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熔炉(第2页)

至于具体在哪儿,显然还要经过进一步的调查。

于是冷敬走下房车,打算骑摩托车去圆圈附近转一转再说,既然研究所的代号叫“熔炉”,那么显然就和某种真实或者抽象的熔炉有关,自然要围绕这一点寻找。

抽象的熔炉不好寻找,但是在哈蒙德市的工业区,真实的熔炉倒有不少。

钢铁厂也好,还是别的什么金属热加工厂也好,都免不了有“熔炉”,必须通过高温将原材料转化为液态,才能实现金属的形态转化,或者将其合金化、提纯精炼。

“难道研究所在某个工厂里面?”

这样一想,冷敬便驾驶摩托车来到一座钢厂外。

钢厂附近有一个物流中心,一些卡车司机正聚在一起聊天,等待货物装车。

冷敬主动向卡车司机们打招呼,问起了本地工业区的情况,尤其是金属加工厂的情况。

面对陌生人,这些卡车司机一开始表现得很拘谨。

首到用试纸确认冷敬不是伪人之后,司机们才慢慢热情了起来,甚至主动给冷敬递水递烟,让人很难把他们和“犯罪之都”、“美国之耻”联系在一起。

“这钢厂己经要完蛋咧!”一名卡车司机用下巴指了指钢厂的高塔,叹息道:

“这是‘美国钢铁公司’的厂子,这些年运营不善差点倒闭。日本人想收购,结果米尔顿总统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叫停收购案,现在要死不活的,还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呢。”

冷敬想了想,之前确实在手机上看到过相关报道。

除了日本人以外,位于克兰的美国第二大钢铁企业克利夫斯公司也想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结果日本人的出价是美国企业的两倍,惹得想低价抄底的克利夫斯大为震怒。

克利夫斯Ceo甚至公开怒斥日本钢铁行业“非常糟糕且相当邪恶”,“全球钢铁倾销的始作俑者”、“自二战以来没有吸取教训”云云,语气跟训狗似的。

冷敬抬头看了一眼钢厂,只见围墙里一片冷清,和热闹的新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即便他竖起灵敏的耳朵,也听不到里面机器开动的轰鸣,显然正处于停摆状态。

于是冷

敬又问:

“这里面有什么研究所之类的建筑?”

司机们互相看了看,纷纷摇头表示都没听说过。

不过这时,一名正在喝魔爪的司机从仓库里走了出来。

听到冷敬的问题,他想了想说:

“话说回来,”

“多年前我是听到有人说过这附近的工厂里面有个什么研究所。”

“不过不是研究钢铁或者金属的,”

“而是研究皮肤烧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