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闯山
东方破晓,雨后初晴。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玉泉院”之时,擎云缓缓地从打坐中醒来,而王威和李猛二人早就将朝食给准备好了。
“云师兄,先来洗漱一番吧。”
王威上前搭话道。
昨夜,擎云很晚才回到“玉泉院”的,准确地说,他应该是天快亮了才回来的。
王威和李猛二人一直都没敢睡下,虽说整个华山派都找不出一个能够伤及擎云的人,可万里有个一呢?
当擎云回来之时,稳重的王威什么话也没有问,只是让李猛打来一桶热水,而他又给擎云准备好了里里外外要更换的衣物。
“你二人也一起吃些吧,待会儿会有华山派的弟子前来相请,且随师兄我走一趟‘正气堂’。”
“正气堂”,华山派最为神圣的地方,只是这个名字却远不如华山派历史悠久,数十年前,它的名字可是叫做“剑气冲霄堂”。
果然,当擎云三人刚刚用过朝食之后,“玉泉院”外就来人了。
“云道长可曾起身?华山陆大有前来叨扰——”
来的还是熟人,正是昨夜将擎云请去的华山六弟子陆大有。
“哈哈,贫道只是客居‘玉泉院’而已,怎么搞得好像是鸠占鹊巢了?陆师兄到访,直接进来就是了。”
说实话,擎云有些觉得陆大有过于客套了,到了“玉泉院”找他没有直接进来,居然还停身在院外出声招呼?
擎云没有起身,王威和李猛则先一步走了出去,恭恭敬敬地将陆大有迎了进来。
“云道长昨夜......原本想着让云道长好生休息一番,可现在小师妹已经将一众师兄、师弟都召集到了‘正气堂’中,点名让陆某前来相请......”
昨天夜里,若说整个华山之上何人最为难受,一定就是眼前这位陆大有莫属了。
是他亲自来请的擎云,可到了“思过崖”之后,陆大有却按照岳灵珊事先的嘱咐,自行退到了“长空栈道”的另一端。
将近两个时辰啊?
陆大有不知道自家小师妹同擎云在那山洞之中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他能够做的,只是默默地守护在那里,任凭雨水浸透了衣衫。
陆大有上华山也十多年了,就比岳灵珊大了三四岁而已,算是同小师妹一起青梅竹马长起来的。
当然,陆大有不会对岳灵珊有何非分之想,自打陆大有懂得男女之事后,在他看来,小师妹就应当永远跟大师兄在一起。
可是,两年前师父在外又收了一名亲传弟子,年龄与陆大有相仿,却成了所有人的小师弟,包括小师妹的。
林平之,一个过去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名字,短短数月功夫就成为江湖中人人皆知的存在,又成为了华山派掌门的亲传弟子。
所有的师兄,包括陆大有在内,都会叫他“林师弟”,只有小师妹会脆生生地唤林平之“小林子”。
不知从何时起,小师妹不再喜欢粘在大师兄身旁,而整个华山之上,仿佛时时处处都能听到小师妹呼喊“小林子”的声音。
“碧水剑”,那是小师妹岳灵珊最为珍爱的一把宝剑,乃是师尊不远数千里从龙泉得来,送给小师妹的生辰礼物。
可惜,被大师兄不小心一剑给磕飞了,跌落山崖之下,为此小师妹整整一个月都不曾同大师兄讲过一句话。
那个初来乍到的“小林子”,居然只身深入山崖之下,花费了十数日功夫,衣衫不知划破了多少,就连他那张漂亮的让女子都忍不住妒忌的脸上,都被树枝留下了一道醒目的血痕。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当林平之双手捧着那把“碧水剑”出现在岳灵珊面前之时,笼罩在小师妹脸上的阴霾才一扫而空,那种“失而复得”的感觉,恐怕只有真正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才会懂。
后来,小师妹和林平之相处的时间就更多了,练功场、饭堂、半山凉亭、后山古洞......
出双入对的样子,引起了不少华山弟子的侧目,就算是师父、师娘见到了,也只是远远地笑笑而已。
可是,陆大有的心里却不好受,他甚至为了此事,还曾经跟五师兄闹过一次脾气。
当然了,陆大有心里明白,五师兄也只是有感而发而已,谁看到林平之和岳灵珊这样的俊男靓女走在一起,都会忍不住赞叹一声吧?
此次嵩山之会,陆大有被师父留在了华山,没想到华山派遭了重创,八名外门弟子死于非命,而师父和三师兄、四师兄同样不知所踪。
而那位总是被小师妹挂在嘴上的“小林子”,竟然在“峻极峰”上公然叛门了?
嵩山之会所有的事情,都是从八师弟英白罗口中听到的,当时小师妹就坐在一旁,陆大有相信老八不会有半句谎言。
可是,林平之做出了如此叛门之事,陆大有还真不好评说。
这能够单纯地怪罪林平之吗?
是否公道、打打颠倒,陆大有不是迂腐之人,若是他同林平之异地而处,或许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吧?
最让陆大有心疼的还是小师妹岳灵珊,十多年了,他何曾见过像现在这般的小师妹?
师尊练了“辟邪剑法”,师娘远赴北岳恒山去了,大师兄......“小林子”也叛门出山了,再次听到林平之的名字,陆大有甚至都没觉察到小师妹有一丝一毫的反应?
昨夜晚间,当岳灵珊找到陆大有,让他将擎云悄悄地请到“思过崖”之时,陆大有第一反应是懵的。
难道说,当此华山派生死存亡之际,小师妹也走出......“行差就错”的一步吧?
夜雨淅沥,下得不算太大,却满是秋凉,在雨中矗立了近两个时辰的陆大有,湿冷的不仅仅是衣衫,同样还有那颗心。
可是,他陆大有又能做些什么呢?
或许说,名满天下的“云道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吧?
......
从“玉泉院”到“正气堂”,这一路行来道也不算近,好在今日雨住风停,暖阳高照之下,真真一派秋高气爽。
穿过华山派的练武场再拾级而上,便来到了华山主殿内部的“正气堂”,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高悬于厅上的“正气堂”三字匾额,铁钩银划、雄浑有力,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浩然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