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彦祖 作品

第52章 最近有点忙(第2页)

曾鉴颔首:“微臣遵旨!”

朱厚炜知道曾鉴肯定不会告诉傅瀚,开封出了这么大事故,如果是堤坝不稳,最后追责肯定要追到工部,他这个工部尚书难辞其咎,即便不是他做的,他也会因为御下不言被问责。

若是这里面真有猫腻,被蔚王查出来,那就和工部没关系。

所以朱厚炜才敢这么大摇大摆的来工部,才敢这么直白的问工部尚书话。

在来之前,朱厚炜就已经盘算好了,每个人都在权衡自己的利益,想攻破他们,就需要考虑更多、更深!

等蔚王离去,曾尚书独自一人坐在工部发呆。

他不确定会不会是傅阁老做的,没证据。

如果真是傅阁老做的,那究竟对错,曾尚书一时间也无法评断,牺牲开封数十万百姓,以达到最快速度解决黄河水患问题,避免日后黄河水患荼毒更多百姓,那究竟是对是错?

不管对错,至少他曾鉴是没有这份魄力的!

朱厚炜回到王府,召见了秀宜,吩咐他调遣潜龙卫秘密在洛阳那边查一查,看看开封堤坝究竟怎么破的。

……

贵州。

从朝廷调拨过来的物资以及对播州杨氏大土司的赏赐全部到位。

杨氏大土司正沉浸在朝廷为何忽然给自己加官的疑惑中,旋即王守仁就明目张胆的带着士卒在播州支起了摊子,并且传告所有播州土民,朝廷赏赐土民粮食财帛。

一时间播州土民争相前来领取朝廷的赏赐,对朝廷感恩戴德。

同时王守仁高调宣布朝廷为感激播州大土司对朝廷的贡献,特地升播州大土司为宣慰使。

一番操作下来播州的土民既感恩了朝廷,又感激了大土司。

消息很快传遍其他大土司和土民部落的耳中。

本就面和心不和的大土司们,自然知晓播州那边已经归顺了朝廷。

播州大土司更是有苦难言,只能暗暗吃了这份哑巴亏,本来这些物资朝廷都是直接赏赐给大土司,然后大土司分给土民。

现在少了这个中间人,土民们对朝廷似乎更加归心起来。

王守仁第一步已经走出去了,西南改土归流的步伐正式开启,接下来只是时间问题,凭着王守仁的手段,不出三年,西南土民,尽归朝廷,指日可待!

……

“子充,此行开封,不仅要赈灾,还要兼顾调查。”

槐花胡同,杨府。

杨廷和践行费宏,开口叮嘱。

费宏和杨廷和同为状元,也曾一同在东宫共事,两人都是状元出身,不过费宏比杨廷和小了十岁,因此升迁比较慢。

第二个原因还是因为费宏的政治水准没有杨廷和高,本该升吏部左侍郎,但因没有背景后台,所以和吏部左侍郎的位置失之交臂,就在几个月前,吏部左侍郎的位置交给了王琼。

而王琼背靠的是大宦官刘瑾。

其实当时杨廷和完全可以会推费宏为吏部左侍郎的,但杨廷和并没有开口。

恩惠给的太随便,不会让人感恩,只有让对方感受到升迁不易,这个时候才拉他一把,对方才会全心全意的感恩。