,该擦药的擦药、该换衣服的换衣服,休息调整够了,在酉时之前又回到“思过崖”。

然后就是擎云的教学时间了,他会认真听取这四人挨揍的过程,包括双方如何出剑对招,擎云再给以自己的建议和应对。

很是奇怪,若说擎云用“太极剑法”或者“纯阳无极功”应对也就罢了,偏偏他所给出的应对招数全是出自于“泰山十八盘”剑法。

“你们四个有一个算一个,怎么都是榆木脑袋啊?贫道说过多少次了,剑招是死的人是活的,凭什么‘盘道惊鸿’就只能那般使用呢?”

看到四人脸上露出不解之色,擎云忍不住抽出封剑宁的佩剑来,当场将“泰山十八盘”中的绝招之一“盘道惊鸿”接连使了十几遍。

“这......这......云师兄,同样的一个剑招,您连着使用了十几遍,居然没有一遍是完全一样的?”

憨直的赵悍当场就麻木了,不是因为被封不平在额头敲出的那个大包疼,而是从来还没见过云师兄如此使剑的。

“老四有所不知,自从云师兄‘太极剑法’趋于大成之后,所有的剑招在云师兄的眼中,已然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张彪和赵悍在武当山苦修了一年多,恰恰也正是这一年多,擎云的剑法甚至说剑道亦是突飞猛进,王威和李猛就是见证人之一。

辰时去找封不平“讨打”,然后四人觅地总结、修整,然后再回到“思过崖”被擎云上课......

日复一日、循环往复,不觉一月已过,依仗着“春秋四象阵”,王威等四人终于能够在封不平的全力施为之下,硬撑过了一百个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