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己 作品

第218章 变生

秋日的太阳悬在天际,把“峻极峰”染成了一片金红。

山风卷着落叶掠过人群,却吹不散那沉甸甸的死寂——千余名围观者屏息凝神,连呼吸都放轻了,仿佛稍重一分,就会被场上的气劲撕成碎片。

场中比斗的岳不群和擎云,此时却仿佛陷入了物我两忘的地步?

岳不群他手中的“君子剑”泛着冷光,每一式奔若惊雷、快如闪电,总是从让人意想不到的角度出手。

分明顶着“辟邪剑法”的名号,一招一式却处处透露着满满的邪气,剑尖破开空气的锐啸刺得人耳膜发疼,招式狠戾决绝,剑剑直取擎云的要害,仿佛都能将这秋日暖阳都劈出一道寒缝来。

而擎云呢?

“斩风”宝剑在手中慢悠悠划着圆,正是武当的“太极剑法”。

剑圈时收时放,如秋日流水般绵柔,却隐隐将周身三尺护得滴水不漏,连阳光穿过剑圈的轨迹,都带着种不紧不慢的韧性。

手上的“斩风”虽然不快,可脚下的“梯云纵”却灵动异常,每每十招之中倒有两三招要仗着“梯云纵”之妙予以还击。

金风骤起,岳不群剑势再提,残影叠出,竟似有七八柄剑同时刺向了擎云的周身大穴?

围观者中有人忍不住低呼,却见擎云手腕轻旋,“斩风”画出的圆陡然收紧,如一张无形大网,将岳不群攻来的所有残影都笼在其中。

“叮——”

金铁交鸣的脆响炸起,岳不群只觉得一股绵密的力道涌来,自己的剑势竟如泥牛入海,瞬间被卸去大半?

“君子剑”顿时心头剧震,“辟邪剑法”讲究快、狠、绝,最忌被人缠住,可眼前擎云这看似缓慢的剑法,却偏偏就像一潭深不见底的古井,任他如何冲击,都只能被悄无声息地化解。

“你......你这是武当‘太极剑法’?内力是武当‘纯阳无极功’?——”

所谓当局者迷,擎云的“太极剑法”都施展二三十招了,岳不群才“如梦方舒”,而对方长剑中传过来的内力,不正是武当“纯阳无极功”的体现吗?

“哈哈,岳家师伯都能用林家的‘辟邪剑法’,贫道会两手武当绝学又有什么稀罕的呢?”

“岳家师伯,您没看到贫道脚下踩的是武当的‘梯云纵’吗?比起您这初学的‘辟邪剑法’来,似乎速度上也能勉强跟得上吧?”

与岳不群的“辟邪剑法”会斗了二三十招之后,擎云心中最初的那份忐忑终于算是平息了。

不错,“辟邪剑法”的凶名太盛了,擎云甚至包括在场所有的围观者,都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

再加上岳不群身负“紫霞神功”,如今又将二者合二为一,任谁与之交手都会紧张的吧?

二三十招一过,擎云心中就有些底气了,百分百获胜之言不敢说,能立于不败之地的信心还是有的。

看到“君子剑”再次袭来,这次擎云脚步未动,而将手中的“斩风”再圈,那圆又缓缓展开,带着一股不容抗拒的力道,竟然将岳不群的剑一点点给推了回去?

“峻极峰”上,寂静无声,近千名围观者望着场中,忽然觉得后背微微有些发凉。

这可是“君子剑”岳不群啊!

岳不群的“辟邪剑法”快得已不像人力,而擎云的“太极剑法”圆柔得同样不像人力。

这哪里是在斗剑?

分明是两种极致的武道在碰撞,快与慢、刚与柔,锐进与守中,在这“峻极峰”上,上演着一场超乎想象的对决。

“这……这真是人能练到的地步?”

又过去了三十几个回合,围观的人群中,时不时传出惊叹之语。

“妙风,若是你同场中这二人正面放对,可有把握应对一二?”

岳不群和擎云的比斗,早就过了最初约定的百合之数,可是却没有一人再出言将其打断,就连嵩山派那位副掌门汤英鹗,此时也悄无声息地站在自家掌门师兄的身后。

而方才一连呵斥了两次岳不群的妙风小和尚,如今也站在一旁观看,一双妙目精光连连,时不时眉毛还会抽动一下,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方生师叔,此二人的剑法看起来都很......不错,可功夫不是用来‘看’的,胜负究竟如何还要比过才知道。”

“辟邪剑法”、“太极剑法”,二者无一不是江湖中最顶级的剑法,可到了这位妙风小和尚的口中,却也仅仅得了一个“不错”的评语?

“呵呵,阿弥陀佛,妙风师侄秀外慧中、根骨绝佳,实乃我少林百年难得一遇之人物。”

“如今师侄认宗‘少林寺’,更被掌门师兄收为关门弟子,由我南北少林共推‘佛子’,前途不可限量也!”

原本只是方生大师和妙风小和尚的对话,可到了后来,方生大师却有意无意地将声音提高了许多?

除了场中的比斗,整个“峻极峰”都寂静无比,这两人的对话就显得格外的引人注“耳”。

什么?

德高望重的少林方正大师居然收徒了?

收的还是名满江湖的“南风”小和尚,甚至连传说之中“佛子”的称号都叫了出来?

要知道,这“佛子”可不是乱叫的,它代表着在佛门无上的地位,甚至就连官家都要敬让三分啊!

佛子者,即阿罗汉的通称。

佛赞五百阿罗汉曰︰“汝等为子,从我口生,从法化生,得法余财。”什么意思呢?

婆罗门自以为从梵天口生,从梵天化生,所以佛说︰阿罗汉们是从听闻佛口说法声而生,从法性寂灭的证入而成的。

“佛子”表示了有佛那样的圣性,能继承如来觉世的大业,所以名为“佛子”,是至高无上的尊号。

佛法传至中土之后,有听说过何人被尊为“佛子的吗?

要知道,即便在天竺之地,佛门所有尊号大多也得由王室来加封,最尊者称“佛子”,次者尊“国师”,再次尊为“法王”。

“方生师叔谬赞了,小僧何德何能敢当‘佛子’之称?此次能被师尊收录门墙,自当竭尽所能光大我少林门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